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乙草胺的超声提取方法及化学强化脱氯性能研究

2010-09-04 03:00:08陈经涛李克斌李显越王晓兰王建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21期
关键词:乙草胺硫代硫酸钠丙酮

陈经涛,李克斌,魏 红,李显越,王晓兰,王建军

(1.陕西教育学院化学与化工系,陕西 西安 710061;2.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3.西安理工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系,陕西 西安 710048)

农药作为一类广泛使用的特殊化学物质,在防治病虫害、灭除杂草、延长粮食储存时间等方面表现出良好效果,在作物的稳产、高产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效益。但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并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对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1]。研究农药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不仅是新农药开发的需要,也是开展污染环境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酰胺类除草剂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芽前除草剂,在近代农田化学除草剂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除草效果好、杀草谱较广、使用方便,主要被用于大豆、谷物及其他几种阔叶草的优先控制[2]。在氯代乙酰胺类除草剂中,乙草胺作为玉米、大豆、棉花和果树的除草剂,在我国的年使用量已经超过10 000 t(原药)。

乙草胺含氯原子,具有“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或可疑的“三致效应”[3],已被美国环境保护局定为B-2类致癌物[4]。乙草胺不易挥发,对光稳定,从文献查得乙草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3个月,可见乙草胺能够在土壤中长时间存在[5],并有可能通过渗漏进入地下水系统。因此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脱氯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含氯有机物的脱氯降解在国内外报道均较多,目前已报道的化学脱氯方法有FeS脱氯[6],纳米铁脱氯[7],硫脲脱氯[8],亚硫酸盐脱氯[9]等。用硫代硫酸盐脱氯的报道尚属少见,本文以硫代硫酸钠做脱氯原料,调节含水量至15%,对乙草胺进行脱氯降解研究。

土壤对农药有吸附作用,土壤中农药残留检测的首要任务是样品前处理,包括提取、富集和净化等过程,发展简单快速的提取和净化方法对分析环境中的复杂样品非常重要。对于土壤中农药的提取和净化方法已有大量的报道,传统的索氏提取具有良好的提取效率,但是具有耗时、需要大量的溶剂、不利于大批量处理等不足,且长时间的索氏提取还会造成某些有机污染物的分解,从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超临界流体提取具有较高的提取效率,但是仪器花费较高;微波提取能够在30 min内完成样品的提取,但是需要严格控制提取的时间和压力;加速溶剂提取技术测定结果准确,但是一次性设备投资较大。所以,在日常的分析中,这些提取技术并未得到普遍应用。超声波提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取土壤中的农药,且提取时间短、效率高、花费较低,故此技术大量应用于环境样品的提取[5]。本研究即利用此技术建立了土壤中乙草胺的提取及定量分析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供试仪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Inertsil ODS-3,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 μ-ΜBondapakC18,3.9 mm×300 mm,5 μm;RE52CS-2旋转蒸发仪;SHB-3循环多用真空泵;KQ3200E型超声波清洗器;SHZ-82HE恒温振荡器。

供试药剂:甲醇(色谱纯)、丙酮(分析纯)、二氯甲烷(分析纯)、硫代硫酸钠(分析纯)、无水硫酸钠(分析纯)、乙草胺农药原药(95%)。

1.2 储备液配制

1.2.1 乙草胺储备液的配制 称取1.315 8 g乙草胺农药原药(95%)于50 mL容量瓶中,用色谱级甲醇定容,乙草胺浓度为25.00 g/L,0℃下保存。

1.2.2 硫代硫酸钠储备液配制 称取2.928 2 g硫代硫酸钠于小烧杯中,蒸馏水溶解后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硫代硫酸钠浓度29.3 g/L。

1.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土壤采自陕西歧山,5 a以上未耕种的荒地,取其深度约为15 cm的耕层土壤。将采集到的土壤倒在盘中,在半干状态下把土块压碎,除去植物残根等杂物,铺成薄层并经常翻动,在阴凉处风干,风干后的土壤用木棒碾碎后过10目的筛子(粒径<2 mm),除去2 mm以上的沙砾和植物残本,将筛分后的土壤装瓶备用。

1.4 分析方法的建立

1.4.1 色谱条件的建立 (1)最大吸收波长的选取。取适量的乙草胺溶于蒸馏水中,浓度约为10 mg/L,在紫外光谱仪上从200~400 nm扫描(结果见图1),选取最大吸收波长。(2)流动相组成及色谱选择。在选定柱型基础上通过改变流动相甲醇/水比例,测定乙草胺的保留时间,测定乙草胺与其它干扰成分的分离情况(结果见表1,图2~4)。改变色谱柱重复上面过程。

1.4.2 土壤的培养 用细筛筛分土样,微量注射器吸取200μL储备液于一干净烧杯中,用10 mL丙酮稀释,取出筛分出的10 g土,混合均匀后,于通风橱中过夜,使丙酮挥发至干,再称取90 g土样将其稀释,搅拌均匀后,用保鲜膜封好烧杯口,放入阴暗处,备用。

1.4.3 农药提取效率比较实验 分别称取 5 g培养土壤于3个三角瓶中,并分别加入25、25、25 mL丙酮溶剂,比例分别为丙酮/水(V/V)=90/10、80/20、75/25,摇床振摇 1 h,超声波超声 15 min,过滤,收集滤液。再重复2次。收集到的滤液转移到一个250 m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40 mL 5%的氯化钠水溶液,25、15、15 mL二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过无水硫酸钠小柱,在旋转蒸发仪上减压浓缩到快干,再用氮气吹干,用甲醇定容至10 mL待测。每个试样做两个平行样品。

1.5 土壤中乙草胺的硫代硫酸钠脱氯降解

取3个干净烧杯分别称取10 g土于烘箱中,105℃下干燥5 h,取出后冷却到室温,衡重,计算土壤含水量,再分别加入1.5 mL乙草胺储备液和10 mL丙酮,混合均匀后,于通风橱内过夜,挥发干丙酮,往每个烧杯中加土,使干土量达到150 g,搅拌均匀,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分加0、1.5、3.0 mL硫代硫酸钠储备液,再加一定量的水调节水含量至15%(Wt%,干重),再次搅拌均匀后,用保鲜膜封好烧杯口,放入25℃阴暗处。未加硫代硫酸钠的土样每隔2d取1次样,加硫代硫酸钠的土样取样时间为13.5、23、45、90、136 h。取样后,在三角瓶中加入 25 mL 丙酮溶剂,丙酮/水(V/V)=80/20,摇床振荡 1 h,超声波超声15 min,过滤,收集滤液。重复上述过程2次,收集到的滤液转移到一个250 m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40 mL 5%的氯化钠水溶液,25、15、15 mL二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过无水硫酸钠,在旋转蒸发仪上减压浓缩到快干,吹氮气至干,用甲醇定容至10 mL,过0.45μm滤膜后直接进HPLC分析。每个试样做两个平行样品。

2 结果与分析

2.1 选取最大吸收波长

如图1所示,乙草胺紫外吸收在从短波向长波变化过程中急剧下降,考虑到许多溶剂如水、甲醇、乙腈在210 nm处有吸收,选取225 nm作检测波长。

图1 乙草胺紫外吸收光谱

2.2 不同柱型和流动相组成的选择

不同柱型和流动相的组成下,乙草胺保留时间见表1。

由表 1可见,μ-ΜBondapakC18和 Inertsil ODS-3柱对乙草胺都能较好分离,出峰时间也相当,不过Inertsil ODS-3柱长较短,在相同流动相和流速下其柱前压较低,所以选用Inertsil ODS-3,反相C18柱留待进一步实验。甲醇/水不同比例作流动相,乙草胺原药分离见图2~4,可以看出流动相比例为甲醇/水(V/V)=70/30时,可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表1 不同柱型和流动相组成时乙草胺保留时间

2.3 不同溶剂配比例取效率的比较

从图5中可以看出,丙酮和水3个不同配比的溶剂中,以丙酮/水(V/V)=80/20作为提取溶剂时,提取效率最大,丙酮/水(V/V)=90/10、80/20、75/25时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6.8%、101.9%、68.1%。

2.4 Na2S2O3对乙草胺的化学降解

图2 流动相比例甲醇/水=65/35时乙草胺原药HPLC图

图3 流动相比例甲醇/水=70/30时乙草胺HPLC图

图4 流动相比例甲醇/水=75/25时乙草胺原药HPLC图

图5 不同提取溶剂比例提取效率柱形图

2.4.1 Na2S2O3降解乙草胺的HPLC谱图分析 含水量为15%(干重)、乙草胺浓度为 5.253 mmol/L的土壤在添加184.5 mmol/L的Na2S2O3后,在降解13.5、23、45 h 时,土壤提取液的 HPLC 图见图6~8。

图6 降解13.5 h时提取液的HPLC图

图7 降解23 h时提取液的HPLC图

图8 降解45 h时提取液的HPLC图

由图可见,添加Na2S2O3后,土壤中的乙草胺随培养时间增加峰面积减小(t=9.6±0.1 min);同时,土壤提取液中出现新物质,其保留时间t约为2.1±0.1min,该峰面积随培养时间增大,随乙草胺峰面积减小而增大。这些结果表明,土壤中的乙草胺和Na2S2O3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乙草胺降解过程中,乙草胺的浓度和色谱峰面积变化见2.4.3中的表2。

水土体系中乙草胺浓度,公式(1)。

2.4.2 Na2S2O3对土壤中乙草胺的降解模型 zheng等[8]研究认为水溶液中酰胺类农药的硫代硫酸盐脱氯过程为SN2反应。水土体系中,乙草胺会在土壤上发生吸附,土壤中乙草胺消失过程可用图9示意。假设只有水相乙草胺能与硫代硫酸盐反应,且按SN2机理进行,可得如下结论:吸附的乙草胺不能被硫代硫酸盐降解;土壤不吸附硫代硫酸根,它只存在于土壤水相中;乙草胺的蒸发消失可忽略不计(饱和蒸汽压=30×10-3Pa,25℃);生物降解速率很小可忽略不计(对照实验支持该假设)。据此,我们建立土壤中乙草胺的硫代硫酸盐脱氯动力学模型如下。

水土体系中乙草胺浓度,公式(1)。

水相中Na2S2O3和乙草胺SN2反应,公式(2)。

表2 土壤中有、无Na2S2O3时乙草胺降解过程中浓度(色谱峰面积)变化情况

土壤相中Na2S2O3和乙草胺SN2反应,公式(3)。

由(1),(2),(3)式得公式(4)、公式(5)。

图9 土壤中乙草胺消失过程

2.4.3 Na2S2O3对乙草胺的降解 在Na2S2O3对乙草胺的降解过程中,乙草胺的浓度和色谱峰面积变化结果见表2,表中同时给出无Na2S2O3,其它条件均相同时的对照实验结果。

以乙草胺色谱峰面积对时间作图,如图10。从图10可以看出,在未加硫代硫酸钠的情况下,乙草胺几乎不发生降解,当加入的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是乙草胺的物质的量的2倍时,乙草胺开始降解,并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降解速度越来越慢;当加入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是乙草胺的物质的量的4倍时,乙草胺的降解速度明显加快。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也变得缓慢。

图10 硫代硫酸钠对乙草胺的降解动力学。土壤含水量15%(Wt%),温度25℃

图11 硫代硫酸钠对乙草胺的降解动力学过程

由图11可见,硫代硫酸钠和乙草胺的反应在硫代硫酸钠浓度远大于乙草胺浓度时,能够很好地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在硫代硫酸钠用量分别为乙草胺的2和4倍时,乙草胺的半衰期分别约为12和6.5 d,而乙草胺在天然土壤降解半衰文献值为1~3个月,可见硫代硫酸钠的确能加快土壤中的乙草胺脱氯去毒过程。

3 小结

3.1 建立了土壤中乙草胺的HPLC分析条件

Inertsil ODS-3,4.6 mm×150 mm,5 μm 反相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V/V)=70/30,UV 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25 nm,流动相流速为1mL/min

3.2 建立了土壤中乙草胺的定量提取条件和方法

提取溶剂为丙酮/水(V/V)=80/20,提取过程为摇床摇振、超声提取、过滤、二氯甲烷萃取、旋蒸浓缩、吹干、定容、过0.45μm膜、进HPLC。

3.3 建立了乙草胺脱氯过程动力学模型

初步研究了硫代硫酸钠对土壤中乙草胺的化学脱氯过程,建立了多相体系中乙草胺脱氯过程动力学模型;测定了硫代硫酸钠对乙草胺的脱氯转化过程动力学常数和半衰期。结果发现在硫代硫酸钠用量远大于乙草胺时,乙草胺的化学脱氯降解反应很好的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

[1]邵 波.三种酰胺类除草剂在水藻体系中的降解及脱毒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3.

[2]童建华,庄占兴.我国除草剂工业生产现状及存在对策[J].农资科技,2000,(4):10-12.

[3]郑和辉,叶常明.环境样品中乙草胺和丁草胺的残留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1,21(3):217-220.

[4]朱天良.农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

[5]郎印海,蒋 新.土壤中13种有机氯农药超声波提取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4,24(2):3-6

[6]Eelizabtch.Butler and Kimf.Hayes,et al.Kinetic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halogenated aliphatic compoundsby iron sulfide.Environ[J].Sci.Technol.2000,(34):422-429

[7]那娟娟,冉均国.纳米铁粉对四氯化碳的脱氯行为[J].硅酸盐学报,2006,34(4):18-21.

[8]Wei Zheng,Scottr.Yates.et al.Transformation of Herbicide propachlor by an agrochemical thiourea.Environ[J].Sci.Technol.2004,(38):6855-6860

[9]Mary Bednera,William A.MacCrehana,George R.Helzb.Making chlorine greener:investigation of alternatives to sulfite for dechlorination[J].Water Research,2004,(38):2505-2514

[10]王琪全.酰胺类除草剂环境行为的研究 [D].杭州:浙江大学,2006.

[11]Daniele Del Buono,Luclano Scarponi.et al.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butachlor and benoxacor in wheat and soil[J].JAgric.Food Chem.2000,(53):432-4330.

[12]Yu Y L,Wu X M,et al.Bioavailability of butachlor and myclobutanil residues in soil to earthworms[J].Chemosphere,2005,(59):961-967.

猜你喜欢
乙草胺硫代硫酸钠丙酮
硫代硫酸钠置换滴定法测定高铁酸盐的纯度
高考热点
——硫代硫酸钠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稳定性及其标定研究
山东化工(2017年7期)2017-09-16 05:19:25
60%氯氟吡氧·乙草胺·莠悬乳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药效试验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10
冷冻丙酮法提取山核桃油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食品界(2016年4期)2016-02-27 07:37:06
硫代硫酸钠考点追踪
乙酰丙酮钕掺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光学光谱性质
PVA膜渗透汽化分离低浓度丙酮/水溶液的实验研究
应用化工(2014年4期)2014-08-16 13:23:09
乙草胺的降解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上海建苯酚丙酮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