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近期人口变化趋势研究

2011-03-15 07:24:54刘秀红薛龙义
地下水 2011年2期
关键词:尧都区人口数人口密度

刘秀红,薛龙义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0 引言

临汾市位于山西省南部,黄河中游,汾水之滨,东倚太岳,西靠吕梁,北与晋中市、吕梁市毗邻,东与长治市、晋城市相连,南与运城市相接壤,西与陕西省隔河相望。全市总面积 20 275 km2,下辖 1区 2市 14县 76乡 75镇 20个街道办事处 156个社区居委会,2 966个村民委员会[6]。2008年全市总人口 419万人,占山西省总人口的 12.31%。

临汾市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在省内比较,本区气温较高,雨量较多,无霜期也较长,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生长比较有利;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可归纳为东部山地丘陵区、中部盆地区和西部基岩山地区三大类型区;临汾市水资源丰富,境内共有大小河流 200余条,分属东山的沁河,盆地的汾河和西山的黄河三大水系,地表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仅次于忻州市,居全省第二位。

1 临汾市人口分布变动的测度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各地区中的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目前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人口分布一般仅指人口的数量分布及人口地理密度等地域差异情况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广义的人口分布不单指人口数量的分布及人口地理密度,也可以包括各种人口过程的空间表现形式等等。如人口再生产、人口构成、人口城乡分布、人口迁移、人种和民族空间分布等[4][5]。本文主要从狭义的定义出发,用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广狭度、集中指数、人口不均衡指数等指标反映临汾市 1990年以来人口分布的变化。

1.1 人口数量分布现状及其变化

从表 1可以看出,临汾市各地区之间人口分布不平衡,而且部分县、区人口数量分布变动明显。

表1 临汾市各县、市(区)人口数 万人

从各县、区的人口数量分布来看,2008年,位于中部平川地区的 5县 2市 1区(洪洞县、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乡宁县、侯马市、霍州市和尧都区)人口数分别超过 20万,且这 5县 2市 1区的人口总数占临汾市人口总数的 79.05%;浮山县、吉县、隰县、蒲县和汾西县 5县人口数分别在 10~20万之间,其人口总数占临汾市总人口数的 13.88%;古县、安泽县、大宁县和永和县 4县人口数分别不足 10万,人口总数仅占临汾市总人口的 7.07%。且各市县占临汾市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化显示,尧都区的比重上升最快,2008年与 1990年相比上升了 1.33个百分点,其次是侯马市,上升了 0.52个百分点,襄汾县下降最快,下降了 0.59个百分点,其他地区也有不同程度下降(见表2 )。

表2 临汾市各县、市(区)人口数比重变化 (%)

1.2 人口密度的现状及变化

人口密度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既是人口分布中最常用的指标,也是表示某一区域人口积聚程度的指标,通常以每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1]。其公式为 D=P/S(P为某地区人口数,S为某地区的土地面积)。

图1 临汾市人口密度分布图

从临汾市人口密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中部人口密度大,东西部人口密度较小。2008年,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在侯马市,为 1 082.92人/km2,其次是尧都区,为 581.45人/km2,第三是曲沃县,为 533.45人/km2,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安泽县,为 42.09人/km2。与 1990年相比较,上升最快的是侯马市,其次为尧都区和洪洞县;上升最慢的是安泽县,其次为浮山县和大宁县(见图 2临汾市各市、县部分年份人口密度变化图)。

广狭度是人口密度的倒数,含义是指某一区域内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的大小[5]。设广狭度为F,则有:F=S/P计量单位为 m2/人。

图2 临汾市各市、县部分年份人口密度变化图

1990年临汾市人口密度为 170.97人/km2,2000年为197.86人/km2,2008年达到 207.05人/km2,人口密度不断上升,相反广狭度呈下降趋势。

1.3 人口分布的集中、分散变化

考察人口分布是集中在某些地域内还是均匀地分布在所有地域上,可以用人口集中指数来反映,其公式为:c=1/2∑|Xi-Yi|,Xi为各地域人口所占总人口百分比,Yi为地域面积所占百分比[2]。C值越小表示人口分布越均等,C值越大,表示人口在某些地域的集中程度越大。也可以用人口不均衡指数来反映,其公式为:

Xi为各地域人口所占总人口百分比,Yi为地域面积所占百分比。U值越小表示人口分布越均等,U值越大,表示人口在某些地域的集中程度越大。

临汾市 1990年、2000年及 2008年的集中指数分别为:40.94、41.84和 41.96,不均衡指数分别为 0.99,1.02和 1.03。

2 临汾市人口分布变动的原因分析

2.1 自然环境因素

(1)地形因素

临汾市的人口规模表现为由中部向东西递减,这是由其特殊的地形环境决定的。临汾市东西跨度 200 km,南北跨度170 km,整个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中部北为临汾盆地、南为侯马盆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地丰腴,降水丰沛,因而有利于人口的聚集,人口密度高;而东西部地区,海拔高度和地形起伏大,坡度陡,土层瘠薄,交通不便,因此农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深受影响,导致人口在此地区分布较少。

(2)河流因素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自古代起就深刻地影响着人口的分布。汾河是临汾市境内的第一大河,由北向南贯穿全市,全段总长 173.58 km,流域面积10 286.4 km,占全市总面积的 50.2%。汾河在临汾市主要流经中部平川地区(霍州市、洪洞县、尧都区、襄汾县、曲沃县、侯马市),水量大,水资源丰富。这些县、市依托汾河便利的灌溉条件,经济发展较快,因而人口密度高且人口最为集中。

2.2 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虽然有很大的影响,但人口分布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自然环境只是提供了一个基础,要实现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还要通过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表3 临汾市 1990~2008年 GDP总产值 万元

由表3 临汾市 1990~2008年 GDP总产值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但是中、东西发展极不平衡,突出表现在生产总值及农民人均纯收入上。2000年中部 5县 2市 1区的 GDP总值为 159.21万元,占全市 GDP总值的83.44%,其中仅尧都区和洪洞县就达 77.48万元,占全市GDP总值的 40.60%。2008年中部 5县 2市 1区的 GDP总值之和为 563.78万元,占全市 GDP总值的 85.69%。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市 17个县市排名为中部 5县 2市 1区排在前 8位,2008年排名仍没有改变。而且从临汾市 2000~2005年度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山西省排名看,中部5县 2市 1区处于前 50名,东西部 9县处于 70~90名。从增长速度看,中部地区明显快于东部及西部地区,尤其是尧都区、洪洞县、侯马市、霍州市、襄汾县的发展速度较快,是近几年来临汾市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而东、西部地区无论是GDP增长速度,还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都很慢。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刺激了人口的迁移流动,人口大量向经济发展快的县、市集聚。

2.3 临汾市政策变化影响人口分布

长期以来,临汾市在宏观政策上向中部地区倾斜,重点发展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三中心城市建设,且今后发展重点仍以临汾市区为一级中心,侯马市、霍州市为二级中心,中部平川县城为三级中心,以 7个全国重点镇和 4个全省中心镇为增长极点,构建一轴两圈新框架。这些宏观政策虽然不是直接作用于人口的人口政策,但也间接地促进了临汾市人口分布的变化。

3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近 20年来临汾市中部地区人口基本呈上升趋势,西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减小不明显,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减小较为明显;各地区人口密度差异不断拉大,中部平川地区人口密度增长快,东西山地地区人口密度增长相对缓慢;1990年、2000年及 2008年的集中指数和不均衡指数逐渐增大,人口向中部地区的集中程度越来越大;临汾市人口分布变化与该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密切联系,自然环境因素决定着临汾市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社会、经济因素决定了人口分布的最终变化。而且随着今后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政策的倾向,这一趋势仍会不断加强。

[1]郭志仪,曹建云 甘肃省人口分布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西北人口 2006年第 3期 13-19

[2]齐晓娟 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分布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人口与经济 2007年 4月 22-25

[3]郭文炯,安祥生,王尚义 山西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 第 24卷第 4期 2004年 7月 454-458

[4]张善余 人口地理学概论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2月35-47

[5]王恩涌 人文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7月 46-58

[6]李百玉 临汾市志[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2年 2月 18-2

猜你喜欢
尧都区人口数人口密度
山西临汾尧都区 全人工养殖雪蛤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48
确定代表名额按户籍人口数还是常住人口数
人大研究(2022年3期)2022-04-13 00:47:04
山西临汾尧都区:进村入户指导农民科学施肥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吉林省GDP预测研究
市场周刊(2018年1期)2018-08-15 01:42:44
临汾市尧都区公园建筑小品现状调查研究
绿色科技(2017年3期)2017-03-14 19:37:42
关于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思考
大经贸(2016年11期)2017-01-06 12:50:30
0.0人
新城乡(2016年11期)2016-11-28 17:11:34
厦门市流动人口分布研究
尧都区威风锣鼓的健身价值探讨
武术研究(2015年12期)2016-02-04 19:50:40
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1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