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融芯”提升机顶盒产业——访北京视博数字电视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王飚舵

2011-06-25 09:39:10电视技术编辑部
电视技术 2011年12期
关键词:小贝机顶盒乔布斯

《电视技术》编辑部

从“能用”到“好用”再到“令人迷恋”,“机顶盒”概念在颠覆

机顶盒(Set-Top Box,STB),顾名思义就是在电视机顶上的盒子。机顶盒在有线模拟向数字化整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平板电视时代的快速到来,超薄的电视机上再也放不下这样一个“方砖头”。当电视机形态发生变化时,机顶盒的形态却停止不前,这成为广电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中广受诟病的一大缺憾。

但去年10月,一款小巧灵活、设计新颖的机顶盒——“电视背贝”的诞生,一改机顶盒的旧有形象,机顶盒可以挂在电视机后面了;而今年3月“电视小贝”系列产品的出现,更是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看着一个个如同工艺品的设计,人们不禁惊呼:“这也是机顶盒?”这的确不能再称为“电视机顶部的盒子”。集技术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身的“背贝”与“小贝”的出现,从此彻底颠覆了“机顶盒”的概念。被广泛称为“第二代”机顶盒的电视背贝、电视小贝,接下来还可以支持微博互动、社交电视、云计算服务、3D视频、体感交互、多屏互动、银行电子支付、网络身份认证等,可让用户感受到其“苹果”般的魅力。

——而令机顶盒从“能用”到“好用”再到“令人迷恋”实现划时代的三步跨越的,源自于永新视博的“融芯”方案。

——而“融芯”的设计则源自于一支精益求精的精锐团队及其“舵手”。

这位“舵手”便是多年耕耘于数字电视行业、现任永新视博产品总监的王飚舵。

“小”中的大智慧

“形态上的小巧美观丝毫没有影响简单,故障环节少;将DDR、Flash、智能卡等同时集成在融芯中,还对电源等进行了性能优化、高度集成与独立外置的改进,这就保障了盒子的可靠性。

这一被很多人称作有“划时代意义”的智慧型产品是如何诞生的呢?到其性能的卓越,”王总在永新视博办公室接待本刊时不无骄傲地描述到,“电视背贝和电视小贝的技术特点是‘三高一低’:高度安全、高度可靠、高满意度和更低成本。”他还专门拿来了样品向我们展示。

这一堪称“完美”的技术特点描述完全由奔腾其中的“融芯”来保障。

“机顶盒一开始都是采用ASIC模块设计,后来开始采用SoC、SIP等方案。其中SIP工艺已经非常成熟,而且一般来说要比SoC开发成本低、周期短。‘融芯’选择SIP工艺并应用到数字电视机顶盒中,这在国内企业中是比较领先的,而把智能卡也集成进去则是我们领先世界的一次创新,满足了多方面的安全性,同时也迎合了三网融合的新形势。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对机顶盒的功能要求不断增多,原来单纯的收视往往仅需有条件接收系统(CAS)即可,而现在要求高清、PVR、pushVOD,要求DRM内容保护,要求实现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以及用户的隐私信息保护等等,特别是一些应用对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而我们将智能卡植入融芯的创新设计就可以完全满足这些要求。”王总介绍到。

受访前王总是刚刚从上海回来,据说“融芯”方案受到了NGB项目有关领导的关注和赞许。安全硬核+硬件密封+软件密封的所谓“三层铁甲”,让融芯可以保障三网融合和NGB可管可控的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以及信息安全的播出高端需求。

在解释高可靠性时,王总特别提到了农村市场,因为机顶盒在农村使用环境相对恶劣,故障返修率比较高,而农村市场的低利润空间、高维护成本的现状使得很多运营商和机顶盒厂商为之困扰。而“融芯”盒子小巧简洁,外围电路

从乙方到甲方又回到乙方

王总与机顶盒打交道的13余载历程始于1998年,当年承担国家863项目研制了可能是国内首批符合DVB-C标准的有线机顶盒以及VOD交互点播系统。后来从国企到了Cisco投资的一家公司搞双模机顶盒和下载式CA。2001年进入了北大青鸟开始做网络投资,并代表股东作为董事、副总等在山东省及3个地市当了3年有线网络运营商,进行技术规划、网络整合的实践和上市资本运营的探索。回京后创业做了一年多中国移动的SP,通过切身经营深刻体验到了电信行业的增值业务的研制设计、营销推广与用户服务。之后进入专攻行业标准的芯片公司,4年里,深入钻研芯片的开发设计,并为机卡分离行业标准的最终确立立下汗马功劳。从终端到网络到芯片,从产品到标准,从技术到管理,从经营产品、经营网络到经营资本,从乙方到甲方又回到乙方,13年来,经过数字电视产业链全方位的辛勤实践,变换的是不同角色和观察行业的视角,不变的是对数字电视行业的执着与热爱。

回忆起来,王总认为在山东的3年对其职业成长来说是提升最快的阶段。这段时间他学网络运营,学财务管理,学资本运营,深入了解了有线网络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了解了资本市场,了解了用户需求。“现在回到乙方,更容易为甲方(运营商)换位思考,更容易沟通、理解,更有助于设计甲方需要的产品。”无疑,这段经历也为“融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事实上,十多年在数字电视领域的探索与磨砺,王总无论走到哪里担任什么工作,始终钻研、牵挂和反思的就是作为所有网络业务的终端——机顶盒,并最终使王总找到了一条数字电视机顶盒产业提升的发展途径。

在多年芯片研发过程中,“融芯”的构想逐渐在王总脑海中清晰,并最终在行业龙头永新视博得以实现。“开始的时候,每天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质疑声音也有很多。”可见,“融芯”之路最初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在永新视博“永远创新、提升行业”的主流文化感染下,王总凭借对产业的理解与内心的执着,坚持把融芯做下来,做出了世界上最小巧、最灵活实用的机顶盒,并取得了细分市场的高度认可。他坚定地认为,在当前,无论从国家小康阶段考虑,还是从行业步入精细发展阶段考虑,终端产品必须提升层次,通过创意和创新,把产品从“能用”做到“好用”,从“好用”做到令人“迷恋”,这是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水平走向发达的标志。

让融芯盒子成为“苹果”

“机顶盒里能不能出现苹果那样“令人迷恋”的产品呢?一定会。这是我们的问题也是目标。”王总自问自答,“机顶盒目前所欠缺的,就是普通手机与苹果手机的差别。这种差别体现在外观和体验上。”

王总进行了分析:“高清机顶盒推广难的原因表面看是在于高昂的价格和少有的增值效益,其实质是因为产业结构,初级的产业结构只能承载低水平的产业运转,难以造就高度发达的产业大发展。很多机顶盒厂商的开发模式仍属于简单分工模式下的终端开发,产品同质化严重,基本是在进行低水平复制。整个产业是一个专业分工处于初级阶段的‘小作坊’模式,结构扁平化,没有纵深。相比以互联网模式为典型代表的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相去甚远,所以,难以涌现、凝聚全世界最优秀的资源做最优秀的事情。而苹果公司的产业结构有其纵深,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应用商店’外,其实,还有一个已经被破解的‘秘密’——苹果iPhone4/iPad中的主芯片A4。苹果的A4芯片就采用了类似‘融芯’的架构,集成了三星的CPU和DDR,与苹果手机OS配合得天衣无缝,实现了在最低功耗下功能的最佳体验。”

王总一直对苹果公司以及乔布斯的一些开发理念很是推崇。他认为,虽然苹果的产品难以复制,但苹果优秀的产业分工模式还是可以学习的。“小作坊”必然失败,大分工和社会大生产一定可以繁荣。反观机顶盒,20年来从外形到功能基本都没有太大变化,就是由于其产业结构、开发模式、开发团队、开发理念基本在低水平徘徊导致的。

“如何利用芯片的创新使得机顶盒产业的分工结构焕然一新?”——这就是王总提出“融芯”结构的动机。

“融芯”究竟能给产业带来什么呢?王总进行了如下分析:

融芯“三高一低”的技术特性直接满足运营商高可靠、高安全和低成本的终端需要,满足用户对机顶盒更“好用”选择权的需要。尤其在当前高清机顶盒换代时期,高清机顶盒难以再次无偿赠送,但凡要用户掏钱的,用户必然要主张自己的选择权,而作为平板电视最佳搭配的“融芯”盒子必然会受到用户青睐。

而这个显著的用户效益的提升,来源于机顶盒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首先,融芯高集成度机顶盒核心芯片和核心软件的设计,是专业分工的创新,她将优越的IC组件和优越的OS/中间件进行最优的组合,凝聚最优秀的产业资源,对专长的芯片和平台软件领域进行高度发达的“精雕细刻”,打造性能价格比最优的机顶盒“内核”。同时,这个代码最简、性能最优、性能优越的“内核”,复制性地交给下游企业,一方面终端企业可普遍提高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对于中间件和SoC公司来说,可极大程度地避免为各终端厂商逐一支持与调试,节省费用。

然后,有了这个优越的“内核”,终端厂商可降低研发难度、增加设计灵活性、缩短开发周期,可最短时间拿出性能最好的客户产品。从而,终端厂商可获得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更有战略意义的高附加值、高竞争力产品的开发中:可以发挥自身生产优势,把PCB、整机的品质做到市场领先;把整机造型创意做到每个细分市场的领先;发挥自身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软件开发优势,提升用户交互体验,如开发基于机顶盒平台上令人着迷的“愤怒小鸟”、“农场偷菜”、“脸谱社交”、“微博分享”等。机顶盒就这样从“能用”提升为“好用”和“令人迷恋”。对于这样美好的前景,终端厂商不是不向往,而是苦于资源全部被“CA移植认证”、“中间件移植认证”、“数据广播移植认证”、整机指标认证、高速PCB设计等这样简单重复而又不得不做的工作拖累掉,就如同亟待耕地的农民还必须自己去造锄头一样痛苦无奈。有了融芯,终端厂商就有了耕种行业家园的得力工具,3~5年内,可节省简单重复带来的社会资源浪费达几十亿,产业附加值可提升超过百亿。

同时,有了这个优越的机顶盒“内核”,降低了行业进入的门槛,对于吸纳社会力量的加入起到“亲民普及”的行业促进作用,这样,原来从事电信增值业务开发的IT力量,原来从事CE、家电产品开发的产业力量,都可以加入其中,这个产业力量的聚集,不仅吸纳IT、电子、芯片、软件界精英,而且也将激发人机工程、材料工程、社会学、心里学、交互工程等领域的专家的广泛深入参与。这个“招商引资”效益,在3~5年内,也将近几十亿。

可见,融芯的“融”字,表面上是技术的融合,实质上是“人”和“资源”的梦幻融合。

寻找乔布斯

基于融芯的产品竞争力和产业提升效益,电视背贝与电视小贝的一经问世,就取得海内外市场的高度认可,有些终端企业、中间件企业、芯片企业已经受益其中,但王总一直在强调:电视背贝和电视小贝只是“抛砖引玉”,并非机顶盒的终极形态。机顶盒从“能用”、“好用”到类似苹果产品一样“令人迷恋”的跨越式提升,这个美好前景需要更广范围、更加扎实的共同行动,共同促进产业结构的跨越式重组,促进开发模式和人才资源组合上的跨越式提升。为此,永新视博作为行业龙头率先进行了有益的促进行动。

最近,永新视博正在组织两个“融芯杯”设计大赛:机顶盒造型创意设计大赛和机顶盒体验创新设计大赛。海报使用了这样的广告语——“寻找乔布斯”。

“乔布斯,科技+艺术完美设计的精灵,其背后是一群大师的集体智慧——涵盖工业设计、人机工程、芯片、软件、文化、娱乐等领域的精英智囊团。所以,与其说‘乔布斯’是一个人,更不如说‘乔布斯’是一个梦幻团队,是一种追求卓越、团结进取的精神象征。”王总进行了诠释,“我们希望在更大范围内,让最优秀的企业去做最优秀的产品,最优秀的公司提供最优秀的服务。我们提供了像苹果芯片一样的融芯,使得机顶盒整机主体可以非常小巧,这样在造型创意设计上就提供了更大的设计发挥空间,让科技插上艺术的翅膀,满足细分市场的‘好用’要求和‘迷恋’需求。”

另外,王总一直强调“用户体验更重要”。

“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我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要把产品做得更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不放过任何细节,即使是一个开关按钮。”电视小贝开关就被设计成前所未有的触摸式,融芯团队的细致入微、精益求精可见一斑。整个永新视博就是一个能诞生很多新点子的大团队,创新的空气在这里格外清新、通畅。不过太多点子也会带来烦恼,据说电视小贝的设计方案本来有十多种,都很不错,只好对难以取舍的方案通过“扔硬币”决定。

“永新,永新,永远创新。公司的领导层愿意提供一个平台,让有本事、有想法的人都可以用这个平台发挥出来。但在创新蓝海里遨游的畅快中,我们也深深感到专业智囊团的缺失和产业力量的孤单,相比于‘乔布斯’的梦幻组合以及每周团聚举行一次乔布斯亲自主持的‘头脑风暴’,我们差得太远。我们组织这两个创意大赛,目的就是要发现这些创意智囊和创新精英,凝聚组织他们做出具有中国文化创意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最优秀的机顶盒产品和网络服务。”王总介绍到。

如今,在永新视博上下以及王总团队的不懈努力下,“融芯”已经成为永新视博的“三融”发展战略之一,是未来永新视博三网融合金鼎的三足之一足。本来想问王总:融芯与永新视博,是谁选择了谁?但听完他的介绍后,这个问题可以忽略了。

“有‘融’乃大,‘芯’响事成”,期待融芯能够凝聚更多“乔布斯”,期待机顶盒产业的提升,期待机顶盒中的“苹果”……

猜你喜欢
小贝机顶盒乔布斯
撒谎的乔布斯
贝小贝哭了
安全使用机顶盒注意五点
数字电视机顶盒软件自动测试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电子测试(2017年15期)2017-12-18 07:19:23
小贝赶集记
儿童时代(2017年5期)2017-07-18 11:55:35
小贝螺的大世界
小贝当刮脸
改变乔布斯的一句话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3
有线电视高清数字电视机顶盒测试系统的构建
What is Apple Watch All About?
中学科技(2015年4期)2015-04-28 04: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