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春娇,胡小洁
(湖北大学 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根据科技部和商务部(原外经贸部)确定的中国高技术产品统计目录,高技术产品包括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光电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和其他共9个领域。
近年来,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率始终保持在20%左右。即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却依然强劲,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在不断加强的结果。然而中国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主要以加工贸易这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为主,并且出口主体以外资企业为主,这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贸易模式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的作用究竟有多大?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拟首先测算我国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以考察高技术产品进口、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检验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
目前,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已成为中国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高技术产品贸易增长率显著大于中国贸易增长率及中国GDP的增长率。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政府关于促进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一系列措施的相继出台,中国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步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中国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持续大幅增长,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1999年实施科技兴贸以来,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持续大幅增长,从1999的123.15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9053.87亿美元。1998-2007年中国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增长率都在20%以上,2008年稍有回落。但同时注意到,2004年之前中国的高技术产品贸易一直呈现逆差,在2001年逆差额更是达到176亿美元。但自2004年以来,逆差格局扭转,实现顺差,并逐步增长,顺差从2004年的41.08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高达797.41亿美元。此外,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率除1993年和1996年外均大于进口增长率,1991年以来的出口平均增长率是32.16%,进口平均增长率为22.74%,即表现为出口增长较快,而进口增长相对较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在2008年第四季度出现下降,直至2009年第四季度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才开始出现反弹,2010年全年出现了较大增幅,2010年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为31%,进口增长率为33%。
与此同时,高技术产品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1991-2010年间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商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9.1%上升至30.44%,最高在2009年这一比重达到31.11%。可见高技术产品已成为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中坚力量。
第二,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方式主要有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主要以包括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所占比重由1993年的60%逐渐增加到2009年的81.5%,并逐渐稳定在80%左右,这一比重在2002年到2005年间均达到89%以上。与之相反,一般贸易比重逐年降低,由1993年的28%逐渐降低到2009年的13.7%,这一比重在2001年甚至低到6.5%。以上分析说明,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方式表现为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特征。
图1 1993-2009年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方式
第三,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企业主要是三资企业。从图2中可以看出,三资企业出口总份额由1996年的69%上升至2006年的86.3%,2007年稍有回落,2009年为83.2%。三资企业中,尤以独资企业为主,由1996年的34%上升至2009年的67.5%。国有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所占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并稳定在7%左右。外商投资企业仍为贸易主体且占据绝对优势,集体、私营及其他企业具有较强出口动力。进一步从贡献率的角度考虑,由于外资企业在中国高技术出口企业所占的比重稳定在85%左右,因此外资企业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贡献率基本稳定在80% -90%,说明外商对华投资企业不仅是中国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活动中的主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
图2 1996-2009年高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类型分布
表1 中国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和贡献度
我们分别计算了中国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和贡献度①,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平均为0.07702,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拉动度平均为1.2631,表明中国GDP年均15.54%的增长率中,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1.2631个百分点。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平均为0.06688,高技术产品进口的拉动度平均为1.1148,表明中国GDP年均15.54%的增长率中,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1.1148个百分点。这些都表明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
1.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处理
环偶极子超材料制备基底可分为硬性基底材料和柔性基底材料。硬性基底超材料多见于微波波段和光波波段,采用覆铜板、硅或玻璃作为基底;柔性基底超材料采用聚酯薄膜(Mylar)或聚酰亚胺(Polyimide)等作为基底,可在太赫兹频段实现,其具有形状可弯曲、柔韧性强等特点,极大地扩大了超材料应用范围。
为了进一步量化分析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出口及非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我们建立了回归模型一:
其中,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HX、HM和N分别表示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以及非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总额,样本期为1991-2010年。
同时,为了进一步量化分析不同的高技术产品出口企业主体的贡献,我们建立了回归模型二:
其中,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FX表示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的出口额,FM表示高技术产品进口中外资企业的进口额,OX表示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内资企业的出口额,OM表示高技术产品进口中内资企业的进口额,由于受样本的可获得性的限制,模型二采用的样本期为1996-2009年。为了剔除物价因素,采用以1991年为基期的GDP平减指数来得到各期的真实值。为了得到消除变量间的异方差,分别对各个变量取自然对数,本文分析采用的计量软件是Eviews6.0。
2.实证检验
(1)单整检验
表2 单位根检验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模型一中变量LnGDP、LnHX、LnHM和LnN的ADF统计值都大于5%的临界值,因此,这四个序列是非平稳的。而在其一阶差分中,LnGDP、LnHX、LnHM和LnN的ADF值都小于相应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拒绝原假设,说明LnGDP、LnHX、LnHM和LnN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一阶单整。模型二中变量 LnGDP、LnFX、LnFM、LnOX 和LnOM的ADF统计值都大于5%的临界值,说明这三个序列是非平稳的。同样它们的一阶差分中,LnGDP、LnFX、LnFM、LnOX 和 LnOM 一阶差分的ADF值都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仍为非平稳。再考察这三个变量的二阶差分,LnGDP、LnFX、LnFM、LnOX 和LnOM 二阶差分的ADF值都小于相应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拒绝原假设,表明 LnGDP、LnFX、LnFM、LnOX 和LnOM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二阶单整序列。
(2)协整检验
本文使用Johansen(1995)多变量系统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多变量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如果检验通过,说明该组数据关系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Johansen变量的协整检验结果
模型一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LnGDP、LnHX、LnHM和LnN变量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估计出的协整关系所对应的长期方程为式 (3),模型二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LnGDP、LnFX、LnFM、LnOX和LnOM变量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估计出的协整关系所对应的长期方程为式(4)。其中,括号内的值为t统计量。
3.回归结果分析
从协整方程(3)可以看出,高技术产品出口弹性为0.378552,说明从长期来看,高技术产品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GDP便会增加0.378552个百分点;进口弹性为-0.278264,说明从长期来看,高技术产品进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GDP便会减少0.278264个百分点;非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弹性为0.411462,说明从长期来看,非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GDP便会增加0.411462个百分点。以上结果表明高技术产品进口、出口、非高技术产品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高技术产品出口和非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均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非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高技术产品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尚未发挥出来。
从协整方程(4)可以看出,外资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弹性为-0.028843,外资企业高技术产品进口弹性为-0.105112,内资企业高技术产品进口弹性为-0.123073,但均不显著;内资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弹性为0.744908,结果表明外资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外资企业高技术产品进口、内资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和内资企业高技术产品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从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主体看,内资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内资企业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而外资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与经济增长均呈负相关关系,这一实证结果是符合理论预期的。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高技术产品进口、出口、非高技术产品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系统内存在高技术产品出口、非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这一结果也佐证了我国制定的大力发展高技术产品贸易政策的正确性。第二,从长期来看,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弹性的绝对值大于进口弹性的绝对值,即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而高技术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尚未发挥出来,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主要来自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我国进口高技术产品仍面临着欧美,尤其是美国设置的诸多障碍。美国出于所谓维护国家安全的理由,一直对华存在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政策,甚至草拟了《对华出口管制条例》。基于上述原因,高技术产品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显著。总体上来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中又以外资企业为主,故高技术产品出口主要为加工组装后的最终产品,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的高技术产业还处于全球生产价值链的末端,因此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还太少,故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三,从长期来看,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内资企业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外资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高技术产品进口与经济增长呈负的相关关系。鉴于此,我们认为,为了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1.着眼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高技术产业群,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高技术产业集群能提高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我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今后,中国应着眼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建立高技术产业群,发挥高技术产业的集群效应,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2.促进一般贸易方式下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在具体分析高技术企业主体成分时,我们得到内资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因此,从技术角度考虑,政府在政策上应加大对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研究与开发的重大研究项目的资金投入,并制定一系列涉及税收、法律、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从而增强本土高技术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水平,提高技术含量。从出口总量角度考虑,政府和企业应努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应用于高技术产品的生产,从而进一步扩大我国内资企业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量。
3.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投资和在华开展技术研发活动。外资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显著的原因在于加工贸易这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模式,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在高技术产业内的关联性较弱,内资企业难以获得外资企业投资的诸如技术外溢等正效应。因此,应继续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华进行投资生产,并对外资企业在华的研发活动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让外资企业融入中国的高技术产业。
[注释]
① 计算公式是:TCM(TCX)=进口(出口)增量/GDP增量,其中,TCM和TCX分别表示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LCM(LCX)=TCM(TCX)×GDP增长率,其中,LCM和LCX分别表示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
[1]都晓岩,王丽华.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8).
[2]贺骁,廖维琳.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J].国际贸易问题,2004,(5).
[3]王欣,徐丽珍.外资高技术产业对江苏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5).
[4]许统生,涂远芬.高技术产品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关系——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J].统计研究,2006,(5).
[5]Ji Li,Kevin Lan,Gongming Qian.High - tech industri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emerging markets:A study of foreign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firms in China[J].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1999,(2):389-395.
[6]Titus O.Awokuse.Causality between exports,im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transition economies[J].Economics Letters,2007,(11):389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