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治疗兔大肠杆菌病

2010-04-13 12:30:56邢兰君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10期
关键词:胶冻环丙沙星肉汤

邢兰君

(河北省邢台市兽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1)

本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兔的爆发性肠道传染病。

1 临床症状

病初兔未见任何临床症状,随后患兔陆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泻,腹部膨胀,排出的粪便细小、成串,外包有透明、胶冻状黏液,随后水样腹泻。后期排水样粪便,粪便污浊,呈灰褐色、黑色且腥臭,肛门、后肢、腹部和足部的被毛被黏液及水样稀粪沾污,严重时肛门堵塞。病兔四肢发冷、磨牙、流眼,眼眶下陷,迅速消瘦、死亡。

2 病理变化

皮下干燥,胃膨大、充满多量液体和气体,胃黏膜充血、出血。十二支肠、回肠、盲肠黏膜均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并充满半透明的胶冻样液体,伴有气泡,有的呈红褐色粥样,有的呈灰褐色黏液状。结肠扩张,有透明胶样黏液。肠道黏膜充血、出血、水肿。胆囊扩张,黏膜水肿。

3 实验室诊断

3.1 涂片镜检 无菌取胶冻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3.2 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病死兔肝、脾及肠内血样物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 h后,形成圆形、隆起、光滑、湿润、半透明的浅灰色菌落(直径约2~3mm)。挑取上述菌落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37℃培养24 h,生长出红色菌落;接种于伊红美蓝培养基,37℃培养24 h,生长出黑色、带金属闪光的菌落。再取红色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无夹膜的杆菌。取红色菌落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肉汤均匀混浊。

3.3 生化试验 将上述分离菌株分别接种于葡萄糖、乳糖、甘露醇、麦芽糖和蔗糖发酵管,结果能发酵乳糖、葡萄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产气,对蔗糖少量产酸,产气少。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三糖铁斜面穿刺后,斜面和底面均变黄。

3.4 动物实验 将24h肉汤培养物用生理盐水按1∶1稀释均匀,按 0.4mL,0.3mL,0.2mL,0.1mL剂量腹腔注射小鼠(体重 13~15 g)各 4只,空白对照组4只,每只注射0.4mL(生理盐水与普通肉汤按1∶1稀释),结果24~48 h后,空白对照组4只小鼠无异常,其余组小鼠相继死亡。剖检死鼠,呈典型的大肠杆菌病变化,涂片镜检及分离培养结果同上。

3.5 药敏试验 本菌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敏感,对庆大、链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

4 治疗

依据药敏实验结果,用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及中药治疗。

4.1 用恩吉诺(主要成分:恩诺沙星等)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5~1mL,每日 2 次,肌注,连用3d。

4.2 兔群饲料内混喘痢杀(主要成分:环丙沙星等),按说明饲喂,连用5d。

4.3 应用收敛止泻的中草药,方剂:郁金 45g、银花 45 g、连翘45 g、大黄 50 g、栀子 20 g、诃子35 g、白芍 20 g、黄芩 20 g、黄柏20g,水煎服(此方供500只兔一天服用),连用3d。

猜你喜欢
胶冻环丙沙星肉汤
实验动物血清胶冻样成因分析及消除方法探索*
新型Z型TiO2/Ag/Ag3PO4光催化剂的设计及其降解环丙沙星性能研究
鞋子里的老妇人
魔芋制品饱腹没营养
熬胶工艺对鲟鱼鱼皮胶冻品质的影响
变质的肉汤
肠杆菌科细菌环丙沙星耐药株与敏感株耐药性分析
环丙沙星在盐碱土中吸附特性的研究
Co2+催化超声/H2O2降解环丙沙星
儿肉汤
小说月刊(2014年4期)2014-04-23 08: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