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光黎
(通化师范学院分院)
“眼高手低教学法”
——我在美术课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卢光黎
(通化师范学院分院)
“眼高手低”指在美术教学中把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上,而辅以必要的绘画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眼高手低 审美能力 绘画技巧
美术课绘画不是单纯的绘画技巧的罗列、叠加,也不是简单的照搬、再现,而是用画笔表达你心中所感悟的东西。绘画技术只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来传递画者的情绪、感情体验的一种手段。我采用的“眼高手低”教学法的实质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眼高手低,“眼”指的是人认识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眼高”就是提高人们认识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即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手”指的是绘画技巧,“手低”指的是人的绘画技巧低于审美能力。“眼高手低”教学法指在美术教学中把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上,而辅以必要的绘画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摆正感悟与绘画技巧的关系。
“眼高手低”教学法在教学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首先,教学任务决定了其存在的必要性。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著名美学家李泽厚也说:“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功用在于培养性情。”看来,我们进行美育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培养能够创造美、欣赏美的人,这种人不仅具有美的情感观念、理想,而且能进行创造和欣赏美的实践。因而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仅仅传授绘画技巧,更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从美术本身的特点来看,感悟重于技巧。艺术和生活息息相关,它取材于生活,真实地再现生活,是对客观事物外在形式因素,如声音、颜色、形态等的感知、表现;而它又不是纯客观地再现生活,这其中包含着对审美客体情感表现和象征意义的感知、理解、顿悟,它比前者更高级。因此,艺术不仅仅是再现生活,它更是人类文化智慧的结晶和人类思想情感的一种积淀。而美术作品是通过画面、造型来传递作者的作画意图和思想感情的,因而更直观、更容易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正因为如此,即使一个不懂得绘画的人,只要他曾有过画面所表达出的情感体验,他一样能被作品吸引并引起共鸣。吸引他震撼他的不是那些高深、复杂的绘画技巧,而是一种类似的情感体验;同样,一个未受过绘画技巧训练的人,只要他有绘画的天赋,只要他有被激发的创作冲动,他一样能用笔画出令人惊叹的作品来;因为在摆脱了绘画技巧束缚之后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真实、更具有生命力和震撼力。当然,我并不是全然否定绘画技巧的作用。
的确,多掌握一些绘画技巧确实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意图,可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的教学过多地重视绘画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这未免有点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了。
我在教学中所做的第一步就是注意培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我在教学中多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自己身边的每一事物,并进行大胆、丰富的想象,拓展联想的范围,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给学生一个球体,不仅是让学生画出这个球体的明暗关系,而且让学生由这个球体联想开去,由这个球体想到了什么、这个事物给你什么感受。有的学生说,球体是圆的,太阳、皮球、车轮形状都是圆的,给人一种不稳定的运动感,同时又具有循环感,由此想到季节是一个圆,春夏秋冬循环往复地做圆周运动。这就是由实物的球体联想到实在的圆进而联想到抽象的圆。又如冬、夏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不同长相的人会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不同色彩有什么样的刺激作用等。这样,在教学中让学生联想出不同的事物,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并想办法将自己的感受画出来,而画出来的已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是经过思考之后,融入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了。这就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厚积薄发”,为学生今后创作准备了丰富的艺术底蕴。
其次,我将欣赏课摆到了重要位置上,将书上的、老师的、学生的不同风格样式、不同水准的作品,都呈现在学生面前,丰富学生的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先由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孰优孰劣。好,好在哪?差,差在哪?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积极主动地思考,又使教者能迅速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及认识偏差,然后由教者将作品再逐个进行分析,给以理论上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从而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再次,在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不忽略绘画技巧知识的传授,使“眼高手低”最终变成“眼高手高”。绘画技巧的传授以讲授、示范为主,教给学生表现技巧,并说明为什么使用这种表现技巧,要准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动,或者跳出技巧,启发学生将表现性运用到画面当中。但其间要注意引导,使学生不至于盲目乱画,误入歧途。
总之,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教学实践上都证明“眼高手低”教学法是可行的,有意义有价值的。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成为一种推动绘画技巧发展的原动力,使学生主动把握住自身发展的方向性,发展自身特点,形成独特风格,作到“抒个性,用我法”,接触到艺术的本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