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旭
(本溪市铁路医院内一科,辽宁 本溪 117000)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近年来,哮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部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溪市铁路医院用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在本溪市铁路医院住院的患者103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哮喘学组2008年哮喘诊断标准[2]。以上患者均为中重度发作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3(男24,女29)例,平均年龄35.5(18~55)岁。对照组50(男26,女24)例,平均年龄36.1(19~57)岁。两组疗程均为5d,两组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脱水、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肺功能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祛痰剂、氨茶碱、静脉推注甲强龙、补液、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特布他林1mL和布地奈德溶液2mL雾化吸入,2~3次/d,10min/次。
①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FEV1(或PEF)增加>35%,治疗后FEV1(PEF)≥80%预计值,PEF昼夜波动率<20%;②显效:哮喘发作较前明显减轻,FEV1(或PEF)增加25%~35%,治疗后FEV1(或PEF)达到60%~79%预计值,PEF昼夜波动率>20%;③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FEV1(或PEF)增加15%~24%;④无效:哮喘症状和FEV1(或PEF)测定值无改善。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评定结果,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测定结果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评定结果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测定结果比较
布地奈德是一种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局部吸入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控制气道炎症,可以有效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命质量,防止症状进一步恶化[3],降低病死率。特布他林为β2受体激动剂的一种,与β2受体有高度的亲和力,雾化吸入后可直接作用于小气道,于黏膜平滑肌β2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的生理活性,促使ATP向CAMP的转化,有效扩张支气管,缓解气道痉挛,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二者联合雾化在药理上有协同互补的优势,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可明显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缓解哮喘症状,改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1] 刘亮,刘佳,王巍,等.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0):14-15.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08,2(1):3-13.
[3] 姚婉贞,常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4,2(3):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