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北京奥运会的视觉艺术

2011-10-11 00:53:44杨朵英
浙江体育科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视觉艺术奖牌北京

杨朵英,郭 怡

(1.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24;2.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探析北京奥运会的视觉艺术

杨朵英1,郭 怡2

(1.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24;2.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北京奥运会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竞技体育的魅力固然是主要原因,但是在人们关注金牌“花落谁家”的同时,处处体现出来视觉艺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以北京奥运会为主题从平面图像、立体图像两个角度对其蕴涵的视觉艺术进行探析。

北京奥运会;视觉艺术;平面图像;立体图像

Abstract:Beijing Olympic Games attracted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because of her unique charming.Although the main reason is sports charming,people are still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visual art around Olympic games as they concerned who is winner.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visual art from two angles which are graphic image and stereo image around the theme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

Key words:Beijing Olympic Games;visual art;graphic image;stereo image

0 前 言

“奥运会不仅吸引着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创造最好的成绩,而且吸引着世界上最伟大的设计师创造出最伟大的作品[1]。”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既是全世界的体育的盛会,也是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的盛典,是艺术应用的一个大平台。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事更是文化盛会,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视觉形象展示活动,成功的形象与景观设计是一届成功的奥运会的重要标志[2]。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艺术就一直和奥林匹克运动文化融合在一起,是奥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视觉艺术在奥运会中表现尤为突出。

1 视觉艺术的内涵

《大英百科全书》对视觉艺术所包括的内容作了如下规定:“视觉艺术包括二维的视觉艺术,例如素描和油画,也包括三维的视觉艺术,例如雕塑和建筑。……无论如何,所有的艺术种类都无一例外求助于视觉的感觉,这是至关重要的[3]。”李格尔在《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中讲到,视觉艺术应包括两种形态,即具象的和抽象的。前者包括绘画、雕刻,后者指涉建筑和工艺[4]。视觉艺术作为人类生活情境、历史文化及心理体验的形象化表达,记录着视觉感官能力与艺术表达能力发展提升的历史。视觉艺术是一个外延颇广的概念,指直接用眼睛接受的艺术,以图像形式作为传播途径。图像形式可从多维角度进行考量,既有静态图像,又有动态图像;既有平面图像,亦有立体图像[5]。所以,绘画、书法、雕刻、建筑、摄影、平面广告与设计等都是严格意义上的视觉艺术。本文围绕北京奥运会以平面图像和立体图像表现的视觉艺术进行探索。

2 北京奥运会中的视觉艺术

2.1 以平面图像表现的视觉艺术

北京奥运会中以平面图像表现形式的视觉艺术主要体现在会徽、宣传画、二级会标、邮票等设计。

2.1.1 奥运会会徽上的视觉艺术。北京奥运会会徽— —“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图1),将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肖形印、中国字与奥运五环徽有机地结合起来,夸张变形,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的、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6]。印最初是国君授予官位的一种凭证,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权力,也是约定,所以中国人称印为信,是诚信的的象征。北京奥运会的会徽选择古老的印信为基体,代表着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和国际奥委会对中国的信任和委托,也代表着有着数千年诚信传统的中国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7]。会徽的图形,形如“京”字,代表了奥运会举办地—北京。会徽的字体(“BEIJ ING2008”)设计采用了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自然、流畅、简洁,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浸透着中华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8]。红色是中国很传统的颜色,鲜红的色彩的运用充分传达了中国文化中的特有吉祥色彩,进一步强调了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这一设计成功融合了中国印章、书法、舞蹈、绘画以及西方现代艺术,是东、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又体现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的深刻主题和四海欢腾五洲同庆的热烈气氛。

图1

图2

2.1.2 奥运会宣传画上的视觉艺术。奥运会宣传画是配合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宣传奥运会和奥林匹克思想为目的而印制的招贴画[9]。在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奥运会组委会推出了一系列宣传画,比如《盘发》(见图2)中是一位女人的背影,头发织成辫子盘成奥运五环,身穿大红底龙凤花纹的中国传统旗袍,图的左下角出现醒目的北京拼音,整个图寓意着在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水袖》(见图3)是五位舞者挥舞着来自戏曲京剧舞蹈中的水袖,又形如花样游泳,能让观众马上联想到北京奥运;中国字(图4)是几个简单的汉字,但在每个汉字中都包含着一项体育运动的图标,把中国与奥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北京奥运会的海报画面简单,是中国故宫飞檐和古希腊著名雕塑作品《掷铁饼者》的结合体,将东西方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图3

图4

2.1.3 奥运二级会标上的视觉表现。北京奥运会二级标志是北京奥组委按照奥运会期间各项活动的特点和宗旨征集和甄选出来的,被广泛应用在赛事活动、人员服装、交通工具等各个方面。它们包括文化活动标志、环境标志、志愿者标志、青年营标志、安保标志、火炬传递标志和票务标志。

图5

火炬传达标志(图5-1)设计灵感来源于“火凤凰”的传说。主体是由两个奔跑着的小人和他们手中熊熊燃烧的火炬组成。标志中火焰造型拥有毛笔书写的特点,动感十足有向上延伸的气势,既像是一朵飘动着的祥云又像是盘旋在天空中的火凤凰[10]。“志愿者标志”(图5-2)是心心相扣的心形,象征志愿者和运动员以及所有宾客心连着心,用心服务,为奥林匹克运动奉献爱心。舞动的人形,展现了以奉献为乐的志愿者精神。这一标志同样运用了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中国书画艺术风格,与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相互映衬。奥运会环保标志(图5-3)以人与绿树为其主要形态。绿色的线条形如舞动的彩带,环绕交错,一笔描出,仿佛茂密的树冠,与下方舞动的人形组成参天大树,代表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也充分传达了自然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文化的标志(图5-4)的造型主体是由带有浓郁中国传统特色的灯笼和舞动的人形组成的,创作手法及色彩仍然沿用中国书法艺术风格和中国红。灯笼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不可或缺的吉祥物,象征着团圆与喜庆,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票务标志(图5-5)采用了我国著名古建筑“天坛”与汉字中“票”字相结合的形式,使得汉字这种中国古老文字以图形化方式出现在标志中,与古代建筑物外形结合在一起具有独特的内涵和韵味。安保标志(图5-6)以清新明朗的青花蓝为其主色调,三个人字组成的众字形盾牌,一方面表达了奥运安保靠众人维护的寓意,同时看似一张蓝色的网,保护着赛事活动安全顺利举行。该图表利用中国文字独特的象形特征,以图形化的方式使人产生视觉上的联想。

2.1.4 奥运邮票上的视觉艺术。北京奥运会发行的邮票内容主要以会徽、吉祥物以及运动图标为主。其中《舞动的旋律》(图6)邮票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篆刻艺术,它让我们欣赏到篆书的线条魅力。北京奥运会邮票的设计吸收了民间画和版画的艺术风格,并结合现代卡通的造型的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气息的完美结合。

图6

北京奥运会的视觉艺术以立体图像形式表现的主要有奥运吉祥物、奥运建筑、雕塑以及奖牌的设计等。

2.2.1 奥运吉祥物的视觉艺术。北京奥运吉祥物其灵感来自奥林匹克五环和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以及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它们是五个拟人化的福娃,分别代表鱼、熊猫、藏羚羊、奥林匹克圣火和燕子,其色彩与奥林匹克五环一一对应,具有极强的可视性和亲和力,向世界各国人民传递了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福娃贝贝代表着鱼,它的头部纹饰使用了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福娃晶晶代表熊猫,头部纹饰源于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福娃欢欢象征奥林匹克圣火,是普罗米修斯偷得的圣火传到了中国,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的火焰纹样;福娃迎迎代表着藏羚羊,头部纹饰融入了新疆和青藏高原等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福娃妮妮代表燕子,有北京的涵义(古代北京称燕京),其造型源于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

2.2 以立体图象表现的视觉艺术

图7

图8

2.2.2 奥运建筑的视觉艺术。北京奥运主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可以说是让全世界建筑界为之瞩目的艺术杰作。主体育场由瑞士设计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和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平缓的坡地上,场馆高高耸起,外形高低起伏且富于变化,使得建筑产生了极具震撼力的效果。这座巨型体育场形态犹如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根据现代设计理念简洁地把结构直接暴露在外面,用钢网编织成建筑的外型,看似由树枝织成的一个巨大的鸟巢,在等待着百鸟朝凤,万归翮翔。作品外观完美纯洁,简单典雅,具有独特的造型。鸟巢的成功在于它的创意之美,从美学上来讲,鸟巢在总体的均衡对称中寻找突破,在静态的物体中寻找线条飞舞的动感,在平衡一致中寻找斜线交叉的“杂乱”,在即定成规中找到了不同寻常的“陌生化”感觉。同样,国家游泳中心把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融为一体,造型新颖独特,因其外形独具特色被称为“水立方”。荷兰设计师汉斯海克在水立方的设计上模拟水的形象,在结构上采用水分子无限扩大后的形象作为建筑的外承重墙,在水分子结构多边形的框架上覆以ETFE薄膜,使建筑一改大体量给人的沉重感[11]。同时,晶莹剔透的水分子结构外观让人对游泳中心建筑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遐想。与主场馆“鸟巢”的设计相比,“水立方”体现了更多的女性般的柔美,一刚一柔,形成鲜明对比,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主体育场“鸟巢”和“水立方”紧紧依偎,一圆一方,亦体现了中国“天圆地方”的建筑理念。

图9

图10

2.2.3 奥运雕塑的视觉艺术。奥林匹克雕塑是体育动态美的一种凝固表达方式,即凝固的美丽。围绕北京2008奥运为主题的雕塑作品不计其数,创作者从不同的视角展示了同一个主题。《同一个梦》(图12)雕塑作品以奥运五环为背景,三个不同肤色的女孩手擎奥运五环,以轻盈、优美的的姿态欢庆奥运,象征着世界各国人民以喜庆的心情欢迎北京奥运的到来;《震天鼓》(图12)雕塑中击鼓手站在鼓的上面,向后挥动的双手,微屈的双脚,呈现出一个夸张的“S”曲线,飞动的飘带和强壮的肌肉,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张力;作品《飞跃》(图13)采用抽象概括的手法,运用运动的线条,表现出了运动员跨栏时飞跃之势如风驰电掣般,引领着观众的视觉感受。

图11

图12

图13

2.2.4 奥运会奖牌上的视觉艺术。北京奥运会奖牌具有浓厚的中国风格,艺术风格尊贵典雅,和谐地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使北京奥运会奖牌成为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和北京奥运会理念展现中国文化艺术特色设计和制作水平的载体,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一份独特的遗产[1]。北京奥运会奖牌在传统的金属牌上第一次创造性地使用了中华美玉,使奥运奖牌既遵循了国际惯例,又增添了中国特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赋予玉了许多美德,含玉金牌既充分表达着对奥运成绩优胜者崇高的敬意和礼赞,又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北京奥运会奖牌采用了玉佩的造型,将玉环镶嵌在奖牌之上,中间圆心部分改为金属,这样奖牌便成为一个由金属包裹的“玉佩”造型。北京奥运会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形象。奖牌背面镶嵌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使中国文化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北京奥运会奖牌采用金牌与白玉、银牌与青白玉、铜牌与青玉的搭配方案。从颜色搭配上来讲,这样的搭配符合美学原理,使奖牌能够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三种玉中,以白玉的品质最高。金的颜色很难与别的颜色搭配,搭配不当很容易显得俗气,白颜色则是最容易搭配的颜色,与大多数颜色搭配在一起都好看,两者的搭配不会既不显得突兀又不俗气。与银牌搭配的为青白玉,玉的颜色稍冷一些,跟银的颜色比较协调。和铜搭配的玉是青玉,颜色稍微深一些,刚好配合铜牌的气质。这样,北京奥运会奖牌在保证奖牌金、银、铜识别性的同时,彰显“玉”的特点,使“金”、“玉”材料达到了视觉上的完美结合。

图14

2.2.5 奥运会火炬上的视觉艺术。北京奥运会火炬的造型简洁,侧重于色彩和纹样的表现。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12]。其纹样的创意灵感来自华夏文化的象征符号“祥云”图案[13]。祥云图案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历史,代表着“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意象。火炬接力图形将祥云纹与凤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虚实相间,亦真亦幻,体现了“热情、活力、文化、庆典”的视觉创意理念,火之凤将祥瑞和平的希望带给全世界。

图15

3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的提高,人们对奥运会在关注各国竞技体育之争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对各届奥运会内涵的展示。北京奥运会视觉艺术通过对奥林匹克元素和中国文化元素进行完美结合,设计师们创造性将汉字、图章、玉文化、祥云等这些中国文化遗产与自己的作品融合,不仅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永恒追求,也表现出中国对北京奥运会的独特理解,体现和传播着“新北京、新奥运”的奥运会主题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北京奥运会视觉艺术是有效生动实现奥林匹克教育的手段,对于培养青少年热爱环保、弘扬人文精神和献身科技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是奥林匹克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体现。

[1] 周知华.北京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的特点[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2).

[2] 刘敬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造成功的奥运会形象与景观[EB/OL].http://www.rway.org/Article_Show.asp Article ID=5265,2008.04.01/2008.07.1.

[3] Encyclopedia Britannia(I):14.

[4] A·李格尔[奥].罗马晚期工艺美术[M].陈平,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3.

[5] 田欢.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族群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

[6] 汪田明,等.简析北京2008奥运会二级标志[J].装饰,2010(4).

[7] 金元浦,等.人文奥运:书写2008中国的辉煌[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8] 张风.奥运艺术普罗米修斯火种点燃的文明[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9-80,65.

[9] 刘德华,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文化理念探析[J].内江科技,2009(10):26.

[10] 王徽,等.阅读奥林匹克建筑卷[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151-152.

[11]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EB/OL],http://torchrelay.beijing2008.cn/cn/image/torchdesign/index.shtml⑿http://www.beijing2008.cn/.

Analysis on the Visnal Art of Beijing Olympic G ames

YANG Duo-ying1,GUO Yi2

(1.Department of Art Design,China Academy of Art,Hangzhou 310024,China 2.College of Education,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8,China)

G80-05

A

1004-3624(2011)01-0010-04

2010-09-11

杨朵英(1976-),女,浙江诸暨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人文体育.

猜你喜欢
视觉艺术奖牌北京
奖牌
手工奖牌
首枚奖牌!
环球时报(2022-07-25)2022-07-25 15:24:12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海峡姐妹(2020年11期)2021-01-18 06:16:06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民生周刊(2020年15期)2020-07-29 08:56:17
北京春暖花开
北广人物(2020年12期)2020-04-01 15:06:41
北京的河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科技传播(2019年23期)2020-01-18 07:58:06
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