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头年画对当代中国设计的启示

2011-01-05 03:46:52瞿孜文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滩头年画手工

瞿孜文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滩头年画对当代中国设计的启示

瞿孜文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滩头年画以其鲜明的特点成为中国民间美术一绝,为众多学者和设计师所学习、研究。文中从本土意识、手工之美、伦理追求三个方面阐释滩头年画给当代中国设计的启示。

滩头年画;本土意识;手工;设计意蕴;设计伦理

滩头年画作为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板水印年画,是湖南民间木版艺术仅存的艺术品类。依照《隆回县志》记载,滩头年画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清代“滩头花纸”盛行天下,至民国初年,滩头年画印制规模达到顶点,小镇有年画作坊100多家,工人2000多人,年产高达3000多万份,随后日渐衰落。80年代初,滩头年画因为全国所兴起的“民艺热”曾有短暂的复苏,但其后逐渐濒危。

滩头年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强烈的地域特点,渊源悠久的楚文化传统、独特的湘中民俗民风和人文地理环境塑造了滩头年画的独特风貌与深厚内涵。滩头略显封闭的环境使其较少受到外来艺术风格的影响,具有一种强烈的乡土特征。滩头年画畅销云贵川三省,多为农民购买,其制作出自手艺人之手,整个传播是一种民间性的传播,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很长时间以来,滩头年画一直以民间美术的形式为人们所欣赏和研究。在滩头年画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之后,国内外美术界和民俗学界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关注滩头年画,在题材、形式、色彩、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不能忽视的是,作为一种创造“美”的方式和创造性活动,滩头年画也是一种设计行为。从设计的视角重新审视滩头年画,会给行进中的中国设计和滩头年画的传承具有别样的启发。

一、本土意识

本土意识在当代设计中备受重视,强调本土性成为众多设计师进行设计的出发点。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在全球化语境下,以创新为基础,对传统元素、工艺手法等进行重新分析与再创造。通过对传统元素的提炼与再创造赋予传统元素新的、符合商业利益的外延意义;另一方面,则运用东方审美哲学、价值观念对当代设计进行重新审视,在注重设计的“通用”、“适用”的同时,更关注与本土受众在价值认同、意义表达等方面的互动沟通。

滩头年画的形成蕴含着强烈的本土意识。滩头所在的湖南省隆回县是民间艺术之乡,且少数民族众多,有回、瑶、苗、侗、满、白、彝、土家等20多个少数民族。滩头年画在内容选择和造型表现上均与当地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如印染、刺绣、剪纸等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尤其与本地的纸马有明显的承传关系,有专家认为滩头纸马即是滩头年画的前身,此外,据《宝庆府志》记载:“节序正月一日为元旦,画神荼、郁垒(即门神),以御凶神”,本地民众喜好节庆时节贴门神,此为滩头年画形成的本土历史根源。滩头镇隶属宝庆府,而宝庆作为湖南重要的木板印刷基地,拥有大批技艺精湛的刻板与印刷工匠,这是滩头年画形成的重要本土人力资源。滩头年画在选材和制作上充分利用本土的、朴素的自然物质,无论是制作土纸所用的楠竹、加工土纸的白粉,还是印制年画的颜料、泉水,甚至年画的木板也是采用当地的梨木刻制。著名的年画研究学者王树村先生曾这样评价滩头年画的特质:“从手工造纸到年画成品均在一个地方生产,在全国年画制作中是十分罕见的”,从本质上指出了滩头年画所蕴含的本土意识。

滩头年画的传播特点也呈现出鲜明的本土意识。滩头年画一直采用传统的雕版印刷方式,是一种本土的前印刷时代的传播媒介。滩头年画的门神画依照其销售对象,细分为广货、水货、托货三种。托货是“尉迟恭秦叔宝”(见下图),面向全国市场。水货也称苗货,是“苗族英雄”,专门为苗族人民生产,这在全国其他的年画种类里都是没有的。广货则是“关云长马超”,专为广东生产,因为广东人将关公视为忠义、财富的象征,在信仰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这种市场细分的意识是从制作者转向消费者的本土意识。

二、手工之美

当代设计发展的趋势之一是手工艺的复兴。大量的设计师开始重新审视现代技术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很长一段时间,现代技术提升了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给予人类信息时代无尽选择的自由和丰富的资讯。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技术开始成为一种异化的力量并呈现出脱离人类控制的危险倾向、剥夺人类接触自然以及在劳作中体验身心合一的快乐,人类日渐失去自我。手工艺的复兴是设计师缓解人与自然紧张状态的手段之一,也是阻止异化生活的有效方式。

滩头年画作为传统工艺,其精髓也在于它是一种手工文化,从造纸、刻板、配色、印刷,整个制作过程呈现出一种手工之美。滩头年画所用土纸被称为“原生土纸”,这种纸选用本地嫩楠竹为原料,除去竹青后劈为竹条,捆扎后用石灰水浸泡,40天后洗净踩碎成浆,加入脉叶汁,用粟粒大珠帘手工抄纸而成,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加工,全为手工。年画印制之前,还需要在土纸之上施用白粉。这种白粉取自滩头本地峡山口、沙坪一带的白胶泥,其制作程序需要经过人工挖掘、晒干、打碎、漂洗等程序。印刷滩头年画的印版分为线版和色版两种,尤以线版最有特色,布局有序、线条流畅、圆润有力,完全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刻工要有高超的手艺,才能完成一块好版。在年画的印刷部分,最具特色的“开脸”是指对年画人物的面部进行修描填染,手工绘制。“开脸”是最高超的技术活,也最能展现手艺人眼、心、手的合一自如,在一叠百张画幅的脸部上,手艺人要把眼睛、眉毛、胡须、腮红等画得完全一致。滩头年画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的制造、刷底到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绘,一张年画的生产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手工之美尽在其中。当代设计师需要继承和发扬的正是类似滩头年画手工艺人的创作智慧和平静心态,创造温暖人心的设计。

三、伦理追求

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在1967年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中提出了设计伦理的命题,认为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尤其是为第三世界的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富裕国家服务;设计不但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设计应该认真地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这些理念逐渐为世人认同,并催生了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生态设计样式。中国的传统思想其实蕴含了丰富的设计伦理意识,例如儒家强调“仁”,在设计伦理中表现为“真、善、美”统一的美学观念,“善”成为衡量美的一个基础性标准;再如“物以载道”,强调“物”能够构成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有道德教化,以“物”的流通来达到天下人道德水平的提高。整体来说,设计伦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体系的建构,进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流、人与自然的和谐交流。当代社会,山寨产品、假冒伪劣产品流行,从本质上说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和谐交流出现了问题,而高能耗、污染环境的设计则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流。

滩头年画所蕴含的设计伦理体现在“人”和“物”两个部分。“人”就是制作滩头年画的手工艺人,“物”则是指滩头年画的题材内容选择。滩头年画的手工艺人尤其是老一辈手工艺人,对自身的要求特别高,技术上尽善尽美,道德上严于律己,均是设计师“修己”的根本。滩头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钟海仙,以高超的年画印制技术闻名,令人敬佩的是,他一直用自己制作的颜料印刷年画,拒绝使用廉价的市面上流行的化学原料,一张年画若出现一点瑕疵,那张就会被撕掉,这些行为均是他求“仁”向“善”的表现。滩头年画的题材主要有门神画、吉祥祝福、戏文故事、历史故事等。门神画中的《关云长》、吉祥祝福题材中的《和气致祥》、戏文故事中的《花园赠珠》、历史故事题材中的《桃园结义》等所传达的无一不是“善”的伦理观念,尤其是《桃园结义》,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诺与忠义,朴实的农民以此来强调对“诚信”的重视和宣扬。《和气致祥》(见右图)以一位头圆身圆的梳双簪穿彩衣、憨态可掬的老太太来传达“一团和气”的主题,满足人们“样样顺心、事事如意”的纳福心愿。

总体来看,滩头年画展现的风采,无一不是来自于它所处的环境、所追求的美好生活,以及最重要的——那些善良淳朴的中国传统手工艺者。面对中国当代设计所面临的复杂环境,适时回顾传统,既是一种借鉴,又是真正意义上“中国设计”的传承。

[1]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滩头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沈泓.滩头年画之旅[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3]孙婵.传统图像的语义模式——滩头年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4]石鑫进.滩头年画小议[J].装饰,2009,(2).

[5]李砚祖.设计之仁——对设计伦理学观的思考[J].装饰,2007,(9).

[6]何滢,段辉.滩头年画的传播特点[J].文艺研究,2010,(11).

J218.3 <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标识码] A

A

1671-5136(2011) 04-0135-02

2011-12-04

瞿孜文(1981-),男,山东临朐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创意策划。

猜你喜欢
滩头年画手工
滩头木版年画
幼儿画刊(2023年12期)2024-01-15 07:06:10
凭海临风
唐启辉
牛年画牛
幼儿100(2021年7期)2021-04-10 06:32:16
年画
心声歌刊(2020年4期)2020-09-07 06:37:08
缸鱼年画之旅
做手工
黑龙潭
扬子江诗刊(2018年6期)2018-11-13 00:33:55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快乐语文(2018年12期)2018-06-15 09:11:10
手工
儿童绘本(2017年10期)2017-07-05 18: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