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贸:面临问题及走势预测

2010-08-03 02:07:36金菊萍
浙江经济 2010年7期
关键词:外贸浙江贸易

文/金菊萍

2010年浙江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向好,但也面对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全年浙江出口预计增长8%左右

2009年,与外贸总额居前3 位的广东、江苏、上海相比,浙江进出口总体降幅低于上海、江苏,比广东高0.3个百分点,居第三位(广东下降10.8%、江苏下降13.6%、上海下降13.8%)。虽然进出口变化大落缓起并不足以对浙江经济造成致命打击,但经济恢复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却无法令人忽视。

面临的问题

全球能源资源价格持续高企,推高出口产品生产成本。2009年以来,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累计下跌超过7%。美元贬值不仅使浙江产品对美国市场出口价格优势进一步削弱,还在全球需求回暖的情况下进一步推高了原材料价格,导致浙江出口产品生产成本上升。机电、轻工、化工等行业原材料价格涨幅高达20%,国际海运费上涨30%以上,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成本落差缩小,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下降。

贸易保护和国际贸易壁垒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国际间的政策合作意愿减弱,协调难度加大。主要经济体优先解决国内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继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浙江纺织、鞋帽、钢铁等多种工业产品出口深受影响。2009年,共有16个国家(地区)对浙江产品发起“两反两保”调查88起,案件数同比上升11%,涉及出口额同比增长1.37倍。美国、欧盟等国家在商品标准、技术法规和技术认证制度等方面设置了多种贸易技术壁垒,特别是各种技术认证制度差异性大,认证难度和成本费用高,正成为扩大出口的主要障碍。预计浙江大量外向型企业的出口或将面临更多壁垒。

2009年以来,主要经济体继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浙江外向型企业的出口或将面临更多壁垒

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未有效缓解。虽然2009年以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银行新增贷款大幅增长,但贷款大部分流入政府投资、大型国企项目和票据贴现等领域。作为外贸主力军的众多中小外贸企业,依然面临较大的“融资难”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逐渐回暖的形势下,一些外贸企业有业务、有订单,但苦于缺少流动资金支持,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大。金融危机爆发后,多数国家纷纷采取本币贬值的方式实现本国经济平衡,应对激增的失业率。浙江主要出口市场如欧盟、日本以及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型经济体的货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剧烈震荡和贬值,特别是人民币对欧元呈加速升值走势,从而对浙江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提高外贸环节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改进对企业的通关、检验检疫、外汇、金融等各项政策的便利化服务,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政策支持体系

初步预测和政策建议

从已公布的主要经济先导指标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正从快速收缩阶段向恢复增长阶段转变。在世界经济逐步企稳、市场需求预期改善的情况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大部分企业将进入库存温和回补阶段,并带动国际需求阶段性回升,将推动浙江外贸整体向好。国内方面,国家将继续完善“稳外需”的各项政策措施,包括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的稳定,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支持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积极落实贸易融资政策,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和范围,提高通关、质检、外汇管理等环节的便利化水平等。相对平稳的政策将对加快外贸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国内有需求的产品进口,推动重点领域服务出口,努力实现外贸“保份额、调结构、促平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0年,浙江外贸仍将坚持“保增长”与“调结构”并举,在继续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出口品牌与出口基地推进力度,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与出口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走出去”步伐,在境外设立销售网络,鼓励优势产业向海外拓展,开展跨国并购和研发合作。综合分析,2010年浙江出口预计增长8%左右。为此,在政策上建议: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继续支持旅游、建筑、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出口,有效推动金融、保险、通讯邮电、特许专利等领域发展,重点扶持文化、教育、电影音像、广告宣传、咨询与计算机信息服务等,继续加快研发设计、外籍船舶修理等新兴服务贸易拓展,大力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离岸服务外包产业,进一步促进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加强政府对发展服务贸易的服务与支持,积极推动国际服务贸易的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形成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整体合力。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信贷力度,进一步改善企业的贸易融资条件。对重点出口企业,给予适当增加出口信贷的使用比例等优惠条件。鼓励发展股份制担保公司,为中小外贸出口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协调各金融机构增加外贸信贷规模,新增贷款规模中一定比例用于外贸企业贷款,减轻外贸企业融资压力。进一步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率,下调保险费率,提高补贴比例,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大力促进外贸结构优化。加快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纳入跨国公司研发体系;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推进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基地创业投资机制的建设,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软件和医药出口的扶持力度,促进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支持深加工、精加工的农产品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鼓励和支持企业进口重要资源、设备等。针对不同行业,为中小出口企业搭建公共研发平台,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提升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在全省外贸企业中培育出口创新项目、出口创新研发平台和出口创新示范基地。

——积极鼓励国际市场多元化。鼓励外贸企业区域国际营销网络体系建设和境外生产加工体系建设,以境外投资带动外贸出口。扶持中小外贸出口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减少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推动企业赴境外设立商品专业市场,创办贸易公司、办事处,开拓新兴市场,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踊跃开拓南亚、中亚、南美、东欧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鼓励企业积极开拓俄罗斯和东欧市场,拓展非洲及拉美地区等发展中国家市场;推动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等多种形式的境外投资。

——鼓励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针对日益增多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鼓励企业、行业中介组织积极参与应对各类贸易摩擦诉讼,鼓励企业积极提高国际市场地位,提高应诉率和胜诉率,维护企业及整个行业的合法利益,引导企业规避风险;完善进出口运行预警机制,指导外贸企业正确应对重大贸易摩擦。

——营造外贸发展的良好环境。提高外贸环节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改进对企业的通关、检验检疫、外汇、金融等各项政策的便利化服务。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政策支持体系,在质检、海关通关、商标注册等方面为名牌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便利。加快加工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市地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落实外贸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减轻外贸企业税费负担,出台人才引进和培养的优惠政策,对外贸企业引进的中高端专业人才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和税收减免。

猜你喜欢
外贸浙江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 01:37:14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中国外汇(2019年6期)2019-07-13 05:44:14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贸易统计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44
贸易统计
浙江医改三部曲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