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平 华兰娇 胡 凌
水脂分离技术是1种脂肪抑制技术,已广泛用于身体各部位。我们尝试将水脂分离技术应用于骨肿瘤的诊断,结果发现其在低场MR检查中,可以作为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快速自旋回波(FSE)、自旋回波(SE)等序列的补充。
60例已确诊为骨肿瘤的临床病例,年龄18~59岁,其中,良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35例,所有肿瘤患者均经手术和(或)穿刺病理证实。
所有病例均行FSE T2WI、SE T1WI和STIR检查,对所有病例均加做水脂分离序列。设备采用GE公司的低场强机型Signa Contour 0.5T,扫描条件:水脂分离技术,TE 10 、TR 400、翻转角 70 、扫描矩阵 256×192;STIR,TE 23 、TR 4000、TI100 、扫描矩阵 256×128;FSE,TE 90 、TR 2900、扫描矩阵 256×160;SE,TE 15 、TR 500、扫描矩阵 256×192。
骨肿瘤解剖结构与病变的显示,包括瘤体的显示与组织的信号特点及其侵及范围,骨质与骨膜的显示,脂肪抑制的程度评价,转移瘤发生的部位与周边的信号改变等,分别由5位放射科医生对各个序列作出评价。
各序列的组织信号特点见表1。在骨肿瘤检查中,水脂分离技术发现病例46例(显示率为95%),STIR序列显示病例39例(显示率为81%),FSE序列显示病例35例(显示率为72%),SE序列显示病例37例(显示率为77%),从而得出水脂分离技术优于STIR序列。
表1 各序列的组织信号特点
磁共振对含脂肪的骨髓组织非常敏感,因此能检出X线平片、CT甚至核素骨显像不易发现的转移灶,能发现尚未引起明显骨质破坏的骨肿瘤[1],而水质分离技术应用于骨肿瘤的诊断,能明确肿瘤的大小、边界和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等,为临床及时诊断和评估预后提供可靠的信息。
由于脂肪组织内含有较多氢质子,其信号强度高,常常干扰我们对病变组织信号变化的观察,因此脂肪抑制技术在MR检查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在高场MR,所采用的脂肪抑制技术为化学饱和法,低场MR,由于谱线不能区分,只能使用STIR序列进行脂肪抑制。水脂分离技术是利用水和脂肪两频率的差异,分别形成纯脂或纯水,首先获取水和脂肪的质子宏观磁化矢量、相位一致和相位相反的MR信号,然后再将2种信号加、减处理,分别获得纯水的质子图像和纯脂的质子图像[2]。低场MR所用的水脂分离技术,是结合FSE序列和梯度回波使用,节省了检查时间,其结果是使氢质子呈稍低信号,脂肪呈低信号,脂肪抑制比较彻底,组织间信号对比强,水脂分离成像质量与STIR相比明显提高。
骨骼系统肿瘤的组成成分相当复杂,每种肿瘤的MR信号强度均有所不同,含脂肪的肿瘤在T1加权像上呈典型的短T1高信号,再加上骨髓组织含有多量的脂肪组织,信号也表现为高信号,为肿瘤的区分增加难度,而同时透明软骨内含75% ~80%的水分[3],在T2加权像上也呈高信号,也会影响我们对骨肿瘤的诊断。而含液体的瘤灶如单纯性骨囊肿其MR信号完全取决于液体内的蛋白质含量,蛋白含量越低则信号强度越接近于水,蛋白含量越高则在T1加权像上略高于水,而在T2加权像上略低于水[4],所有这些复杂的成分在我们引进水脂分离技术后,显得更为容易。
在低场磁共振中,利用现有技术进行改良和创新,能发挥出当前设备更好的效果,在不发达地区这一方法确实可行。
[1] 吴恩惠主编.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4.
[2] 徐东风,陈 强,周 庆,等.水质分离技术在低场MR前列腺检查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4,19(12):891.
[3] 龚洪翰主编.磁共振成像原理与临床应用〔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0.
[4] 隋邦森主编.磁共振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