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棉与健康研究进展

2011-03-20 00:22:27贾贤杰
卫生软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石棉流行病学胸膜

陈 飒,赵 斌,贾贤杰

(1.昆明医学院健康与发展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31 ;2.蚌埠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安徽 蚌埠 233030)

1 青石棉

青石棉(crocido1ite)是石棉的一种,与温石棉相对,是角闪石类矿物透闪石、阳起石的纤维状变种,具有典型的丝绢光泽,一般为青色或蓝青色。化学组成:Na2Fe3Fe2[Si4O11]2(OH)2。鉴定特征:晶形短柱状、厚板状;也呈柱状或放射状集合体,强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成因产状:产于酸性、碱性岩浆岩中,如花岗岩,石英正长岩、正长岩以及霞石正长岩之中。角闪石棉钢性大,端部锐利,像针般易刺穿肺膜进入肺泡中,而且由于其耐酸碱性较强,在人体内性质稳定,所以逐渐形成积累或导致癌变,危害性大[1]。

2 青石棉分布和使用现状

我国是石棉资源大国,石棉矿产资源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石棉矿藏分布于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共有矿点600多个,已探明的储量9061.5万吨,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我国石棉矿床类型齐全,以蛇纹石石棉为主,也有角闪石石棉矿分布。蛇纹石石棉矿储量占全国石棉总储量的96.5%,蛇纹石石棉矿床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超基性岩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四川、青海、陕西、新疆、甘肃等省区;另一类是白云岩型矿床,主要分布在河北、辽宁、山西等地。角闪石石棉矿床也分两类:一类是蓝石棉矿床,有陕西商南、河南浙川、河北郧县等矿,另一类是阳起石透闪石石棉矿床,有安徽宁国、河北赤城、四川康定等矿。

我国于20世纪初开始开采石棉,盛产于四川和青海,云南、四川等地产青石棉, 安徽宁国县石棉矿是我国唯一的透闪石矿。但石棉加工行业遍布于全国大部分省市,世界较著名的蓝石棉产于南非之层状铁石岩中,商业性开采青石棉、铁石棉生产4年前已在南非结束,目前印度等国家仍在开采,但产量有限。角闪石石棉在许多国家已很久不开采了,中国也于2002年7月宣布禁止角闪石类石棉的生产、进口和使用。

国际上《鹿特丹公约》第十次会议通过:闪石类石棉(青石棉、铁石棉、阳起石、直闪石、透闪石)被列入危险化学品清单,并于2004年2月24日生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美国环保局(EP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公认长期接触,即使是低剂量的石棉也可导致一系列疾病,如石棉肺,肺癌或肠胃、食道癌,胸腹膜间皮瘤,石棉疣等。目前,国际社会已强烈呼吁禁止石棉的生产和使用[2]。石棉中青石棉的致病力最强[3],研究发现:青石棉可激活肺癌上皮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1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

尽管中国是一个石棉生产、使用大国,但中国正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推出政策,限制和禁止石棉的使用,并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做出明确的规定:将角闪石石棉(即青石棉)制品列为国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禁止使用以角闪石石棉(青石棉)为原料的石棉瓦等建材制品。

3 青石棉危害的研究进展

3.1 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病学是从宏观的高度、群体的角度来认识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机理,进而研究制定防病保健的对策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3.1.1 青石棉暴露与胸膜斑

胸膜斑不仅发生在职业暴露于石棉的工人中, 生活环境中接触低浓度石棉也可引起胸膜斑发。Sich1etidis等[4]对希腊某农村的调查结果指出: 该地居民在1935年前,曾用含90%石棉(温石棉和闪石类石棉)的涂料刷墙,以致4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中胸膜斑检出率高达24.2%。法国科西嘉某农村50岁以上村民中,有41%的人有胸膜斑;被调查区空气中透闪石水平为6~72ng/m3(对照区则<1 ng/m3) , 笔者认为如此高的检出率是村民在环境中接触石棉所致[5]。我国大姚县因青石棉污染,40岁以上居民胸膜斑检出率也达19.8%[6]。盐源县盐井镇居民胸膜斑检出率仍较高, 尤其在60岁以上人群达23.7% ,以上数据表示:既往的青石棉暴露与胸膜斑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3.1.2 青石棉暴露与肿瘤

我国云南省大姚县是青石棉的环境暴露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三代学者在大姚县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刘学泽等在主要接触青石棉的地区调查,从临床上发现间皮瘤病人10余例, 其中5例经活检或尸解证实[7], 其年发病率为85/百万,发病年龄最小的仅24岁, 可见其严重性。罗素琼、王绵珍等调查显示,1977年~1983年,间皮瘤死亡率为8.5/10万人/年[8],1987年~1995 年,间皮瘤死亡率为为17.75/ 10 万人/年[9],1987年~1996 年,调查结果间皮瘤的死亡率为25.13/ 10万人/年[10]。造成了当地居民的胸膜间皮瘤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的几十倍,并得出:石棉炉的使用和吸烟,是当地的肺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调查还发现石棉接触与间皮瘤的发生不如石棉与肺癌之间那样呈剂量与效应关系,少量接触即可诱发间皮瘤,因此, 除非周密的询问和调查, 是不易找到接触史的。但一般认为:间皮瘤是在石棉肺病变基础上,发生的支气管或肺泡上皮以及间皮增生、恶变或是上皮先化生再间变或恶变[11], 或者脏层胸膜下石棉沉积诱发间皮瘤, 因此青石棉是间皮瘤的重要诱发因素。

3.2 发病机制和临床研究

3.2.1 石棉引起疾病危害的机制

石棉纤维可以一直分裂成亚微观结构,并且作为细微粉尘随着吸入空气深深地进入呼吸道中并到达肺泡中。这种纤维越是细长,有机体就越难以将其消除,抵抗机制被削弱,留在呼吸道中的纤维由于其物理、化学特性而再也不会被消除,它们在随后的病程进展中会引发炎症,然后会引起肺组织的结缔组织增生(被称为石棉肺)或者包裹肺组织或胸膜的结缔组织增生(并引发不同的胸膜疾病)。在接触到支气管内衬时,石棉纤维会干扰细胞分裂,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之后会引发癌变,进而导致支气管肺癌,其它的肿瘤载体与石棉接触更会增大这种风险。有些纤维会侵入到胸腔外部,并且在那里引起局限性纤维化(胸膜斑)或者胸膜癌(间皮瘤)。特别危险的是细(小于3μm)长(大于5μm)的纤维,这些纤维的长度与厚度的比例大于 3:1,即使患病的危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石棉纤维的大小和种类,但也会因石棉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国家肿瘤科学中心研究人员通过对患者的免疫系统中发现的巨噬蛋白质进行分析,认为正是这些巨噬蛋白质导致了纤维的毒性和致癌性。在对肺和恶性肿瘤细胞的组织研究实验中发现,石棉本身不会引起癌症,致癌的是那些在带电荷的纤维和灰尘粒子的基础上合成的活性氧原子团。此外,研究人员发现灰尘粒子和纤维对巨噬蛋白质具有激活作用,而巨噬蛋白质提高了细胞对原子团的敏感性。当人周期性地吸入石棉灰尘的时候,活性的氧原子团不断添充肺,这些氧原子团能使正常的肺细胞死亡,或者发生变异,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石棉吸入人体后会产生矛盾而复杂的机理现象。

3.2.2 临床研究[12]

与石棉有关的疾病症状,往往会有很长的潜伏期,可能在10年~40年之后才出现(肺癌一般15年~20年、间皮瘤20年~40年),并且肿瘤初期不易被发现,一旦发现,常已危及生命。恶性胸膜间皮瘤(ma1ignant p1eura1 mesothe1ioma, MPM)是一种少见肿瘤,但该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不易诊断,发现时多己是晚期,无有效治疗方法,加之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病程短(约半年~一年半),病死率高,预后极差,成为严重危害当地人民健康的疾病。由于发病率低,临床病例较少,发病人群特殊,病例及组织标本收集困难,至今仍缺乏对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病理:影像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系统研究,临床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仍是一大难题。因此病因的预防非常关键。

3.3 青石棉危害趋势预测

随着预防医学的发展,疾病预测在防病工作中的作用也日趋明显。接触石棉致癌己无可争议,从第一次接触到发病有一个相当长的潜伏期,一般在30年~40年左右,因此,即使在有效的预防措施采用后,其所致癌症的死亡人数或死亡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保持上升趋势。

据英国《观察家报》报道,澳大利亚建筑用石棉致癌率已远远高出世界平均值,而蕴藏有丰富青石棉矿藏的威特努姆镇,现在几乎变成了荒无人烟之地,青石棉是石棉家族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可引发病毒性间皮瘤等致死性病症。据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疗研究会估计,为采掘当地的青石棉,已有2000多名矿工死于由其引发的各种癌症,从1989年起,澳政府开始对因石棉致死的受害者进行赔偿,并专门设立了赔偿基金—“澳大利亚石棉致病基金”,但到目前为止,威特努姆矿2000余名遇难矿工中,仅有约1400名遇难者的家属获得了经济补偿,该基金的出纳员斯威尼指出,由于石棉建材中致癌物的缓释特点,预计到2020年,澳全国将有4.5万人死于与石棉有关的疾病。

Price[13]和wei11[14]等认为美国的间皮瘤患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下降的原因归功于30年前对石棉污染的控制。同样Hemmionki[15]等在研究瑞典的间皮瘤发病率时发现,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间皮瘤死亡率均在2000年上升到最高值后,开始呈水平或下降趋势,这同样是因为在瑞典石棉的使用得到控制的原因。

大姚县境内青石棉分布较广泛且表浅,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大量砍伐山林,加之任意开挖和使用青石棉,致使地表严重破坏,青石棉暴露,造成了环境的污染,8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了综合防治措施,环境已有很大的改观,然而理论推测2000年~2020年该地区肺癌死亡率可能会出现死亡高峰,在2001年~2008年间处于相对平稳状态,但仍基本上呈上升趋势,与推测基本相符。那么,这种趋势仅是暂时可能的现象,还是真实的情况,这有待于后继的流行病学调查给予证实[16]。

4 对策和建议

4.1 WHO 关于预防石棉相关疾病的建议

目前还没有石棉致癌效应的阈值,在石棉暴露水平很低的人群中,可持续观察到致癌风险的增加,因此,消除石棉相关疾病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停止使用各类石棉。

WHO 承诺在下述战略目标方面与各国一起工作:(1)承认消除石棉相关疾病最有效的途径是停止使用各类石棉。(2)提供相关信息, 包括如何用较安全的替代物取代石棉以及如何从经济和技术方面制定激励机制以促进这种替代。(3)采取措施预防在现场和石棉移动(拆除)过程中的石棉暴露。(4)改进石棉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社会医学康复,为既往和目前暴露于石棉的人员建立登记制度。

WHO 强烈建议将这些措施的计划和实施作为消除石棉相关疾病国家综合步骤的一部分。综合步骤还应包括:编写国家石棉问题概况、提高认识、能力建设、组织机构框架、以及消除石棉相关疾病的国家行动计划。WHO 将与国际劳工组织(ILO)一起就执行国际劳工大会第95 届会议通过的《关于石棉的决议》进行合作,并与其他政府间组织和民间组织一起, 共同为实现全球消除石棉相关疾病而努力工作。

4.2 思考与展望

4.2.1 青石棉健康危害的治理任重道远

WHO 已经明确阐明,目前,尚不知晓一个青石棉浓度界限,即哪一种低于此界限的青石棉粉尘不会有致癌风险,出于人道主义及经济原因,禁止青石棉的生产和使用是不可避免的。WHO同时呼吁各国政府加强重视,提高认识和能力建设,制定国家行动计划,从政治、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综合治理青石棉污染及其健康危害。国外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不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而且要长期坚持,青石棉健康危害的综合治理任重道远。

4.2.2 研究应走向多元化

病因研究及其防治是一个非常复杂而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的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研究领域,涉及许多学科,存在许多亟待研究的课题,跨学科、多学科的方法共同来研究石棉问题,将是研究石棉问题的一个新趋势。例如:应用流行病学可以从环境流行病学、肿瘤流行病学、社会流行病学等角度去分析,昆明医学院健康与发展研究所张开宁教授率领的团队,就从社会流行病学[17]角度研究石棉问题;社会流行病学作为流行病学的新分支学科,侧重于综合流行病学和社会科学的视角、理论和方法研究疾病与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进而促进人群健康。

[1]陈照亮,杨俊杰,金春姬.我国石棉的安全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2:36.

[2]Mossman BT, Kamp DW,W eitzman SA. Mechanisms of carcinogenesis and c1inica1 features of asbestos associated cancers[J].Cancer Invest,1996,14(5):466-480.

[3]梁友信.劳动卫生学与职业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版社,2001.

[4]Sich1etidis L , Daska1opou1ou E, Tsarou V et a1.Five cases of p1eura1 mesothe1ioma with endemic p1eura1 ca1cifications in a rura1 area in Greece[J].Med Lav, 1992, 82(4):326-329.

[5]Rey F,Boutin C, Steinbauer J ,et a1. Environmenta1 p1eura1 p1aques in an asbestos exposed popu1ation on northeast Corsica[J].Eur Respir J,1993,6(7):978-982.

[6]刘学泽,罗素琼,王治明,等.青石棉污染与间皮瘤[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88,6:193-197.

[7]刘学泽.青石棉污染与间皮瘤[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88,5(4):193.

[8]Liu XZ, Luo SQ, Wang ZM,et a1. An investigation of crocido1ite contamination and mesothe1ioma in a rura1 area of China[J].Biomed Eviron Sci ,1990,3(2):156-165.

[9]罗素琼,穆世惠,周亚康,等.青石棉污染区恶性肿瘤9年回顾队列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7,15(5):272-276.

[10]张 春,罗素琼,谭天秩.青石棉污染区恶性肿瘤死亡率10年回顾队列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9,16(6):319-321.

[11]王炳森.石棉肺并发肺内恶性肿瘤的病理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87,5(3):134.

[12]韩 丹.实验性大鼠胸膜间皮瘤病理改变与CT表现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03:7.

[13]Price B. Ana1ysis of current trends in United States mesothe1ioma incidence[J].Am J Epidemio1,1997,145(3):211-221.

[14]H Wei11,J Hughes,A Churg.Changing trends in US mesothe1ioma incidence[J].occup Environ Med,2004,61(5):438-441.

[15]Henuninki K,Li X .Mesothe1ioma incidence seems to have 1eve1ed off in weden[J].Int J Caneer,2003,103:145-146.

[16]杨昌跃.大姚县青石棉污染区肺痛和间皮瘤死亡率的调查及其趋势预侧[D].成都:四川大学,2005:5.

[17]张开宁,李俊杰,贾贤杰,等.社会流行病学及其应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5):504.

猜你喜欢
石棉流行病学胸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1:06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一起疑似霉变蛋挞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石棉联社举办农信杯柑甜欢乐拍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石棉粉尘危害与预防
劳动保护(2016年2期)2016-03-10 15: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