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大豆在榆林的试种之路

2011-07-13 09:02:30
太空探索 2011年12期
关键词:榆阳区试种榆林

□ 俞 轩

9月23日是24节气中的秋分,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巴拉素镇三场村的示范基地里,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秋收景象——榆阳区姐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收割已经成熟的航天大豆。只见50亩的航天大豆试验田里,一株株整齐笔直的大豆秆的叶子都已掉落,尽是密密麻麻的豆荚,剥开豆荚,一颗颗黄色的大豆光滑圆润。

看着满地的大豆,合作社负责人边志慧高兴地说:“这航天大豆10天前就成熟了,就是为了让专家们来看看,所以这会儿才开始收。”

一次邂逅,让航天种子落户沙漠

边志慧发展航天蔬菜种植,是因为她不想把村里的地撂荒,想让全村人走上致富路。

2009年11月,边志慧被榆阳区巴拉素镇三场村村民选为村主任。这位女村主任上任后,心中反复思索如何带领乡亲们致富,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边志慧发现,多年来农民们靠种地过活,收入不多,如今村里好些土地都被撂荒了,这让她很心疼。

“我看电视上报道,好多地方的农民都种植了适宜当地生长的经济作物,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我也特别想让我们三场村的土地发挥优势,我是乡亲们共同选举出来的村主任,一定要带领乡亲们发展致富。”2010年3月,边志慧成立了榆阳区姐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向社员统一提供物资、技术、资金互助、销售和信息服务,引进新产品,试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现合作社与社员“双赢”。

而航天大豆之所以能落户榆林,是因为有这样一段小故事。此前,边志慧曾在当地创办了一所学校。2005年,当她带着学校的孩子去中国社科院演出时,认识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十七所党委副书记张敏。张敏告诉边志慧,我国自开展航天诱变育种工作以来,已获得了一批目前其他育种方法难以获得的罕见突变基因资源,这些航天种子与对照品种相比,可以提高产量,缩短生育期,并且增强抗逆性。目前,航天种子已经在我国许多地方试种成功,并且开始大面积种植,为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张敏,边志慧后来又认识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信息中心和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的多位专家。“专家们当时就告诉我,航天种子在盐碱地已经试种成功,但是在沙漠里种植还尚无先例,问我有没有胆量在沙漠试种,我当即就下定决心在沙漠里试种航天种子。”边志慧回忆道。

成熟的航天大豆

边志慧和她引进的航天大豆

2011年3月19日,北京。这一天,边志慧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签订了建设榆林航天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协议,几天后,第一批种子在榆阳区园艺站塑料小弓棚里开始培育。

5月12日,在榆林市、区政府及妇联的支持下,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牵头组织,航天育种研究中心、榆林农科院等机构共同筹备成立的榆林航天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正式揭牌,这些太空种子正式从温室移植到试验田里。

目前,合作社已经建成了100余亩的航天大豆品种试验、10余种航天蔬菜品种试验、养心菜生产基地3处。

航天大豆抗病、熟得快、产量高

航天大豆的抗病虫害能力特别强,在整个生长期内不需要施用任何农药,航天大豆会自然生长,是货真价实的绿色产品。

“通过试种我们发现,航天大豆在沙漠中的生育期短,只需要103天,比本地大豆要早20多天,这样就可以避免遇到霜冻期,能让老百姓们有个好收成。”榆阳区园艺站书记牛军斗说,接下来,他们将请专家通过科学测产,具体测算航天大豆在沙漠中的产量,如果证实了这一品种的优势,下一步就进入区域试验。

边志慧向媒体介绍航天大豆的种植情况

基地管理员边府前展示航天大豆与本地普通大豆的生长效果(其左手为航天大豆,已经完全成熟;右手为本地普通大豆,仍处于生长期)

合作社社员在收割航天大豆

航天大豆试验田

59岁的基地管理员边府前分别拔下一株航天大豆和本地大豆,给专家和村民们做起了介绍:“航天大豆和本地大豆有几点不同。首先,航天大豆生长期短,已经完全成熟,豆荚变成褐色了,而本地大豆豆荚现在还是绿色的,叶子都没有掉,两者成熟时间要相差20多天。再一个,航天大豆从根部以上就结豆荚,每个叶子上长4个左右,每株上至少有40多个豆荚,而本地大豆要从根部5厘米以上才结豆荚,每片叶子上最多结2个,每株结的总数也不如航天大豆的多。”

榆林市生态保护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陕北榆林生态产业科技园主任张振中介绍说:毛乌素沙漠的基本特征是地表基质为细沙或地面具有浅层覆沙。具有海拔高、雨热同步、辐射强、热量高、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地下水埋藏浅、土壤透气性好、土地增产潜力大、植物病虫害少等特殊生态条件。如何寻求防沙治沙管沙用沙的科学途径,谋求沙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是沙区各级政府领导、科学工作者和农牧民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生态环境与脱贫致富相结合的迫切任务。近年来,榆林沙区的马铃薯、玉米、蔬菜单产量突破了国内水平甚至国际水平,充分证明了在毛乌素沙漠特殊的地貌类型和自然条件优势下,沙区巨大的土地增产潜力。此次航天大豆在毛乌素沙地落户,为榆林农业生产填补了太空育种生产实践的空白,相信通过科学管理和不断创新,必然能够取得重大成果。

合作社助农民共同致富

合作社的目标,旨在高起点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高标准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高质量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受文化水平、收入水平、技术技能的影响和小农意识束缚,基地农民虽然参加了合作社,但仍然有一部分心存顾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以解决基地农民‘后顾之忧’为出发点,确保社员真正得到实惠。”据边志慧介绍,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合作社与社员签订了农产品收购合同,以保护价格收购,使农户享受到零风险、高利润。同时,除正常经营获利外,农户还可以按出资比例提取红利,分享合作社的整体经营成果。

在销售方面,合作社千方百计拓宽销售渠道,先后与榆林市区的一些单位和企业签订了蔬菜供销合同,与广州花都区健堂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养心菜供销合同,解决了社员及周边农民的农产品销售难题。

合作社还自筹资金注册了“姐妹一家亲”品牌商标,统一品牌组织销售,目前他们正在积极申报绿色食品认证。

在基地的展厅里,摆放着航天小南瓜、航天西红柿、航天大豆等新品种,专家和农户们看得爱不释手。边志慧给记者介绍完每一个新品种后,信心百倍地说:“航天种子试验与推广,需要我们的专家和农户一起努力,现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个成果明确了村里今后的发展道路,等到这些品种在大面积推广普及后,农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了,市民们也可以吃到更多的绿色食品了。”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十七所党委副书记张敏(右)和边志慧在榆林航天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揭牌仪式上

榆阳区园艺站书记牛军斗向媒体介绍航天育种情况

猜你喜欢
榆阳区试种榆林
榆林感怀
公民与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 08:20:56
陕西榆林榆阳区:盘活伙场资源 拓宽增收渠道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 07:12:00
2米高“巨人稻”试种成功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走榆林
念好“湖羊经”走好“致富路”——榆林市榆阳区特色产业之风吹来脱贫致富好“湖”气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安徽天长 建试种基地育优良品种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富硒多倍体蒲公英新品系”在太谷区试种成功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12-14 19:47:34
西双版纳试种高产旱稻获成功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8-12 07:58:42
榆林力量
——为榆林抗洪救灾而作
追赶超越看榆阳
新西部(2017年8期)2017-09-23 17: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