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光
辽宁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51%,辽宁农村于2000年前已进入老年型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到2025年,辽宁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超过30%。劳动年龄人口的赡养压力也在增大。据预测,辽宁由2000年的9.2个劳动力人口抚养1个老年人下降到2036年2个劳动力人口抚养1个老年人。届时,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将达到极限,若不在老龄化高峰到来前及早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不但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文结合辽宁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现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情况基础上,探讨辽宁省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水平问题。对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对辽宁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重要意义,也为辽宁省制定合理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提供依据。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用储蓄积累制,参加养老保险者开始缴费到被保险人开始领取养老金止为积累期,个人积累总额为其各次缴费(含政府及集体补贴)在积累期的本息总和。养老金计发标准的确定,首先要计算个人账户基金的积累总额,计息利率的确定取决于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收益率。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个人积累总额的因素是变化的,比如每月的缴费水平可能会受收入的影响而有增减变化;利率会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而有升降浮动等等。为了便于分析问题和说明问题,本论文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的研究基于以下假设:(1)缴费期间不间断,即是连续缴费;(2)在缴费期间,每次缴费金额相同,不存在缴费变化不定的情况;(3)缴费期间缴费利率不变,不存在缴费利率随着政府政策变化而变化的情况;(4)个人账户在积累期内利率以年复利计息。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水平模型公式:
由上述公式可知,当假设某个或某几个变量不变时,通过其它变量的变化可以计算出不同的适度缴费水平。现就以此思路,确定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农村养老适度缴费水平。
在缴费年限、领取年龄不变,缴费利率和给付利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适度缴费水平的确定。现设定参保农民2005年(20周岁)参保,缴费年限为40年,在2045年(60周岁)领取养老金。此时月领取标准为293.10元。在5%给付利率下,领取系数为0.006754475;在8.8%给付利率下,领取系数为0.008631526。下面探讨不同缴费利率、不同给付利率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适度缴费水平。具体结果见表1。
?
缴费利率、给付利率不变,缴费年限和领取年龄变化情况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适度缴费水平的确定。
现设定缴费利率为2.5%,给付利率为8.8%,参保农民于2005年开始参保,缴费年限分别为10、20、30、40年,领取年龄分别为55周岁和60周岁。在8.8%给付利率下,55周岁领取养老金的领取系数为0.007871541,60周岁领取养老金的领取系数为0.008631526。下面探讨不同缴费年限、不同领取年龄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适度缴费水平。具体见表2。
?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适度缴费水平主要受到缴费利率、给付利率、缴费年限和给付年限(领取年龄)的影响。
缴费利率不同,适度缴费水平也不同。从表1可以看出,在给付利率不变的情况下,缴费利率越高,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适度缴费水平越小,即随着缴费利率的提高,参保农民为了达到中等偏上的生活水平所需缴纳的保费越少。可见,缴费利率的变化对适度缴费水平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给付利率的大小变化也直接影响到适度缴费水平的大小。在表1中,同样是2.5%的缴费利率,如果给付利率是5%,则需要每月缴纳保费51.89元;如果给付利率是8.8%,则需要每月缴纳保费40.61元,与给付利率为5%时相比下降了11.28元。在5.5%的缴费利率,如果给付利率是5%,每月需要缴纳保费24.35元;如给付利率是8.8%,则每月需要缴纳保费19.05元,比前者下降了5.30元。可见,在相同的缴费利率下,给付利率越高,则适度缴费水平越低。另一方面,缴费利率越低,则给付利率的变化对缴费水平的影响越明显。所以目前所实行的2.5%低利率情况下,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适当地提高给付利率将有助于降低参保农民的缴费额度,从而增加其参保的经济承受力及提高参保积极性。
缴费年限不同,适度缴费水平也不同。缴费时间越长,适度缴费水平越低,参保者的缴费负担越轻。相反,缴费时间越短,则参保者缴费负担越重。可见,缴费年限不仅影响适度缴费水平,而且缴费年限越短,参保者增加的保费负担越重。
给付年限(领取年龄)的变化也影响着适度缴费水平的大小。在平均余命没有变化的情况下,领取年龄越小,则相对给付年限越长,所以给付年限对缴费水平的影响也可以通过领取年龄的变化对缴费水平的影响来表现。通过提高领取年龄可以减小参保农民的缴费负担。
按照原民政部在1992年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基本原则,辽宁省各市依据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了自己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保费缴纳实行多档次,月缴费标准总体上保持在20元以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的最高缴费标准会超过20元。
各地设定的从2元到30元档次的月缴费标准供农民进行选择,应该说这是有其客观合理性的,它既考虑到了当时农民收入状况,又充分尊重农民自己的意愿,符合广大农民的心态和认识水平。
假设参保者于2005年参保,在60周岁时领取养老金。在缴费期间,缴费利率为2.5%,给付期间给付利率为8.8%(领取系数为0.008631526),管理费用提取比例为3%。
结合辽宁省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档次情况,选择10、15、20、25、30元五个现实缴费水平,计算相应的月领取标准,见表3。
?
我国目前实行的缴费期利率是2.5%,这样在目前普遍缴费10元保费情况下,即使是最长的40年缴费期限,将来也只能领取72.18元的养老金,这根本不可能达到养老的目的。在规定的较高档次的20元缴费标准,从20周岁开始投保,缴费40年,将来也只能领取144.36元。对照表3的预测,这样的领取额也只能达到2012年的生活消费水平,也无法达到40年后养老金的标准。若按照最高缴费标准,缴费30元,缴费40年,在60周岁领取养老金时可以得到216.53元。这与适度缴费水平所对应的养老金领取标准293.10元也有76.57元的差距,同样达不到养老的目的。
下面再看一下不同缴费水平对参保年龄较大者的影响。对于40岁开始投保者而言,如果只缴费10元,则可以得到27.99元的养老金。在最高的30元缴费标准情况下,也只能得到83.98元,这与适度缴费水平所要求达到的203.36元的领取标准差距较大,前者只是后者的41.30%。对于50岁投保者而言,即使缴费最高档次30元,在缴费10年后也只能领取38.57元的养老金,只是适度缴费水平相应的158.48元领取标准的24.34%。可见,现实的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水平更加不能达到年长者的养老要求。现在的40、50周岁参保者将来的养老问题将显得非常严峻。
通过对辽宁农村养老保险缴费适度水平的测算与分析,可以发现,现实缴费水平与适度缴费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辽宁省尚需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提高农民缴费能力,一是加大政府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力度,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立法建设,力争尽快出台一套适用全省、较完备统一的基本法律法规,以规范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行为;二是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效率与公平程度;三是加强政府财力支持,包括: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直接投入力度,取消管理费的提取,以及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基金,围绕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调整财政分配格局,排解城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