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峰,吕振荣
(1.黑龙江省山河农场交通科;2.大庆石化公司)
浅谈公路工程预算管理
罗 峰1,吕振荣2
(1.黑龙江省山河农场交通科;2.大庆石化公司)
随着公路工程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资金的有效运用显得相当重要。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是体现项目成本效益的重要举措。目前,在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中,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不合理现象还普遍存在。施工图设计作为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为了保证资金用到实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如何加强和完善公路工程预算管理,使预算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实现“造价经济合理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公路工程;预算;管理
当前公路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主要是按照设计图纸编制概预算和计算工程造价,编制方法与内容的确定不尽合理,只考虑条框未考虑细节。交通部至今尚未制定系统的指导和规范全国的造价管理行业规定。在计价依据方面,同样也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导性计价依据滞后、不完整;二是计价规范还不完备。现行的工程量清单细目设置及相应的计价规则还存在较多的不完善、不明确;三是造价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平台未建立。这样,预算落实到基层后由于缺乏一定的明确性、规范性,在执行过程中就造成了很大的人为因素:即不同的造价人员用不同的造价管理软件所编制出来的预算就会大不相同。这些均严重影响了造价管理工作的有章、有序、有效开展,直接影响着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由于有的设计部门仍然存在着重设计轻造价的思想,大多数工程项目开展外业调查时没有安排造价人员参加,造价人员基本上不了解工程现场情况。
人工、材料、机械差价的调整,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中之重。一般公路工程中材料占工程造价的60% ~70%,工程材料因为产地、运输距离、运输方式、品牌、政策、天气、时间、原料、质量、品质等情况调查不充分;或完全按建设管理单位提供的单价编制,导致材料的价格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使工程造价编制不准确。所以工程用材料的单价不能只相信政府的信息价,一定要深入勘测现场进行市场调查,充分了解各种材料的综合单价,并及时跟踪价格变化情况,及时掌握信息动态。
公路工程概算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它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对控制工程造价影响极大。现实中,很多造价人员由于没有认真解读定额说明,或是对施工工艺不熟悉,缺乏施工经验,不可避免地发生重复计算和计算错漏等现象。预算编制人员在编制预算时,存在不科学和不切实际的问题,简单地为获取预算结果而编制预算,使得预算与实际有很大差异,使预算管理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公路建设项目的造价编制,主要是依据交通部统一的定额,即便考虑了各地区的费率差异,它远远不能反映市场的供求变化与价格水平,没有形成自由竞争市场体系,因而造价控制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也是不公平的,它也不利于施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1)深入熟悉设计图纸资料,了解施工方案是编制概预算的基础,设计图纸是计算工程量的主要依据。设计图纸除了表示各种不同结构的尺寸外,用来计价的基础资料的各种工程量,基本上都反映在图表上,而有些又是隐含在图纸上,如混凝土、砂浆标号、砌石工程的规格种类以及施工要求,对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核对各种图纸,如构造物的平面、立面、结构大样图等,相互之间是否有矛盾和错误,图与表反映的工程量是否一致,都应进行核对,对影响较大的关键部位或量大价高的工程量,必要时应重新进行复核计算,熟悉各种设计图集,都是必不可少的。编制工程预算时容易错误、漏计或重计的几个方面。
(2)补充定额的合理、正确编制。随着公路建设迅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大量出现,造成概、预算定额缺项,必须补充定额。首先应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对材料不同而施工步骤大致相同的结构,可参照类似结构定额进行抽换和调整,作为补充定额。也可调用其他专业的定额中类似的定额,作为补充定额。对于全新结构的工程,在弄懂其结构和施工工艺后,根据概、预算定额的编制方法和原则,编制补充定额。编制中也可搜集与借鉴参考国内外类似实例资料和信息,在无先例时,需对新结构施工工艺及工效进行分解并研究,然后编制补充定额。为此要求拓宽知识面,积极搜集有关新材料、新工艺的资料。同时,还要提高分析和整理使用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的时效和功效。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在保证质量、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作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和预算;同时,各专业要按分配的投资额来控制设计。按结构部位或功能不同,将资金错分为若干单元,设计人员根据限制的额度进行设计。通过这种“限额设计”,有效地控制整个项目的投资及造价,节约投资。
公路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计价的多样性,与基本建设过程相对应的各阶段造价也是动态地反映了项目的总造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也是动态的。特别是在工程实施阶段,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设计阶段未考虑到的因素往往暴露出来,导致设计及造价变更。这就需要造价人员对造价计划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使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这一阶段是造价动态控制最集中的体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已从被动反映造价结果转向能动影响项目决策。但人才质量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因此如何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预算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组织项目实施的指导性经济文件,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完善公路工程预算管理体制,强化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的管理,才能使工程造价真正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要求我们从事预算工作人员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并且要把理论与施工实践相结合,认真收集和整理资料,掌握国家政策和市场信息,为公路建设做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U415.5
C
1008-3383(2011)09-0347-01
201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