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体育学院 黄文文 刘雅玲
韩国优秀乒乓球削球运动员朱世赫,1980年1月20日出生,世界排名11(2010年1月份国际乒联公布的名单),最好成绩为世锦赛第2名。朱世赫是目前世界乒坛优秀的男子削球选手,2007-2009年参加的重要赛事中,1次进入1/4决赛,12次闯入1/8决赛。可见,其在世界乒坛已占据一席之地。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以朱世赫的4场国际比赛为研究对象(2007年克罗地亚公开赛对吴尚垠1场,2009年科威特世锦赛对王皓1场,2009年卡塔尔公开赛和科威特世锦赛对王励勤2场,共25局,其中,朱世赫胜11局,负14局),对其发球站位,发球旋转,发球落点,第三拍抢攻位置及落点,第一、三拍在开局、中局、尾局的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旨为我国运动员的备战提供参考。
统计显示,4场比赛朱世赫共发球226次,发球直接得分为29分,发球得分率为12.83%;失4分,发球失分率为1.77%。第三拍抢攻59次,得16分,得分率为27.12%;失13分,失分率为22.03%。
统计发球站位可以看出,朱世赫以侧身正手发球为主,总数为190个,占84.07%;反手发球为36个,占15.93%。
由表1可知,朱世赫发球旋转以正手位发顺左侧上旋为主(35.4%),其次为正手位发逆右侧上旋(28.32%)和反手位发右侧上旋(13.27%)。朱世赫的发球质量较高,配以旋转及落点的变化,致使对方接发球失误。另外,运用发顺旋球配合逆旋,让对方判断不清旋转,从而主动上手。
表1 朱世赫发球旋转统计
由表2可以看出,朱世赫发球落点集中在中路,占64.41%。其分布依次为中短、中半、中长,分别占35.14%、27.03%、2.25%。逆上旋发球线路主要发中路半长球,中路和半出台球所占比重较大。从录像观察来看,朱世赫发不出台球以免对方直接抢攻,同时,结合少部分长球以丰富落点变化。
表2 朱世赫发球落点统计
表3统计显示,朱世赫的发球抢攻站位以侧身、正手为主,得分率和使用率均较高。由表4可知,朱世赫第三拍抢攻落点主要以中路长球为主(43.48%),其次为正手长球(30.43%)和反手长球(26.09%)。以正手拉对方中路或斜线,以侧身拉对方中路。朱世赫通过反手发右侧上旋至对方反手半出台,迫使对方轻吊,从而侧身抢攻。
表3 朱世赫第三拍抢攻位置统计
分析朱世赫发球旋转在开局、中局、尾局的变化规律可知,关键分以顺左侧上旋发球为主,逆右侧上旋发球在尾局最多,开局、中局和尾局左侧上发球均较多。处于优势时,朱世赫会变换反手发球。
分析朱世赫开局、中局、尾局的发球落点可知,中路短球和中路半长球在三个阶段都大量使用,反手半长球往往在尾局发挥作用,其他落点在开局、中局和尾局三段没有显著性差别。
分析朱世赫第三拍抢攻落点在开局、中局、尾局的变化规律可知,发球抢攻落点在中局使用最多,中路长球在整个发抢中明显高于正手长球和反手长球。在开局抢攻中,正手长球和反手长球使用基本相同。同时也可看出,其直线抢攻较少。
表4 朱世赫第三拍抢攻落点统计
朱世赫发球主要站在侧身位,以正手发顺左侧上旋中路短球,中间穿插有逆右侧上旋球。顺左侧上旋发球、中路短球在开、中、尾局变化幅度最明显,顺左侧上旋发球在尾局数量最多,中路短球在开局数量最多,逆右侧上旋发球在尾局数量最多。发球抢攻以侧身和正手位为主,落点以中路长球居多。
[1]张辉.球类比赛计算机诊断与分析[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
[3]刘雅玲,陈达君.乒乓球技战术与训练之四——弧圈球与台内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董扬,徐伟,刘雅玲.11分赛制中我国乒乓球主力队员技战术分析[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