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商创业:创新为先——记“新浙商创业与知识创造”论坛

2011-01-30 09:27:04冯洁
浙江经济 2011年11期
关键词:浙商代理人家族企业

新浙商创业:创新为先
——记“新浙商创业与知识创造”论坛

【核心提示】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十二五”时期,“浙商”的概念在全国已不算新鲜。曾以先行者身份出现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老浙商们,如今正面临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恰逢新旧交替之时代,新一代浙商的脱颖而出,或许可以给浙商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而无论是新浙商,亦或是老浙商,都开始将“创新”与“知识创造”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以一种全新的视野、价值观和创新能力来应对新时代的变迁与挑战。日前,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与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世界》杂志社联合主办了“新浙商创业和知识创造”论坛,围绕“新浙商创业”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李家华:创业教育与创新

创业的过程,实际上是创造未来。因此,创新和冒险精神成为创业者的重要内核。对于新时代的浙商而言,他们与老浙商最大的区别在于创业空间。老浙商的创业空间非常狭窄,具有区域局限性。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浙商的创业空间则不断发展变化,有人将其归结为全球化的视野、全球化的胸怀、全球化的思维,对此我非常认同。

在这样有利的创业环境下,创业者更应注重创新。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谋求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们称之为再创业。英文中有个单词叫“连续创业”或“持续创业”,可见,创业应当是一个不断持续、不断创新的过程。

因此,在父辈等上一代人创业的时候,我们务必要找到创业的路径,同时,创业者们更应重视创业培训以及企业内部的教育培训。浙江作为一个创业宝地,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新浙商创业理应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凌云:浙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浙商创业

“十二五”时期浙江经济面临的挑战,首先是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能源稀缺的挑战。以用电为例,改革开放之初,浙江全省最高的用电负荷是73万装机容量。但是今年看来,浙江最大的电力负荷将达到5000万。像这样每年15%的增幅,对浙江而言已是不可持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需求扩大,另一方面则是供应不足造成的。对此,浙商必须要形成充分的认识:高能耗的产业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必须正视这种挑战。第二,是技术支撑严重不足的挑战。浙江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却面临技术支撑严重不足的现状,这是亟待克服的一个障碍。第三,是产能相对过剩的挑战。市场经济带给我们的必然是竞争,因此,产能过剩将会是一种常态,浙商应如何应对这一常态?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把握:产能过剩是一种必然现象;产能过剩是一个相对概念;产能过剩是一种“倒逼”机制,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第四,是贸易摩擦争端的挑战。就全国而言,浙江是贸易摩擦最多的省份之一,而中国又是贸易争端最多的国家,因此,浙江可以认为是全世界贸易摩擦争端最多的地区之一。这是浙江人必须认清并进行调整的。第五,是要素成本上升的挑战。随着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要素的上升,投资成本已经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资本结构调整成为一种必然,要求企业必须提高不变资本,减少可变资本。因此,以上五点是浙商今后五年必然面临的挑战。

对此,政府应在“十二五”时期坚持怎样的政策取向?主要是几大方面的引导。第一,加大产业引导发展,将是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取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改造浙江现有传统优势产业,争取实现存量的提升,增量的新发展。第二,鼓励自主创新,将是政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政策取向。第三,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将是有利于国家长期发展的重要政策取向。随着两极分化的扩大,要维护社会稳定,中产阶级亟待扩大。基于此,应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培育和壮大中产阶级力量。第四,推进节能减排,将是政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政策取向。要将节能减排培育成一种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第五,推动品牌建设将是政府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政策取向。培育品牌是减少能耗、提升附加值的重要手段,对浙江而言这一作为尤为突出。第六,构筑良好的发展环境,将是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历史上,徽商没落了,晋商没落了,原因都是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浙商要进一步发展,其基础必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田宁:互联网经济浪潮

互联网新一轮的泡沫高潮是否会到来呢?回顾往事,2000年,全中国所有互联网企业拿到的投资资本加起来,还不够在上海黄浦江边造一座烂尾楼。很多人对互联网新技术的价值抱有太高的期望,其实,互联网电子商务在中国在全世界还是起步萌芽状态。尽管在2010年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量已经突破了4.78万亿人民币,占2009年GDP的14.3%,但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普及仍然是沧海一粟。今天的美国60%-70%的汽车交易量都通过互联网实现,而在中国,哪怕是买夏利许也要到专卖店去试驾一下。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可想而知。

我还想谈一谈新媒体的发展。毫无疑问,报纸也好,电视也好,肯定要转型,肯定要和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开句玩笑化,60后、70后的人可能会看报纸,可能会看电视,但是80后的人已基本上不太看报纸,90后的人可能人机合一了,没有电脑或许是无法生存的。进入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等同于电视,互联网等同于报纸,让人们掌握海量信息。现如今,新浪、网易这些网站收入靠什么?靠广告;百度、谷歌、雅虎这些搜索引擎的生存同样依靠广告收入。我想这是互联网带给大家的机会,亦是新媒体带来的机会。

对于年轻人,我认为互联网创业仍然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从现实来看,45岁以下的人,要想创业成为传统行业的中国首富,机会微乎其微,凡是45岁进福布斯、进胡润排行榜的首富们,清一色的IT创业人士。现如今的公务员招考,往往是几万人竞争一个岗位,这样的竞争很累。相对而言,创业是另一条不错的路子。中国每年有六七百万大学生毕业,在这个经济高度发展的国度,当下对创业者而言可谓是创业的最佳时机。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年轻人更多地投入到本轮创业浪潮中去。同时,我也相信中国的未来也会出现很多年轻的创业高手。

郝云宏:代际传承中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

代际传承传什么?既不是传控制权,也不是传股东会的控制权,而是股东会和高级管理者这个层面人选的控制权。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传给谁?按照逻辑,传给接班人,那么这个接班人应该是家族的代言人。理论上说,这个接班人可以是家族成员,也可以是非家族成员,但是不管是家族还是非家族的,只要是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应该是家族的代理人。因为家族企业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家族与企业性的合一。家族企业不仅是家族还是企业,必须要强调家族理性和企业理性的结合。也就是说企业理性以及家族在选择代理人的时候都要考虑代理人是否能够把企业做好。企业如果没有做好而垮掉了,家族的利益也就无从说起。所以企业理性和家族理性的结合是在家族选择代理人的时候仍然要考虑的因素。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怎么传?第一个做法是给潜在的家族代理人以实践和学习的机会。第二,执政者应该注意在传帮带中间实现相应的知识转移。那么家族企业执政者应向其潜在代理人传承什么?主要传两个方面的知识:第一是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第二方面是家族理性与企业理性相协调的理念。

潜在的家族代理人在实践过程中不仅从执政者那里吸收传承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家族理性和企业理性相协调的理念可能还会随着环境的变化产生一些新的知识创作。如果说分析老一辈企业家创业的时候,重视的是家族、亲缘这样一种家族内部的资源,那么新的一代传承人或者说接班人可能会关注超出家族血缘关系的社会价值网络,而这不是老一辈能教给他们的,这是需要他们自己去体会、去创作的。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会强调广义利他主义,而不是简单的家族属性。他们会强调去承担社会责任,获取社会资本,并以此作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基础。

(文字整理:冯洁)

猜你喜欢
浙商代理人家族企业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简介
专利代理(2019年3期)2019-12-30 08:23:54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简介
专利代理(2019年4期)2019-12-27 00:56:54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推荐的2018年第四期诉讼代理人名单
专利代理(2019年1期)2019-04-13 02:10:50
从新闻报道看“浙商”——《当代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研究》评读
传媒评论(2018年4期)2018-06-27 08:20:26
家族企业的“感情困境”
资源再生(2017年4期)2017-06-15 20:28:30
新时代浙商走向新天地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45
传·承
2016年第一期诉讼代理人名单
专利代理(2016年1期)2016-05-17 06: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