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绪海,郑伟平,郭洪志,陈 明
(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白山分局,吉林 白山 134300)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两个市辖区为八道江区和江源区。市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1.55×108m3,现状年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8.3%,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地下水开采量为0.2×108m3,地下水资源开采率为12%。市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 949.4 m3,比全市人均占有量少3 550.6 m3;比全省人均占有量 2 200 m3少250.6 m3;比全国人均占有量2 500 m3少580.6 m3。
市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29.3 mm,降雨空间分布上,呈上游多,中、下游少的趋势。从降雨量时间分布上,其年内分配也不均,6—9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68%,其它8个月占32%。多年平均蒸发量为637.5 mm。
市区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河流多。主要由浑江、头道松花江、鸭绿江三大水系及其支流组成。市区内目前只有1座中型水库曲家营水库;4座小(Ⅰ)型水库、5座小(Ⅱ)型水库,水库总库容3 478.9×104m3,兴利库容 2 452.8×104m3。
2006年白山市区用水总量为9 544.8×104m3。其中八道江区用水量为7 929.8×104m3,占总用水量的83.1%;江源区用水量为1 615.0×104m3,占总用水量16.9%。白山市市区用水量统计见表1。
表1 白山市市区用水量统计表 ×104m3
以2006年为现状年,白山市区总供水能力为15 468.8×104m3/a,需水量为 11 362.7×104m3/a,现状年供水能力大于需水量,供需平衡有余。从白山市区内可供水量和需水量分析,保证率50%的供水量大于需水量,余水量4.63×108m3;保证率75%的供水量大于需水量,余水量1.66×108m3,保证率95%的供水量大于需水量,余水量1.07×108m3。市区现状年(2006年)供需平衡分析见表2。
根据浑江流域水资源条件及其开发利用特点,在水资源短缺的年份允许适当多开发利用一些水资源,即适当占用一部分生态用水,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使工农业因缺水造成的损失最小。在浑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上游利用过的水量一部分排入河道流向下游,经过水体的自净,到下游后又被利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现状年浑江流域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55%,2020年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60%,2030年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80%。
表2 白山市市区现状年(2006年)供需平衡分析表 ×108m3
白山市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调节能力差,除曲家营水库属于年调节外,在浑江发电公司拦河闸以上再无大、中型水库,降低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0%。因此,以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30%为极限开发程度,计算水资源最大可供水量作为极限阈值。
当地水资源最大可供水量
基于现状用水效率的承载能力指标,频率为95%的来水情况下,现状年可承载人口为50.76万人、工业增加值为41.9亿元,农业灌溉面积为497.27 hm2;2020年可承载人口为59.10万人、工业增加值为44.9亿元,农业灌溉面积为402.44 hm2,超载工业增加值为8.76亿元;2030年可承载人口为60.30万人、工业增加值为48.1亿元,农业灌溉面积为345.99 hm2,超载工业增加值为29.7亿元。
以上可以看出,浑江流域水资源在规划水平年无法满足生活、工业、农业、生态用水需求。
1)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适应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首先保证生活用水、菜田和副食品生产用水,其次安排工业用水和城市环境用水,最后安排农业用水和地下水回灌。水库供水的原则是:一水多用,优化调度,发挥最大效益。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系统,推进污水集中处理与达标排放,努力实施污水资源化,提高中水回用率。
2)通过节水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节水是提高区域内水资源承载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节水规划措施实施后,将减少各规划期的缺水程度,保障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增长的能力,并进一步克服因超量开采水资源引发的水资源环境破坏问题,节水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农业通过搞好水利工程配套、改进灌溉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方式进行节水。实施节水措施后,节水灌溉率将由目前的30%提高到2020年的60%、2030年的80%;灌溉水利用系数将由目前的0.55%提高到2020年的0.65%、2030年的0.75%。
工业通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降低高耗水的工业比重,增加低耗水的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水的重复利用,严格限制高耗水和重污染的工业企业等方式进行节水。实施节水措施后,水的重复利用率将由目前的55%提高到2020年的60%、2030年的80%;用水定额将有大幅度的减少,工业综合用水定额将由目前的114.6 m3/万元减少到2020年的60 m3/万元、2030年的45 m3/万元。
城镇生活通过实施节水措施后,节水器具普及率,将由现状年的40%,提高到2020年的60%、2030年的75%。
3)通过跨流域调水,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从长远来看,节水总是有限的,因此为了满足流域未来发展的用水要求,要在节水、污水处理回用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跨流域调水工程,调水方案为调白江河水入西北岔水库。从白江河年调水1 000×104m3,以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从而提高白山市市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