
以生产销售内视镜和数码相机著称世界的光学仪器大型企业奥林巴斯株式会社创立于1919年,到2011年3月底,集团在职员工人数达34391人,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的连续销售额约为8471亿日元。在外人看来,这个历史长达92年的老牌企业肯定经营有道,而且活力正旺。可是,就连该集团的高层和员工都没有想到的是,隐瞒巨额亏空的事实使这个庞大的身躯有如一个颤颤巍巍的白发老翁,行将倒毙。
总裁辞职因“揭短”
2011年8月和10月,日本月刊杂志《FACTA》分别对奥林巴斯过去在M&A(企业并购)中的暗箱操作和对公司亏损予以非法会计处理等事件进行了报道。据该杂志称,2008年奥林巴斯在并购英国医疗器械企业、伦敦上市公司Gyrus Group时,总共向总部设在纽约的AXES America公司及其设立于开曼群岛的投资咨询顾问公司AXAM Investment支付了相当于收购金额(2117亿日元)32%,约687亿日元的费用,这个数字甚至比Gyrus Group的年营业额还要高,而类似收购交易的手续费一般从1%至5%不等。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AXAM Investment只是一家空壳公司,在收到奥林巴斯“款项”3个月之后,该公司就因为未缴纳金融企业登录的相关费用而被注销。
另外,从2006年到2008年间,奥林巴斯在收购资源回收公司Altis、化妆品及健康食品销售公司Humalabo和生产微波炉等烹饪器具的News Chef 这3家与其毫无业务往来的公司时,支付了总额高达734亿日元的费用,对于年销售共为数亿日元的3家企业来说,以100多倍于其4~5年营业总额的 “未来价值”这一天价被收购,这让人怎么也无法理解。而在2009年3月底进行结算时,奥林巴斯的账面上却出现了约557亿日元的折旧亏损。但是,由于公司对此予以隐瞒,因此投资者们并不知道这回事。
从《FACTA》的报道中得知这些事情之后,刚于2011年4月1日成为奥林巴斯执行总裁、6月29日当任总裁的英国人迈克尔·伍德福德就私下通过普华永道国际会计公司进行调查,并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破绽。据普华永道国际会计公司调查报告称,奥林巴斯存在严重的内部管理漏洞,在并购Gyrus Group时奥林巴斯既没有把AXES America公司所提购买Gyrus Group优先股的提案拿到董事会进行审议,也没有让律师对其进行严格审查,而是由时任总裁的菊川刚等高层管理者决定。
10月12日,在掌握了一系列证据之后,伍德福德写出书面材料,以奥林巴斯通过隐性操作高价并购企业对公司和股东造成伤害为由,要求菊川刚及副总裁森久志引咎辞职。可谁也没有想到,在仅仅两天后召开的公司董事会议上,刚刚兼任首席执行官的伍德福德被称“不能理解企业风格、理念、经营模式和日本的文化,独断专行、与其他董事背道而驰”,被迫辞职,其职位由菊川刚兼任。
伍德福德的报告一经曝光,奥林巴斯股价随即大跌。10月20日,股市收盘价下跌至1321日元,只有前一周2482日元的一半多。受到一系列相关报道的影响,日本及国外的市场相关业者对奥林巴斯企业管理的不透明性进行了猛烈批评,使得股价更是不断下挫。10月26日,菊川刚因股价持续低迷引咎辞职,由高山修一担任奥林巴斯总裁。至此,奥林巴斯在并购企业时进行虚假会计处理的手法得以彻底曝光。
11月1日,为了弄明真相,日本成立了一个由律师和注册会计师组成的第三者委员会对奥林巴斯公司以往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调查。尽管第三者委员会在调查中发现奥林巴斯是为了填补公司的巨额亏空才采取并购英国Gyrus Group公司,但奥林巴斯自己成立的由律师、会计师和退休大学教授三人组成的第三者调查委员会却不与之积极配合,在仅仅两次、时间总共为10小时的调查后宣布,奥林巴斯此举的结果是“恰当”的。
第三者委员会没有放弃,在更加严密的调查过程中确认了奥林巴斯公司从1990年以后一直隐瞒投资有价证券上存在的亏损,并且通过企业并购的方式来弥补巨额空缺的事实,并最终让奥林巴斯低下头来。11月8日,奥林巴斯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认了这些事实。随后,参与隐瞒事实真相的副总裁森久志和常务审计官山田秀雄提出辞职。11月10日,菊川刚、森久志和山田秀雄在接受第三者委员会的调查时相继承认了隐瞒公司亏损的事实。
据第三委员会的调查称,奥林巴斯在并购英国Gyrus Group公司时,向作为中介的投资咨询公司AXES America的代表佐川肈及AXES Japan证券公司法人代表中川昭夫这两名高层管理者支付了高达一百数十亿日元的报酬;在并购三家零售企业时也向该证券公司其他高管和金融业者支付了100多亿日元的报酬。奥林巴斯出于隐瞒损失和答谢帮助者的目的,至少向外部人员支付了多达200多亿日元的资金,尽管奥林巴斯公司对“资金外流”予以否认,但事实已经使由证券公司高管和金融业者“蚕食”奥林巴斯的结构图清楚地显现了出来。
媒体报道两重天
尽管《FACTA》对奥林巴斯因并购企业存在虚假报告导致股价锐减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但直到伍德福德被解职并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之前,日本各大媒体都保持“静观”态度,很少将案情置于头版头条的醒目位置,而是在中间的版面予以低调报道。对于伍德福德辞职的报道也只是在晚报的中间版面以小篇幅进行报道,而日本第一大报纸《读卖新闻》直到10月底都没有在头版整版报道过奥林巴斯事件。而2006年活力门事件曝光时,各大媒体在头版头条以醒目标题对事件进行了“狂风暴雨”般的连续报道,在检方对活力门公司进行强制搜查后,《读卖新闻》不仅在头版,还在其他版面共发表了11篇相关文章。
同样是隐瞒巨额亏损的案件,为什么媒体对两者的报道会如此悬殊呢?说到底,这是由媒体“权力迎合型”的报道体制所决定的。因为,日本媒体报道的基本模式是“权力动向=新闻”,权力机关公布了信息,媒体肯定在各大版面予以正面报道,成为“政府宣传报”,而权力机关没有行动的话,媒体则什么也不报道,要么就是很低调地进行报道。这里所说的权力机关,指的是东京地方检察院特别搜查部和证券交易等监查部门。
正因为这个原因,媒体才一反报道原则,对奥林巴斯初期出现的令人疑惑的行为采取消极处理的方法。《日本经济新闻》是专门报道经济类的报纸,它对奥林巴斯案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报道。15日早报,该报以《继续进行结构改革的关键》为题报道,菊川刚说伍德福德“似乎不理解有必要按照本公司的企业风格和日本的文化来管理公司的意义”,而伍德福德辞职后,该报发表了题为《公司正在讨论法律措施》的文章,将伍德福德向外通报内部情报当作主要议题。从此可见,媒体多是以奥林巴斯内部高层(包括菊川刚在内的一些人)的观点来进行报道的,似乎“奥林巴斯经营阵”成了媒体所说的权力机关。
媒体在报道活力门事件时,情报来自于日本最强的调查机关——东京地方检察院,而在调查奥林巴斯案件时,由于当时并无确凿证据说明该公司行为非法,因此东京地方检察院在奥林巴斯经营高层的“强大”之下显得相形见拙。由此可见,日本新闻记者具有捕捉权力机关泄漏出来的“秘密情报”并对其进行大肆报道的传统,这是一种典型的捕风捉影作风。
案件牵涉黑恶势力?
奥林巴斯内部混乱到了难以根治的地步。仅从英国人总裁的闪电辞职、积极配合媒体和将收集到的调查资料公布出来等“无情”暴露奥林巴斯高层经营不善的情况,就让国外媒体更加感到日本企业的“闭锁性”。
丑闻一经曝光,原本就对AXES America公司进行过调查的美国调查当局也迅速行动起来。就在10月14日伍德福德辞职当天,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就对接受咨询报酬的AXES America公司法人代表佐川肈进行了调查。随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英国重大欺诈案件调查局(SFO)在接到伍德福德的材料后也随之介入调查。一时间,国外对奥林巴斯公司的调查成了“痛击日本”的一个环节。
欧美媒体也对此大肆报道,而且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调查当局称,奥林巴斯在并购与之毫无业务来往的三家公司时,没有理由向投资咨询公司支付相当于通常费用数十倍的咨询费用,让股东遭受约1400亿日元的巨额损失;而且,奥林巴斯还反复地说其行为“没有任何不正当”,这不得不让所有调查机关想到一个结论:奥林巴斯可能与“反社会势力”勾结在一起。美国报纸对这种难以理解的支付费用的解释是,奥林巴斯与暴力团、山口组和企业舍弟有关;而且,不知伍德福德当时是否感到身处险境,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总是指定在人流密集的场所,而且辞职以后迅速离开了日本。
尽管欧美媒体和调查当局如此猜测,奥林巴斯并购企业的交易也令人吃惊,但却没有人找出它与所谓的“反社会势力”有直接联络的确凿证据。
例如,AXES America公司法人代表佐川肈本人就没有什么问题。据10月27日奥林巴斯公布的资料称,佐川是在“日系证券公司退休到外资金融机关工作”之后的1997年创立的AXES America公司。这里所指的日系证券公司就是野村证券公司。佐川从该公司退休后,先后在华尔街大证券商德崇证券公司(Drexel Burnham Lambert Inc)和美国排名第4位的证券公司普惠(PaineWebber)担任管理职位。而佐川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使自己的证券公司能够成为奥林巴斯公司的投资顾问。不过据称,早在佐川设立AXES America公司之前,他就一直与奥林巴斯高层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还有一个人,他就是同样在野村证券供职,但只待了很短的时间就辞职的中川昭夫。与佐川肈一样,此人也先后在美林证券公司、德崇证券公司和普惠证券公司从事管理工作。AXES America公司在日本设有分公司,即AXES Japan公司,中川昭夫担任该分公司的法人代表,AXES America公司和AXES Japan公司成为一个集团,为奥林巴斯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并收取高额咨询费用,而佐川和中川从在普惠证券公司任职时起就一直为奥林巴斯提供咨询服务。从这点上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伍德福德会称奥林巴斯向AXAM Investment公司支付的高额费用是“超出了金融法的规定”。
在佐川和中川两人的说服下,奥林巴斯通过支付高额咨询费并购了Gyrus Group公司,希望把亏损通过资金转移的方式来抹平。但是,奥林巴斯多年积累起来的“尘埃”无论如何也没有这么容易就处理干净。不过,种种迹象表明,佐川和中川两人除了为奥林巴斯提供此类咨询之外,并未参与黑社会的活动。那么,奥林巴斯并购三家公司的行为是否与“反社会势力”有关呢?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因为,奥林巴斯在购买3家企业时,向其投资咨询公司支付的巨额咨询费用被佐川和中田两人及其他金融业者拿走,而这两人经调查并非人们想像中的黑势力成员,也与暴力团之类的黑势力没有什么联系,因此,奥林巴斯案件与“反社会势力“相勾结的说法不成立。
破产还是政治营救?
日前,东京地方检察院已经开始对奥林巴斯事件展开调查。11月18日,特别搜查部对主要负责企业并购事宜的前副总裁森久志(54岁)进行了调查,22日又对参与隐瞒巨额亏空的主要成员、66岁的常务审计官山田秀雄进行了调查,要求其说明奥林巴斯公司将亏空转到海外投资基金上的“移花接木”等一系列隐讳的行为。目前,特搜部尚未对菊川刚进行调查。
一直努力工作的职员内心也愤怒不已,他们纷纷质问:历代管理层到底做了些什么?奥林巴斯这个全球知名企业面临能否继续荣耀的严峻局面。据熟知企业法务的西村旭法律事务所律师太田洋辨说,就像山一证券和活力门公司一样,尽管许多企业都存在粉饰决算的问题,但首先要看其隐瞒损失的“金额数量、时间长短和是否有意为之”等方面进行检查。如果奥林巴斯公司真如报道所说的话,其性质可以说是“极其恶劣”。
1997年山一证券公司在宣布破产时其亏空虽然多达2700亿日元,但其隐瞒亏空的时间为10年,而奥林巴斯隐瞒约1400亿日元的亏空时间长达20年以上。这种长期有组织地隐瞒行为,可能令其高层管理者们陷入牢狱之灾当中,到时,不仅菊川刚、森久和山田可能被捕入狱,其他参与了案件的高管也将面临刑事处罚。对于刑事处罚程度,太田律师称,活力门公司总裁堀江贵元因粉饰亏空数十亿日元而被判处2年6个月的刑期,而菊川刚等人的罪行肯定更重。
股市往往能够最先察觉到危险的空气。奥林巴斯丑闻一经曝光,公司股票被股民抢着抛售,股价也因此大跌,并连续三日出现跌停板,最后其价值跌到只有原来的1/6。这一局面令奥林巴斯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尽管今年8月奥林巴斯公布的纯资产为1511亿日元,但如果总亏空规模超过其公布的纯资产额的话,这个老牌企业将难以继续生存,势必走向破产。
另外,奥林巴斯还将面临股东和投资家们的集体诉讼,因为,股东们会因为奥林巴斯丑闻蒙受股价下跌的损失,会因此起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奥林巴斯公司给予赔偿。在活力门事件中,约3700名私人股东向活力门公司提出约270亿日元的巨额赔偿,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支付了超过110亿日元的和解金。而为了挽救活力门公司,东京地方法院驳回了日本生命银行和信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求活力门公司赔偿109亿日元的要求,规定活力门公司的最高赔偿金额约99亿日元。
而奥林巴斯公司在巨额亏空和遭到股民的民事诉讼后,其要赔偿的金额将大大超过活力门公司,届时,其纯资产肯定不够赔偿,只能面临破产或被大买家并购的危险。对于近40000名员工来说,这无疑是命运的大转折。■
编辑:陈畅鸣 charmingch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