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2011-04-13 04:22:15李世龙
兽医导刊 2011年10期
关键词:比林白猪症见

李世龙

(云南省腾冲县明光畜牧兽医站,云南腾冲 679103)

一、病原体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牛、羊等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或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属原虫性寄生虫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病、类边虫病、赤兽体病、红皮病等。猪附红细胞体呈环形、卵圆形、逗点状或杆状,大小为 0.3~ 1.3μm×0.5~ 2.6μm,常单独或呈链状附着于红细胞表面,也可围绕在红细胞上。

二、流行情况

本病病猪及带虫猪为主要的传染源。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夏季高温湿热季节,与吸血昆虫的滋生叮咬关系密切,形成血液传播,也可经污染的器械、食槽、饮水、饲料等造成机械传播。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外来品种猪更为易感,母猪、断奶仔猪及长势好的架子猪发病率较高,尤其白猪多为急性经过。多呈零星散发,一旦发病同群猪发病率达60%~100%,自然死亡率可达80%。近年来该病的传播蔓延与农村消费肉食品质量要求不高,部分群众贪图便宜肉,将屠户私藏低价出售的病猪肉购买食用有一定关系。

三、临床症状

潜伏期3~20 d。根据发病死亡情况及症状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型:

1.最急性型。较为少见,仅有4例,占发病总数的3.3%。几乎未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惊叫、倒地抽搐随即死亡。病程仅数十分钟。

2.急性型。有52例,占发病总数的42.6%。病猪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达41℃以上,皮肤发红(尤以白猪较为明显),有的腹下、四肢先后出现紫斑,指压不褪色,若不及时治疗多在数天内死亡。中后期皮肤苍白,严重时有黄疸,妊娠母猪常发生流产或产下弱仔。

3.慢性型。有66例,占发病总数的54.1%。多见于体质稍好的本地猪、育肥猪或因急性型未得到及时治疗转化而来。症见食欲下降,往往打一针又吃一顿或半饱,数天后脱水、营养不良、贫血、消瘦,常成为僵猪,后期腹泻。若持续治疗可治愈,治疗不及时或时治时停则往往因过度消瘦衰竭而死,也有部分猪能自然耐过。

四、剖检变化

皮肤充血,皮下出血,血液稀薄,血凝不良,脾、肾质脆,少部分有肝、脾、脂肪及浆黏膜黄染现象。

五、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及治疗史可作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镜检,包括鲜血压片和涂片染色。鲜血压片可见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有多种形态如球形、椭圆形、环形或杆状的虫体;涂片染色是采耳血涂片用姬姆萨染色后于显微镜下观察,在红细胞或血浆中可见淡红色多形态的附红细胞体。

六、治疗

(一)注射焦锥血虫净(商品名,主要成分为三氮脒)按每千克体重3~5 mg肌注一次,磺胺嘧啶钠3~4次以维持疗效、防治其他继发症或并发症,对不食者加注维生素B1、维生素C,对高热者加注地塞米松、青霉素、氨基比林,对病程较长呈贫血症状的加注牲血素等铁制剂。

(二)口服土霉素片按每千克体重60~80 mg投喂,同时可根据情况配合其他解热镇痛、清热泻火药。

七、预防

(一)药物预防土霉素片按每千克体重30~50 mg混于饲料中投喂。

(二)综合预防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消灭环境中存在的病原体。灭蝇蚊减少蚊虫叮咬造成传播。严把肉食品质量安全关,不购买劣质病害猪肉,防止随病猪肉带入病原体。引入猪只时要严格检疫程序,严防病原传入。

八、典型病例

(一)最急性型2009年1月24日接沙河村防检员周文虎电话报:该村台子组杨立高户暴发猪病已造成急性死亡,死因不明需前去诊断。笔者随后赶到了解:该户存栏猪3头,体重80~90 kg,均为白猪,已因发病尖叫急速死亡一头,另一头也因初见症状而实施急宰,第三头尚正常关于圈内;急宰的一头症见全身皮肤发红,剖检皮下有出血点,血液较为稀薄,脾、肾质较脆,其他各部无明显病理变化。同时了解到周围一户3 d前也因同样情况死亡一头,遂将急宰一头的心、肺、肝、脾、肾、喉头采样于次日送腾冲县畜牧中心进行检验,急宰的胴体及剩余内脏全部深埋处理,圈舍实施清洗消毒。检验结果为附红细胞体病伴有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二)急性型2009年9月26日顺龙村徐家小组徐盛明户求诊,该户存栏白猪6头,体重60~80 kg,曾于4 d前发病2头,请该村防检员治疗无效先后于24日、25日死亡,现存栏4头已全部发病不食。症见全身皮肤发红,喜卧怕动,呈腹式呼吸,驱赶不愿走动,大便干燥,食槽内有较多冷食,询问防疫情况,约于两个月前进行过猪瘟防疫,初步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伴有猪肺疫感染。每头用焦锥血虫净400 mg与柴胡注射液5 ml混合,青霉素800万U与地塞米松10 mg、氨基比林20 ml混合左右各肌注一次。当日下午再诊已稍有食欲,其中一头已能吃半饱,见人即起,略有好转,每头再用20%磺胺嘧啶钠50 ml,青霉素800万U、地塞米松10 mg、氨基比林20 ml混合左右各肌注一针。次日再以同法分别于上下午各注射一次。第三日再访已全部痊愈。

(三)慢性型2010年7月14日沙河村台子组杨立加户求诊,存栏4头,体重100~120 kg,于9日发病并已请该村防检员治疗未见效前去诊治。四头猪中两头为黑猪,两头为黄猪,症见四肢内侧发红,指压不褪色,喜卧怕动,大便干燥。初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每头注射焦锥血虫净500 mg与柴胡注射液5 ml混合,同时注射青霉素1 200万U、地塞米松10 mg、氨基比林30 ml混合;次日上午用20%磺胺嘧啶钠50 ml,青霉素800万U、地塞米松10 mg、氨基比林30 ml混合左右各肌注一针,下午与上午同法再注一次,第三日再注一次痊愈。

九、结论

在笔者诊治的122例病猪中,除最急性型4例未来得及治疗死亡外,其他治疗病例118例治愈112例,治愈率达94.9%,有效率达100%。

猜你喜欢
比林白猪症见
Advanced ocean wave energy harvesting: current progress and future trends
治疗便秘不能一泻了之
家庭医学(2022年2期)2022-03-24 19:27:56
“晋汾白猪标准”成为国家农业行业标准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三方加味辨证治盗汗
家庭医药(2020年21期)2020-01-03 04:46:36
中药止咳药水你选对了吗
人人健康(2017年17期)2017-10-20 11:25:36
吓死宝宝啦!
不同组型饲粮中添加复合蛋白酶对鲁烟白猪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中医临床文章中症状部分的翻译规范和技巧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谱法同时测定牛肉中的苯基丁氮酮和氨基比林
食品科学(2013年24期)2013-03-11 18:30:37
HPLC法测定复方金刚烷胺氨基比林片中氨基比林的溶出度
哈尔滨医药(2012年4期)2012-12-28 09: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