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光
(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图书馆员的学术研究也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推动了我国教育、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建设与发展。笔者对我国图书馆员1998~2007年发表于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研究主题的分布与变化进行了调研与统计,分析了图书馆学术研究主题的变化趋势。
1.1 数据来源:《中国知网总库平台》。
1.2 时间范围:1998~2007。注:因2008版《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尚未更新至中国知网中,因此调查时间截止于2007年。
1.3 检索方法:单位=图书馆(模糊),来源类别=核心期刊。
图1 主题变化趋势
表1 发文量最高的20个关键词在各年度的分布
图2 主题变化趋势
图3 主题变化趋势
图4 主题变化趋势
包括“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知识管理”,其中“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是图书馆研究的永恒主题,随着期刊载文量的增多和图书馆员研究能力的增强,该主题呈上升趋势也是必然的。
“知识管理”则是近年出现的热点研究主题,1999年开始出现该主题研究的文章,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猎此项主题,但尚没有达到研究的顶峰。
“图书馆自动化、知识经济”于1999年达到顶峰,“网络及网络环境”于2001年达到顶峰,“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管理、图书馆学、信息资源”于2003年达到顶峰,“信息服务”于2004年达到顶峰。这一趋势的变化表明了这些主题具有时效性的特点,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该主题阶段性地达到研究的顶峰,随着研究的成熟,逐渐呈现下降的趋势。
“Internet”于2001年达到顶峰,“图书馆员、数字化”于2002年达到顶峰“,知识组织”于2004年达到顶峰,“图书馆服务”于2004年达到顶峰。这一趋势的变化说明了这些主题研究在达到顶峰后的一段时间依然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读者服务、资源共享”基本呈现不变的趋势。没有明显的趋势特征,说明在这10年中这两项主题研究群体的稳定性,也表明这两项主题受关注程度的稳定趋势。
这4个不同趋势的主题分布在一定层面上说明了该类主题的变化趋势,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及图书馆员对于某些主题的关注程度,反映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学术研究成就。
“图书馆、数字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这4个主题的发文量与其他主题相比遥遥领先,说明作者的研究方向主要依托于实际工作,一方面由于实际经验的积累,使图书馆员更容易对实际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则由于实际工作的需要。而“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组织”等主题也有所研究,作者的视角正从单纯的工作需要转向研究型、学术型的发展方向。
另外,诸如“信息政策与法规、信息构建、元数据、语义网、信息经济学、信息素质及教育”等前沿研究领域,因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分析,但图书馆员对这些热点领域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只是论文数量相对较少[1]。
综合来看,现代信息技术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图书馆员的研究提供了平台和机会,图书馆员在从事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在努力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但从研究主题的分布来看,馆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研究领域,研究水平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但前沿领域的研究尚需加强。另外,行业管理机构也应积极鼓励图书馆员的学术研究热情,在经费资助及课题申请上给予大力支持,使得图书馆员在学术研究水平上更上一个台阶。
[1] 马海群.从近年来关键研究主题看《图书情报工作》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当前学术研究的影响[J].图书情报工作,2006(8):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