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雄斯 王景
某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谭雄斯 王景
目的分析目前临床用药的不合理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提高用药水平。方法对某医院9530份抽取病例样本进行分析,筛选不合理用药病例,并进行进一步分析和统计,综合实际药剂科经验和文献查阅,对其进行报告。结果用药不合理病历占所有抽取样本中的9.8%,共932份,具体分为:有适应证未得以治疗占39.2%,共208份;选用药物不当占1.5%,共8份;用药过量过分占7.2%,共38份;用药不足占3.4%,共18份;不适当的合并用药占5.9%,共31份;无必要的使用贵重药和进口药占30%,共159份;给药时间、间隔、途径不适当占4.9%,共26份;重复给药占7.9%,共42份。结论某医院临床用药基本控制在合理用药范围内,但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若不加强整顿和改正,将威胁医院医疗安全。
不合理用药;合理用药;适应证;药物;病例;分析;对策
合理用药是指在诊断、开处方、写标签、包装、分发、患者遵医嘱治疗及随访的全过程中达到质量合格、药品有效、安全无害、对症下药、价格低廉、配药准确以及用量和用药时间间隔正确无误等。但是据WHO报道,现实用药情况不容乐观,世界上有1/3的住院患者不是死于疾病本身和其他危害而是死于药物的不合理使用[1]。药物本来是针对疾病需要使用,但是偏离药物使用标准不仅威胁患者健康,还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文对该院近1万份处方分析其中的不合理用药处方,为该院改正不合理用药提供有价值参考。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附属医院2006年以来门诊及病房病例(处方)9530张,从中筛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且本组资料均符合调查研究要求,且用药时间均≥4 d,住院时间均≥5 d,最长用药时间为125 d。
1.2 判断不合理用药的标准 根据药品说明书或《中国药典》(2005版)[2]、《临床用药须知》、《临床药物治疗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以及综合实际患者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组内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算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统计分析9530份处方中,有932份不合理用药的病历,约占所有处方中的十分之一。具体包括: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无指征的预防应用;选药不合理;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使用禁忌药物;肝肾功能不全使用禁忌药物;影响儿童发育的禁忌药物;对于配伍输液选择不合理;不恰当的联用;使用药物剂量偏大或偏小;处方书写不规范;用法不合理。具体见表1。
表1 932份不合理用药中各种不合理用药所占比例(例,%)
3.1 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 根据本组统计,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滥用)、无指征的预防应用(无必要的使用贵重药和进口药)以及选药不合理(药理性拮抗、减少吸收、降低疗效、增加毒性)三项居于首位,分别占不合理用药情况的19.8%、18.0%、13.4%,共占51.2%。滥用药物和滥用贵重药物、进口药现象的存在,正是一直以来“以药养医”的体现之一。而选药不合理则显现出了目前医药人员的职业知识和专业药理知识存在水平高低和结构缺失问题,这是直接制约用药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药剂师应加强专业巩固和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上述两点问题几乎囊括了目前不合理用药现状,应加强改正。
3.2 不合理用药主要原因的分析。
3.2.1 无指征的治疗用药 主要表现在普通感冒、水痘、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性感染者给药方面,在未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滥用抗生素。如其中一张不合理用药病例:患者,女,35岁,上呼吸道感染;处方单是: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头孢曲柱2.0 g,静脉滴注;5%葡萄糖25 0 ml,利巴韦林0.5 g,庆大霉素24万U,辅酶A 2 00 U,静脉滴注。该病例明显是单纯的上呼吸道感染,即普通感冒,处方中使用了限制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并无抗生素应用指征,实属滥用。不但对疾病无效,还会加重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增加其不良反应。
3.2.2 无指征的预防应用 主要表现在肝、肾、心脑等疾病和一些炎症、外伤者的给药方面,未出现恶化或无并发病的情况下,医生安慰性地开出无必要的贵重药和进口药或保健品。造成患者昂贵的药费负担,但是所开出的预防性药物并无作用,“都说药品贵,实际上‘药贵’贵在进口的药品上”-某医院院长直言。从此可看出,无指征的预防用药主要体现在无必要的贵重药物上以增加私利。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也可以由医药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引起。如皮肤软组织挫裂伤,主要感染病原菌为葡萄球菌,术前不宜于术前预防用药,克林霉素作为速效抑菌剂,具有神经肌肉阻滞的不良反应,可能会提高局麻药、肌松药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有可能引起呼吸肌麻痹作用或血压下降、心电图改变,因此宜选用对皮肤软组织挫裂伤有效的杀菌剂,如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3]。
[1]孙志强.合理用药策略是药学监护的良好开端.中国卫生资源,2007,10(6):306.
[2]中国药典·I临床用药须知,2005:134-15
[3]黎春辉.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二).中国社区医师,2008,24(11):23.
[4]付世龙,张彩莲.我院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中国执业药师,2009:7.
[5]周书成,杨晓凤.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医药指南,2009,7(22):64.
526020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