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奕劻任总理大臣。由于13个内阁成员中,满族内阁成员占9名,其中皇族又占5名,故谓“皇族内阁”。
5月9日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取消铁路商办和官督商办。湘、鄂、川、粤各省人民纷纷反抗。
6月17日川汉铁路股东在成都开会,决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
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查封保路同志会和铁路公司,逮捕咨议局议长蒲殿俊并屠杀请愿群众数十人,制造了“成都惨案”。
10月9日武昌起义军参谋长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赶制炸弹,不慎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走印信、文告等物,起义指挥机关被破坏,革命党人30余人被捕,形势危急。起义军总指挥蒋翊武因起义计划暴露决定当夜12时在武昌起义,后因命令没有按时送达,起义发动未成。
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推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为都督。革命党人赵承武率军起义攻占汉口,成立汉口军政分府。
10月14日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袁拖延不受。
10月27日清政府召回荫昌,派袁世凯为钦差大臣,统领海陆各军。
11月1日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11月16日袁世凯就任内阁总理大臣,组成责任内阁。
12月1日湖北军政府与袁世凯签订停战协议。
12月3日各省代表会议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并决定如袁世凯反正,当推为临时大总统。
12月18日南北议和开始,南北代表伍廷芳、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举行首次会议。
12月29日各省代表会议在南京召开,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0月10日晚8时许
武昌守军工程第八营、塘角辎重队首先发难,其他各部革命力量闻声纷纷响应,血战通宵,总督瑞澂等大小官员逃跑,武昌光复。
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月3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黎元洪为副总统。
1月11日孙中山宣布自任北伐军总指挥,黄兴为北伐军陆军参谋长,并组成六路北伐军。
1月22日孙中山宣布如清帝退位,袁世凯表示赞成共和,当即辞职,并推袁为总统。
2月12日宣统皇帝溥仪宣告退位,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结束。
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职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20日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孙中山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体制。
4月1日孙中山正式向南京临时参议院辞去总统职务。
1894年11月
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
1898年6月
光绪下诏“明定国是”,宣布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开始。
1898年9月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杨锐“六君子”被杀。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1906年9月1日
清政府发布《预备仿行宪政》上谕。
1907年10月
清政府命令各省筹设咨议局。
1908年8月27日
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期限。
1908年9月22日
清政府公布《钦定宪法大纲》。
1908年11月14日
光绪皇帝卒,宣统皇帝继位。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卒。
1909年5月
清政府宣布宣统皇帝为海陆军大元帅,皇帝亲政前由摄政王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