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敷料联合压力疗法治疗1例双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护理

2011-06-10 07:10:12许彩云
护理与康复 2011年10期
关键词:康惠尔性溃疡渗液

许彩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9)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常见发病部位为小腿中下段前内侧面,即靴区“gaiter area”,其次是内踝、外踝和足背部。静脉畸形和静脉回流障碍是下肢静脉性溃疡常见的原因,80%~90%的下肢溃疡创面大,伤口经久难愈[1],普通换药方法疗效差,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2010年4月19日,本院收治1例双下肢反复静脉性溃疡患者,应用湿性敷料联合压力疗法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78岁,因双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6月余于2010年4月19日入院。患者双下肢静脉曲张史10余年,曾行手术治疗,2年前出现皮肤破溃,经换药愈合,6月前下肢溃疡再次复发,经换药未见好转。检查:下肢无水肿,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双小腿中下段靴区见慢性溃疡,左小腿溃疡创面7cm×5cm、右小腿溃疡创面9cm×5cm,伤口床表面均被黄色坏死组织覆盖,有黄色渗液,无明显异味,创周无红肿但伴色素沉着,见图1,踝肱指数(ABPI)[2]为1.0。由造口治疗师会诊并负责进行伤口处理,采用湿性敷料联合压力疗法治疗,22d后创面明显缩小,残余创面左小腿2cm×1cm、右小腿2cm×1cm,创面基底红润,创周上皮生长好,见图2。患者于2010年5月11日出院,1周后电话回访,伤口已经愈合。

图1 入院时左、右小腿静脉性溃疡

图2 出院时左、右小腿静脉性溃疡

2 护 理

2.1 履行告知行为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治疗方法,告知用湿性敷料的优越性及费用,尊重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权,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2.2 心理护理 患者病程长,双下肢反复出现溃疡,长期忍受痛苦,急切希望获得有效治疗,出现焦虑情绪。告知患者伤口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信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使治疗和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每次换药时将伤口好转信息及时反馈给患者及家属,并征得同意的前提下,通过拍照前后对比,明显看到伤口愈合的变化,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希望。

2.3 伤口护理

2.3.1 伤口评估 伤口评估对选择湿性敷料具有指导意义。评估伤口的大小、深度、颜色、渗液情况、气味、创面周围情况,判断伤口类型和伤口的愈合状况,既要选择适合伤口愈合的敷料,又要了解患者经济承受的能力。每次换药时采用测量尺评估创面大小,以国际通用方法(长×宽×深)进行记录,同时用数码相机拍摄,客观记录伤口的愈合情况。

2.3.2 敷料选择 换药敷料选择对于创面愈合起着重要的作用[3]。本例选择康惠尔清创胶和康惠尔无粘边渗液吸收贴。康惠尔清创胶是由羧甲基纤维素钠加纯净水组成,具有高水合力,分离坏死组织快,能有效清创[4]。康惠尔无粘边渗液吸收贴是由高分子材料发泡而成的敷料,表面覆盖一层聚氨酯半透膜,半透膜的阻隔性能可防止环境颗粒性异物如灰尘和微生物等侵入,有效预防交叉感染,并具有高吸收性能,对渗出液有快速、强大的吸收能力,使伤口保持湿润,加速伤口愈合,避免更换敷料时再次机械性损伤。

2.3.3 换药方法 按 RYB(red,yellow,black)3种颜色评估伤口情况[5],进行伤口换药处理。

2.3.3.1 黄色期 本病例入院第1~7天,伤口床以黄色坏死组织为主,渗液多,创周无红肿,无异味,没有明显感染迹象。除全身治疗外,局部以清除脓性坏死组织为主。用50ml注射器抽取等渗盐水接12号针头涡流式冲洗周围皮肤及创面,并用无菌纱布蘸干,在黄色坏死组织处涂康惠尔清创胶,外覆康惠尔无粘边渗液吸收贴并固定,再予3层绷带进行压力治疗,每周换药2~3次。经过3次换药后,伤口较前缩小,左小腿6.5cm×4cm、右小腿8.5cm×4cm,创面基底红润,黄色腐肉消失,肉芽组织和表皮开始生长。

2.3.3.2 红色期 本病例入院第8~22天,伤口床以红色肉芽组织为主,创面清洁、红润,伴中等量渗出,创周无浸渍、无红肿、肉芽生长和创缘见表皮生长,创面较前缩小。此期既要保护新生肉芽组织和促进上皮爬行,保持伤口局部湿润,又要防止肉芽过度生长。用50ml注射器抽取等渗盐水接12号针头涡流式冲洗周围皮肤和创面,无菌纱布蘸干,外覆康惠尔无粘边渗液吸收贴,再予3层绷带进行压力治疗,每周换药1~2次。经过6次换药,创面明显缩小,双小腿残余创面2cm×1cm,创面新鲜,创缘表皮生长。

2.3.4 压力疗法 当静脉溃疡发生但不伴有明显的动脉性疾病时,治疗中一个关键因素是采用绷带或弹力袜在膝关节以下加压[6]。加压疗法的原理是通过对小腿施加压力以达到减少静脉反流、促进回流、增加腓肠肌泵功能及减轻淤血和水肿的目的[7]。研究认为[6],常规使用高压疗法,选用3或4层短的伸展绷带、Unna氏靴或压力袜,会显著提高愈合率。本病例入院时检查ABPI为1.0,提示下肢动脉血供正常,没有压力疗法的禁忌证。因此,将压力疗法贯穿治疗全程,内层使用普通石膏绷带,外用2层弹性绷带,从足趾开始,螺旋缠到膝关节下,每圈重叠1/2,包扎开始压力高,逐渐减低,到膝关节最低。指导患者抬高双下肢,以促进血液回流。

3 小 结

踝上靴区静脉压力较高,且有恒定的穿通静脉,因此为静脉性溃疡的高发部位,且该处皮肤营养状况差,一旦形成溃疡则经久难愈,常并发感染。应用康惠尔清创胶、康惠尔无粘边渗液吸收贴处理伤口,并联合应用压力疗法,既能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又能使患者伤口得到快速愈合。护理重点是对患者做好告知及心理护理,取得其配合,认真实施换药及压力疗法,期间加强观察,以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1]蒋琪霞.伤口护理临床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23.

[2]万德森,朱建华,周志伟,等.造口康复治疗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278.

[3]郑云慧,朱群娥.保湿敷料与伤口愈合[J].护理与康复,2007,6(3):157-158.

[4]叶彤,张慈风.水胶体类敷料和理疗方法在慢性损伤性下肢溃疡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9):155-156.

[5]付小兵,程飚.伤口愈合的新概念[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1(1):29.

[6]岑瑛.加压疗法治疗小腿静脉性溃疡[J].华西医学,2000,15(1):14-17.

[7]王申明,姚陈.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研究现状与诊治策略[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1):5-8.

猜你喜欢
康惠尔性溃疡渗液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应用于早产儿静脉炎的临床护理观察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固定静脉留置针对静脉炎的预防效果
PICC导管穿刺点防渗液装置研制与使用1)
护理研究(2015年1期)2015-01-18 03:48:58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联合泡沫敷料预防褥疮的疗效观察
康惠尔溃疡贴治疗Ⅱ、Ⅲ期压疮的疗效观察
医疗装备(2014年9期)2014-03-10 03:22:13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
ICU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
哈尔滨医药(2014年6期)2014-02-27 13: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