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产权交易所信息发展部
(甘肃省产权交易所,甘肃兰州 730030)
产权交易市场的创新廉政风险防控的保障
■ 甘肃省产权交易所信息发展部
(甘肃省产权交易所,甘肃兰州 730030)
产权交易市场作为国资体制改革的“桥头堡”,具有国资进退渠道、外资桥梁、民资入口、发现价格、机制反腐等五项功能。由于产权交易市场在促进企业国有产权有序流转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各类共有产权在产权交易市场中流转创新,许多地方纷纷将包括金融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法院涉诉资产等各类公有产权和公共资源纳入到产权交易市场公开转让。这些创新为产权市场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治腐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建立和成长起来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中国产权市场建设,国务院国资委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积极推动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建设,国务院相关部委也大力支持产权行业的发展,我国产权市场才有了今天欣欣向荣的局面。
产权交易市场通过统一的“规则”约束交易行为,从而通过规则统一市场,扩大市场边界,让交易在更为广泛地范围内进行,使之更具公信力。同时,作为集聚投资标的、集聚资本、集聚服务、集聚信息并撮合交易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资源的快速流转,并使流转的成本更低,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源分配效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源和资金的跨地域流动越来越迅速,信息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信息量的全球聚集,交易所作为信息和资源的聚集地,进一步促进了资源和资金的跨地域流动。
规范创新是产权市场的发展之路,中国产权交易市场自本世纪初复兴以来就一直不断创新,交易模式从传统的拍卖、招投标到场内局域网竞价、再到互联网竞价,产权市场在撮合交易方式上的每一次进步都使信息更加透明、参与者更加广泛、竞争更加充分,使权益要素资源的配置更加便捷高效。
2003年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要求企业国有产权必须进入产权市场公开挂牌交易,规定“企业国有产权可以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最大限度地发现投资人、发现价格、实现存量国有资产的结构优化和高效配置。
“三号令”出台后至2005年,产权交易市场的主要竞价方式仍是传统的拍卖和招投标。然而,随着这些竞价方式固有的围串标、交易成本过高、不能异地参与等缺陷的日益突出,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国有产权保值增值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产权市场将解决的思路放在了信息技术上,电子竞价方式开始孕育,并于2005年之后在各地产权交易机构逐渐铺开。
电子竞价分为基于局域网的电子竞价和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竞价两种。基于局域网的电子竞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传统拍卖中同室竞价情况下现场气氛干扰决策、意向受让方私下沟通围标串标等问题,这是产权市场交易的第一次技术性创新。2009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完善以及电子商务的普及,互联网竞价产生了,这个创新在产权市场初步使用便体现出巨大的优势。互联网竞价打破了产权交易空间上的限制,意向受让方在任何可以登录网络的地方都可以参与竞价,既免去了到交易所竞价的舟车劳顿之苦,也让意向受让方的最高决策人更容易直接参与竞价,增加了竞价深度和广度,同时因为意向受让方不必到交易所,彻底斩断了围标串标的机会,有利于吸引更多投资人参与竞价并最大限度地发现价格。
为使各类实物资产处置更加高效便捷,2009年底,由分布在全国三十多个省市的产权交易机构和相关实力机构按照“资合、人合、业合”方式,遵照“共建、共用、共享”原则创立的基于互联网的资产与权益交易服务平台——“金马甲”隆重登场,这是产权市场交易的又一次技术性重大创新。金马甲动态报价大厅最初主要处置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现在已经扩展到各地车辆、船舶、房产、债权、经营权、火电机组等闲置设备的处置,它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动态报价交易体系,该系统的引入与推广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产权交易在空间与时间上的约束,实现了跨区域在线的无障碍交易。其允许多个标的随时挂出,且多个标的可同时接受报价,多个买家在约定的报价期内可以同时进行竞价,交易屏幕上呈现出标的鳞次栉比,价格变化此起彼伏的状态,一个“永不落幕的拍卖会”,一个中国产权市场的“大盘”就此诞生。
金马甲动态报价“永不落幕”,无“场次”概念,标的随时挂出,价格实时“滚动”,是产权市场的“大盘”;将传统产权交易中“招商-挂牌-竞价”的串行处置流程变为了“标的发布即可报价”的并行流程;投资人无须集中到现场即可报价,可有效减少围串标行为,充分发现标的市场价格;通过互联网,投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充分决策、自由出价,报价过程不受他人干扰。这些功能是产权市场重大创新的意义所在,更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国务院相关部委的急切期盼。
据《 望》新闻周刊了解到的高层信息,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在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在做进一步修改后将很快下发。《意见》指出,在排查廉政风险“全面防控”的同时,中央要求加强“重点防控”,重点抓好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以及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涉及民生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以预防腐败工作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早在2010年8月2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领导小组组长何勇在调研产权交易机构时就充分肯定了“金马甲”在产权交易中的创新作用和对产权市场聚合提升的贡献。他说:“我国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势头得到了基本遏制,产权交易市场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谈到建设统一的信息系统时,何勇指出:“金马甲搭建起了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规范运作的信息化交易平台,创造了异地同步报价的交易方式”。
今年3月24日,中央纪委惩防体系建设检查组郭永平一行就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情况赴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考察。检查组一行观摩了金马甲动态报价系统,并听取了国资委产权局局长邓志雄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情况和通过规范创新在推进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检查组高度肯定了国务院国资委和产权交易机构在推进国有企业惩防体系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金马甲”的创新意义。
“金马甲”这个产权市场网络竞价平台的诞生,正好对接了产权流转当事人的热切期盼,减少了相关行业监管人的担心,同时也让司法部门高枕无忧。
甘肃省产权交易所作为甘肃省唯一的产权交易市场平台,曾参与发起“金马甲”。两年多来,在不断进行着尝试和推广并逐步取得了新的突破。今年8月30日,兰州新世纪彩色包装印刷有限责任公司的一批印刷生产设备在甘交所以网络竞价的形式进行转让,该标的挂牌价为500万元,25家符合受让条件的竞买人经过277轮次报价,最终以1047万元成功转让,溢价率高达108.98%。8月31日,甘肃东兴铝业挤压机等一批废旧设备在甘交所同样采取了网络竞价的方式转让,来自浙江、四川等全国各地的21家意向受让人通过网络竞价系统共计报价182轮次后,最终标的以548万元成交,与净残值30多万元相比,增值率高达1281%,创下了甘交所溢价增值率新高。这些案例证明,国有资产通过产权市场平台以金马甲网络竞价方式竞价转让,在有效减少围串标行为的同时,广大投资人可以不受干扰地自由决策,有利于更充分地发现标的市场价格、发现投资人,有利于减少和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意义重大。
当前,违纪违法行为日趋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运用高新技术手段作案不断增加,推动国有产权“进场交易”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通过“行为阳光化,交易网络化”能够减少行政权力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由于国有产权转让行为有了一套严格的以“金马甲网络竞价”为核心的制度规范,避免了因行政审批而可能产生的权利腐败和暗箱操作,在坚持运用过去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把科技手段融入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设计和管理流程之中,不断提高有效预防腐败的能力,这是产权市场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防治腐败、有效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创新之举。
(本问执笔人为赵国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