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体态语言的运用

2010-09-11 06:47:20李洪霞王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9期
关键词:体态护理学语言

李洪霞王爽

北京护士学校,北京101149

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体态语言的运用

李洪霞王爽

北京护士学校,北京101149

体态语言是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人际交往、人际沟通的信息媒体。课堂上体态语言的运用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突出重点,密切师生关系,维持教学秩序等。笔者以自己几年的中专护理学基础教学经验为基础,阐述了表情技巧,头部、手势技巧,眼神技巧等体态语言的运用,并通过调查问卷及就教学效果与学生之间的讨论的形式,探讨分析体态语言的运用效果,总结出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体态语言;课堂教学;护理学基础

人际交往中,表情、动作、空间等非言语的社交手段,统称为体态语言[1]。它与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一起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人际交往、人际沟通的信息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而有效地运用体态语言,对引起学生的注意、增进师生感情、确保信息传输、提高教学质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将大有裨益。

1 体态语言运用的目的及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列斯总结了人接收信息的效果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2]。从公式中我们可以充分地看出,体态语言对于人接收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态语言是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人际交往、人际沟通的信息媒体之一,对教学而言意义重大。课堂上单一的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另外,目前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缺乏上进心和自信心,有些学生并非自己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笔者认为在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中,恰当而有效地运用体态语言,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突出教学重点,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十分有益。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掌握和运用体态语言的技巧与策略极为必要。

2 体态语言的运用

无声电影时代,卓别林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让观众哈哈大笑或是潸然泪下。体态语言是携带信息的,它能将人们的情绪、态度和个性的信息传递出来[3]。社会心理学认为,“几乎一切非言语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用作沟通的手段。[4]”美国心理学家罗伯·布鲁克西斯曾说过:“体态语言对于教师帮助学生保持长时间注意,以便于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措施。”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要课程之一,所包括的护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是所有护生学习临床护理课程和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基本理论的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其具备一名合格护生的素质,为毕业后能够胜任临床一线工作打下基础。联系到课堂实际,笔者尝试运用表情、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

2.1 表情技巧

表情指的是人的面部表情,它能最迅速、最灵敏、最充分地反映出人类的各种感情,如喜爱、高兴、微笑、愤怒、赞扬、同意、不同意、怀疑、失望等。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不能给自己的脸部以必要的表情或者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5]。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表情的变化,对学生学习情绪的影响很大,如果表情能使教师和学生心灵相通,那么就可以密切师生感情,增进相互了解,使学生产生信任感、安全感。[6]情感是打开学生智力渠道阀门的钥匙,这一点已经被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所证明。护理专业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人具有生物和社会双重属性,既要关注护理对象的身体健康,又要关注其心理健康。护理工作的特点要求护士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并且以良好的心境影响病人,体现在护士积极乐观的态度,对病人充满爱心、耐心、同情心、责任心。基于以上原因,每次在走进教室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受到爱护、关心、理解和友谊,这样也激发了学生相应的情感,也就会爱老师,爱上老师的课,欣然接受老师的指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前的这一举动不仅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创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态。在讲到病人入院时,安排学生课后预习,自行安排角色扮演,“护士”微笑面对“病人”,态度和蔼,有条不紊地指导和讲解,充分体现了护士的耐心、爱心、责任心。在如讲到尸体护理时,课上用认真严肃的表情,一丝不苟的操作态度,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使其体会作为一名白衣天使的神圣与光荣。在课堂中纪律松散、学生过于活跃时,常以严肃的表情或轻轻皱起眉头停顿三秒钟示意学生保持安静,有利于维持课堂纪律,获得较好的效果。

2.2 手势技巧

毛泽东曾提出,以手势助说话。手势具有鲜明形象,醒目清晰的特点。护理学基础基本操作较多,经常运用手势来演示试验,配合教师讲解教材内容,例如讲到消毒皮肤时,用棉签蘸取无菌溶液,保持棉签头端向下,不倒置,以穿刺点为中心呈螺旋式消毒,同时棉签要进行自转,已消毒的区域不能重新消毒并且不能留有空隙。单纯的口头语言繁琐、学生不明白,用手势配合言语行为,起到补充说明、化繁为简、一目了然的作用,学生很快能掌握此项内容。再如讲到测量血压时,以往平时生活中接受的信息是听诊器的听膜塞到袖带里,而正规的操作是不能塞进袖带里的,示范时有意识地暂停和保持这一姿势,犹如电影中的“定格”,可以使学生获得强烈的印象。在学生练习时,和以往的单纯口头强调对比,不清楚这一点的同学明显减少。各种注射技术是护士的基本技能之一,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互为病人进行操作,大多数学生紧张、害怕,不敢操作,笔者经常运用手势的技巧鼓励学生,在学生操作不熟练时握拳表示她一定能够做的更好,或轻拍背部表示鼓励或同情;当学生操作好时竖起大拇指表示夸奖,拍手鼓掌以示表扬。通过这些手势的运用,明显觉察到同学们在独立操作或面对监考老师时不再特别紧张、害怕,有勇气有信心去完成各项操作,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

2.3 眼神技巧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可流露出内心的情感,表达对学生的喜爱和友好程度。和蔼的目光既是对学生的鼓励,又是对其无言的赞许。笔者常主动把目光投向学生,不消极游离,为了调动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予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将目光公正平等地分配给全班所有学生,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有一种被认同和被重视感觉,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友好的表达氛围。当讲解问题或传授知识时,需要用图画、幻灯、投影、实物、手势作辅助,常选择注视学生,这样就会觉得你时刻在关注她、重视她,不便“走神”,也可用一支笔或教鞭指着图画或实物,同时念出所指的部分,并注意把笔或教鞭移到彼此目光的直线上,这样学生也会聚精会神地接受你传递的信息。目光固定在某一学生身上每次表达的时间不超过5秒,否则,长时间凝视对方,会让对方感到紧张、难堪[7],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课堂中,当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时,用提示、严历的目光表示制止和批评,以目光语言对学生施加影响,从而维持有序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眼神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身体的移动与师生距离

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方面,Kauffman认为:教师离学生太远,和学生交流时会产生误解或使学生提不起兴趣;离的太近,又会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压力。与学生交流时的最佳距离大约是手臂的长度[9]。基于此,课上在讲解内容时常从讲台上下来走到学生面前,避免产生误解,同时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学生做练习、讨论、实验时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了解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小组解答或集体总结,维持课堂秩序,检查和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走动中注意关心到每一个学生,对所有的学生给予同样的热情。在测量血压的实验课上,走动中发现很多学生听不到血压搏动的声音,查找原因是听诊器的听膜浮在肱动脉搏动处,按压的力度不够,还有的同学没有找到肱动脉。在课上及时发现,及时小结,保证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在学生中间边讲边走动时,不停留在教室的后端,这样对学生来说教师的声音是从后面传来的,对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心理影响[8]。

3 应用效果

为了检验实践的效果,以089班、0810班,两个班共86人为例,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86份,收回86份(问卷见附录)。与学生交流一次。对问卷和交流的分析:

图一显示了学生对课堂上运用体态语言的认可程度,93%的学生认为好,可见课堂上通过体态语言的运用能够避免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活动和程序之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够使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中,她们喜欢。

图二反映出课堂上体态语言的运用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密切师生感情的作用,94%的学生认为,适宜的、恰当的体态语言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密切师生感情很有效果。在课堂上,通过点头肯定、微笑赞许、竖大拇指、鼓掌等体态语言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就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密切了师生感情。

图三反映出课堂上体态语言的运用对维持课堂秩序,有效组织教学的作用,96%的学生认为能够有效地维持课堂秩序,组织教学的顺利进行。在与学生座谈时,学生表示以往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时,教师用严厉的口气批评学生,或者写检查,激化了师生关系,又浪费了时间。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可以帮助教师组织好课堂秩序,有效地组织教学。

图四显示出课堂上体态语言的运用对引起学生注意,突出教学重点的作用,93%的学生认为能够有效地引起他们的注意,突出教学重点。恰当的表情、手势、动作等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可以引起和保持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教学重点,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多数学生在座谈中也表示,教师的眼神、手势、表情能够引起她们注意,让她们明确学习目的,重点内容清晰、突出。座谈中问及每一章的重点,绝大多数同学能够把握。

图五显示出93%的学生认为对自己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促进了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课堂上教师的表情、动作、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能够充分展示出教师热情真诚的态度,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沉着、稳重的举止,娴熟的操作技能,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在护理学基础的教与学活动中,通过教师以身示教,师生之间的互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充分展示出照顾、人道、帮助的护理内涵,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由此可见,课堂上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维持课堂秩序,突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等各个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理论课、操作课的课堂上适时地运用体态语言,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有序的课堂教学环境中,为将来从事护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体态语言在交流中起着有声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笔者通过实践认为,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4.1 充分认识体态语言的作用

备课时,根据学生特点和护理知识特点,注意有声语言设计的同时,不忽视体态语言的设计,要使体态语言辅助有声语言,从而达到最佳的结合。

4.2 繁简适度,恰当运用

在课堂上,手势太多,动作太大,表情过于夸张,会给人不自然、不协调的感觉,起不到加强语意的作用,反而减低了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注意。含糊不清的表情或手势,使学生不知所措。因此要繁简适度,恰当有效地运用,让学生能够明白、理解,这样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4.3 增强意识,加强演练

在演示药物抽吸时,动作准确、规范,不宜过快,学生容易看清楚,看明白;表情认真、一丝不苟,学生能够体会作为一名护士对工作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其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如伸手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手要伸出去,手掌向上,给人自然、大方的印象。平时有意识的去演练,在表达信息时才能显示出魅力。

4.4 不良习惯,重在预防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注重自身形象和气质的塑造。注意防止一些不良习惯,如目光斜视、游离不定、流露出痛苦的微笑,不耐烦、厌烦的表情,亦不要板起面孔、拉长了脸,更不要瞪圆了眼,发脾气、耍态度。否则会使学生心理紧张,导致师生之间的情绪障碍,不利于教学的进行和学生的学习。教师要逐渐培养并保持良好的习惯。

单一的语言教学是不完美的,从这样的角度说,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使得语言教学丰富、完美起来。教师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在教学中去体会、去实践、去创新,对提高教师教学艺术、开展创新教育极为有益。

总之,体态语言对于教师具有特殊性,每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在教学中不断地发现和实践,使自己的体态语言更丰富、更完美,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附录:

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体态语言运用实际效果调查问卷

指导说明:

人际交往中,表情、动作、空间等非言语的社交手段,统称为体态语言。本问卷旨在调查同学们在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后对体态语言运用的实际效果的反馈情况,目的是更好、更有效地帮助同学们学习护理学基础课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职护理学基础的教学。请认真阅读下面每个问题,然后选出最适合你的答案。此次调查问卷没有对与错,采用无记名的方式,望同学们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选项。谢谢大家的合作。

1、通过一学期的护理学基础的学习,你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体态语言运用的效果()

①非常好②好③无所谓④差⑤极差

2、体态语言的运用对增强你的自信心,密切你与老师的感情()

①非常有效②有效果③无异于不运用体态语言的护理学基础课④无效果

3、体态语言的运用对维持课堂秩序,有效组织教学()

①非常有效②有效果③无异于不运用体态语言的护理学基础课④无效果

4、体态语言的运用对引起你的注意,突出教学重点()

①非常有效②有效果③无异于不运用体态语言的护理学基础课④不能

5、体态语言的运用对促进你职业素质的形成()

①非常有效②有效果③无异于不运用体态语言的护理学基础课④无效果

[1][7]周璇璇.《实用社交口才》[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9]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亚德里安弗海姆.《体态语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全国八院校编写组《社会心理学教程》,兰州大学出版社,1986.

[5]林立香.《体态语言信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与展望》[J].卫生职业教育,2009(8).

[6]《巧妙运用体态语言轻松走进高效课堂》[J].小学教师,2009(6).

[8]张大均.《教育心里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Body language is the classroom teacher for teach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media.Classroom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helped to draw the attention of students,focused,clos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to maintain teaching order and so on.I own a few years of secondary teaching experience in basic nursing,based on techniques described face,head,gestures skills,eye skills such as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and,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and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student discussion between Forms,to explore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analysis results,summarized in the use of attention problems.

body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Fundamentals of Nursing

R248

A

1007-8517(2010)09-0057-03

2010.01.18)

猜你喜欢
体态护理学语言
体态评估“哈哈镜”
以父之名
青年文学家(2023年1期)2023-05-30 17:08:38
《护理学杂志》稿约
护理学杂志(2021年1期)2021-02-04 09:53:48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中国自行车(2018年2期)2018-05-09 07:03:05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