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有一种努力叫活着
巴桑旺毛和她的孩子——掘墟而出的生命
地震发生后,几根互相支撑的木棍为37岁的藏族女人巴桑旺毛支撑出了一小片空间。她压在废墟下约66个小时之后,被救援队救出。获救11个小时后,她在废墟边的天蓝色帐篷里生下了儿子。掘墟而出的生命,请用力生活。
母亲怀里的措卓——母亲死去的姿势
地震突然发生,房屋即将倒塌,眼看着木头要砸在年仅5岁的儿子身上,措卓的母亲首先用身躯护住了儿子。在一旁的父亲,同样用身躯为母子俩抵挡来势凶猛的木头。这对年轻的藏族父母失去了生命,但措卓获救了。
刘云生与胡景香——如果活下去,不再吵了
“这辈子是夫妻,我们下辈子还做夫妻。人要多少钱都没有用了,开开心心过日子就是最好的。”在地震废墟下,刘云生紧紧搂着妻子胡景香。地震前,夫妻俩几乎每天都吵一两次架,而在废墟中,夫妻俩感悟人生。
怀德儿童福利院——105个孩子
在这次强震中,周围的民房几乎都倒了,但怀德儿童福利院除了被倒塌的房子砸裂几道缝外,一块大的石头都没有掉下来。105个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却奇迹般地一个没伤着。
力量 有一种力量叫信仰
阳光女孩——更松代吉
地震发生时,这个16岁的女孩从学校回到家里,一边哭,一边挖,一边哭,一边挖,从废墟里挖出了妈妈,后来是哥哥,再后来是姐姐和侄子……一共挖出9人,一家10口都活了下来。她的梦想是当护士,救助他人。她对人们说:“活着是多么快乐,经历了地震,大家应该知道了吧!”
舍生取义——黄福荣
他一生未婚,一生向善。他说:“在公益和奉献爱心的道路上,如果我死了,是上天对我的恩赐。”他为汶川运送物资,之后在汶川做了3个月志愿者,此次在玉树,他用尽生命最后的那口气,双手推出4人。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黄福荣的死就是重于泰山。
互助县志愿队——包工头杨全芳
农民杨全芳在玉树县承包了些工程,因欠薪滞留未归。地震发生后,他和工友全力投入救人,14日挖出40人,之后成立了“互助县支援队”,每天开着辆破旧的货车,拯救伤者。他说:“遇到这样的事谁能不伸手。”
从汶川转战玉树——59岁农民赵俊方
赵俊方10年来资助了100多个贫困学生。汶川地震后,他是第一个到达震区的河南籍民间志愿者,当所有志愿者离开后,他依然坚守了2年,获2008中华慈善奖。听说玉树受灾,他从汶川转至南坝镇救人,不分昼夜。
感恩与感动——川人冲在第一线
经历过汶川之痛的四川人,是驰援大军中普通的一员,又是特殊的人群,他们的旗帜上写着“四川军民感恩来了”。他们特别能深切感受灾民对外界救援力量的期盼,于是会说出:“我知道望眼欲穿的感觉。”对玉树地震,他们义无反顾冲在第一线。四川人知恩图报,值得全国人民尊重。
安息 有一种生命叫永恒
我们一起回家——张杰明,高传洪,张平兴
他们是从四川到玉树打工的重庆人,地震发生后,他们集体将遇难的亡妻用农用车送回老家安葬,让死者能落叶归根,在老家入土为安。这样才能“对妻子的娘家有个交代”。3天旅程之后,3名亡者,魂归故里。高传洪说,将妻子送回老家后,再回来寻找失踪的儿子。
僧侣超度——安抚伤痛
千余具遇难者遗体被安放后,僧侣们围坐成一个大圈,遇难者的遗体整齐地摆放在圈内,僧侣们诵讼经文,为逝者超度,平息生者的悲痛,带来心理安抚。生命越有尊严,国家越有力量。
祈福 为一份牵挂而祈福
大爱无疆——善款21.75亿
“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共募得善款21.75亿元人民币,金额超过了2008年央视汶川地震募捐晚会募得的15.14亿元。特别是:加多宝集团捐款1.1亿元,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捐款1亿元,大连万达集团捐款1亿元,福建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董事长曹晖父子以个人名义捐款1亿元。
烛光中祈祷——济南西藏中学
21日上午10时10分,济南西藏中学的师生齐聚学校礼堂,为在地震中死难的同胞祈福。主席台上的大屏幕上,播放着玉树灾区受灾情况的照片,很多男生红了眼眶。学生们稚嫩的脸上满是悲痛,很多孩子面向主席台方向深深地鞠躬。
默哀结束后,礼堂灯光熄灭。黑暗中,身穿藏袍的学生代表用红色的烛光,在主席台前排成荧荧闪亮的一颗心,伴随着悠缓的音乐,为灾区群众祈祷。
玉树并不遥远——在山东的我们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灾区妇女儿童的安危牵动着山东妇女的心。山东省妇联积极开展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向青海省妇联发去了慰问信,并紧急筹集资金10万元汇往青海省妇联。山东省妇联全体干部职工捐款16480元。其中,离休老干部捐款5300元,祝你幸福杂志社全体员工募集1980元。青海省妇联发来慰问信,对山东省妇联的姐妹亲情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和玉树相距并不遥远,因为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编辑 孙玮◎
祝你幸福·知心201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