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卫兵
加快城市文化建设推动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几点意见
文/郭卫兵
城市建设中的文化性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建设与文化相关的项目、设施,由于其针对性强,文化特征明显,对城市建设中的文化性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指在大量的建设项目及设施,包括涉及城市生活的行为要素中突出文化特性。后者内容更为宽泛,所涉及的文化要素具有多样性。
河北省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从各个层面上深入挖掘并体现于我省的城市建设中有着深远的意义。但也应该看到,城市建设与经济发达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体现在城市文化品位、大型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消费模式、文化市场的繁荣程度等诸多方面。虽然我省近几年经济有长足进步,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投入也迅猛增长,但也应注意到由于以前在城市建设、尤其是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立足当前经济情况,合理定位,在文化设施的建设中一方面要避免盲目求大求全、求洋求怪,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经济欠发达等方面的因素,忽视当下的文化设施建设。一方面应立足群众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满足方便、快捷、经济的市民生活需求;另一方面要发掘当地传统文化,建立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在展示文化内容的同时,这些建筑所赋予的文化性和先进性会很好的带动当地城市文化品位,从而达到城市有形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针对那些资金投入大、群众使用率低、运行维护费用高的文化设施如大剧院、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应根据城市规模、市民文化需求等实际情况认真研究,避免造成社会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
城市的文化性除了体现在文化的先进性、地方性等学术文化层面以外,应关注与城市生活、经济生活相关联的各个方面,如餐饮文化、演艺文化等。由于这类文化与市场密切结合,有着较强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市场整合能力,从而呈现出繁荣的城市生活景象,市民直接参与度高,往往成为城市有形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市有形文化的建设中,一定要关注大众广谱文化的流行性,由于这样的特性,在展示城市有形文化方面呈现多元化特征。
在这类文化项目的建设中,政府应在规划建设方面积极引导,在较成熟的城市地段策划项目聚集区,制定相应规范导则,从而提升文化氛围,。
除政府主导项目以外,文化项目的投资渠道应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比如文化创意园区(街区)的建设,往往依靠历史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等优势,对项目进行文化类型的整体策划,这类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一般由开发商承担完成,政府应在土地政策、建设投资渠道等多方面予以支持。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依靠社会力量,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文化建设的成熟模式。
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城市建设的文化性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现代生活的文化依据,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但也要认识到,我省有的地区历史文化在表征上特色不够明显,尤其与现代城市生活缺乏结合点,因此,如果只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往往存在局限性。
城市生活是近代以来的生活方式,其本质中存在面向未来的新文化内容,因此,在城市生活中应兼容现代多元文化,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多方面因素,创造出时尚现代的城市新生活。由于我省的城市化进程普遍较短,尤其应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和引导。▲
郭卫兵,河北省首批建筑大师、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省绿建委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