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高血压脑出血是东北地区常见的脑血管意外,手术治疗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个重要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的再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重要并发症,也是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2003年7月至2010年2月间手术后再出血的14份病例加以分析。
我院从2003年7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病人323例,其中采用外科手术治疗72例,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41例,YL-I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31例,术后总共发生再出血14例,其中开颅术后出血6例(包括3例术前检查中发现凝血机制异常,2例患者术前曾长期服用华法令、阿斯匹林,一例术前因脑梗死服用不知名中药3个月),微创术后出血8例。
再出血的发现:于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生命指征、瞳孔的变化、减压窗张力大小、引流液体的颜色。14例再出血的病人有8例于术后1日复查CT时发现,6例于术后6 h内因发现神志变化,瞳孔大小变化后复查CT所发现。
针对再出血的14例病人,其中开颅术后再出血的6例中有3例做了二次血肿清除。3例选择了保守治疗。微创治疗术后再出血的8例中有2例选择了开颅血肿清除,4例选择了多通道颅内血肿清除,2例选择继续血肿冲洗、引流。开颅后再出血患者共死亡4人,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患者无一例死亡。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我院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率为14.6%,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率为25.8%,可见微创血肿清除的再出血机会远大于开颅血肿清除,让我们分析一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或早期手术,即出血后24 h内手术,能及时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减少血肿周围组织的水肿和坏死,促使神经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且手术时机越早,神经功能恢复越好[1]。
我科所采用微创血肿清除的病人多数在发病4 h内即来我院就医,于发病6 h内即手术完毕,Kazui S[2]等认为发病后3 h内血肿继续扩大的患者占30%,6 h则降为17%,24 h则为零。在超早期手术治疗,挽救神经细胞功能的时候,也意味着高再出血率。而开颅血肿清除再出血率低,则考虑与术中充分暴露血肿腔;清除血肿时做到尽可能不损伤血肿壁,形成新的创面;电凝止血充分可靠[3]。所以现在针对适合微创血肿清除的患者,我们一般手术选择在发病6 h后,在血压和生命体征控制平稳基础上。
高血压的影响:脑出血急性期有的病人收缩压达到200 mm Hg以上,这是对术后出血非常不利的因素。血压降低及稳定(即不造成脑组织局部血液低灌注,也不太引起微小血管瘤破裂就行[4]),一般是160~180 mm Hg或维持于原血压的2/3左右。病人情绪的变化也将引起血压的变化,过度的紧张非常不利于术后的恢复,情绪的平稳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
还有正确选择二次手术的方法,对尽可能挽救病人生命及功能也是非常关键的。
[1]孙运芝.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哈尔滨医药,2009,29(1):66-67.
[2]Kazui S,NaritomiH,YamamotoH,et al.Enlargement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ncidence and time course.Stroke,1996,27(10):1783-1787.
[3]李铁男.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治疗方案,中外医疗,2010,29(5):100.
[4]刘承基.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