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彭建勋(右)在四川省安监局(四川煤监局)局长林书成(左)陪同下深入乐山市沐川众和煤业有限公司白杨寺煤矿井下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02 2010年3月19日,四川省安监局(四川煤监局)与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在成都隆重举行共建“四川安全监督管理物联网应用研究中心”合作签约仪式
“十一五”对四川来说,极不寻常。这五年,是四川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更是四川安全生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战胜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实现了灾后崛起和跨越发展。同时,以铁的意识、铁的手腕抓安全工作,创造了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的奇迹,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的既定目标。“十二五”开局之年,四川省及时制定符合实际的安全生产措施,进一步来确保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重点建设成都(双流)物联网安全产业园,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龙头,结合国家支持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重点开展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防护、特种设施及应急救援等安全装备的产品孵化、生产制造、市场交易、融资租赁和仓储物流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15年,实现50-100家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入驻,形成一个逾50亿的物联网安全产业,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安全技术、安全装备制造和交易基地。
以四川安全科技大厦为基地,加快几个科技支撑单位的发展,有效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争取到2015年,形成“立足四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的安全生产科研基地和专业化的科研团队。
四川省选用基础条件良好且已报废关闭的成都出江煤矿作为四川安全生产应急实训科研基地。开展矿山安全培训教育、应急实训、科研实验等方面的工作,促进矿山应急救援能力提高、矿山安全人才动手能力培养和新技术、新装备的适用性提升。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劳动者对自身安全健康权益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有效改善作业环境、确保全民职业安全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四川8800万人口中,有超过2000万人就职于职业危害重点行业和领域,要“体面劳动”正日益成为广大从业人员的共识。在监测方面,到2011年底,四川省职业危害项目申报率将达到90%。到2015年,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率达到70%以上,年度检测覆盖面达80%,粉尘、毒物等主要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
在防护方面,加强工程防护和个人防护。要求企业在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设置工程防护装置,到2013年,装置到位率应达到90%。要求企业为员工配备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督促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要求企业必须对出现职业病的患者承担康复治疗责任。
到“十二五”期末,四川省将初步建成“国内一流、西部第一”的国家级职业健康防护监测研究中心,以加强中小企业安全健康技术援助和服务为重点,着力构建省、市(州)、县(市、区)三级职业健康专业技术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