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香
谨防多劳者多得批评
○张菊香
小窦大学毕业后来到一家企业从事成本管理工作,由于他学习勤奋,工作敬业,很快就成了部门的业务骨干,多次获得企业授予的“管理创新奖”和“合理化建议先进个人”。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名业务骨干,最近却炒了企业的鱿鱼。
小窦在成本管理岗位上能够作出成绩,获得荣誉,照理说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工作是热爱的,可是他为什么要跳槽走人呢?原来,他所在的科室除了一名部门负责人外还有3人,一位是到龄不再担任职务,从科长岗位上退下来的部门老领导,新上任的科长不好意思安排他干具体工作,这位老科长也就没有多少事情可做,科室内任务松与紧、工作忙与闲似乎与他没有多大关系,每天就是上上网,喝喝茶;还有一位是企业某中层干部的家属,文化程度不高,业务能力有限,是属于照顾安排的岗位,科长也不让她承担多少工作量,主要做一些零星的服务工作;科长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谋划成本管理的相关措施,基本上不做成本管理的具体业务工作。这样,成本管理科除了科长以外,虽然定员有3人,但是真正能够挑起业务重任的只有小窦一个人,他经常是忙得白天黑夜连轴转,甚至连节假日休息的机会都很少。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古今中外没有常胜将军。有人曾经用《三国演义》中“马谡拒谏失街亭,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情节来说明一个人工作干得多,出错误的机会就多,从而受到处罚的机率也多。在《三国演义》中,当孔明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时,是马谡主动请缨,并立下了军令状,结果失了街亭,丢了性命。守街亭这个任务并没有明确在马谡的岗位职责之内,假若马谡不主动担当这样的任务,也就不会有人头落地的严重后果。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干工作,永远会有出错的危险,要想不出错,那就什么也不干。”小窦的情形正是如此。他在科室内任务最重,干的事情最多,因而出错的时候也最多。尽管他是业务骨干,也取得了许多荣誉,但是由于他经常忙中出错,因而在科长面前挨熊是常有的事,有时科长当着许多人的面不择言辞地批评小窦,让他在公开场合下不了台,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长此以往,造成小窦的心理始终处于不平衡状态,情感上总是觉得十分憋屈,总感觉工作做得再好也难以得到领导的赏识与认可,常常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这样,小窦出错的情况更加频繁,最终不得不主动离开这种常挨批评的尴尬环境。
产生多劳者多挨批评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单位的风气不正,缺少积极进取的竞争氛围,少数人在工作上能推则推,能躲则躲,造成一部分人干,一部分人看;二是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大行其道,造成干的不如混的,混的不如捣蛋的;三是领导者的工作方法存在偏差,对听话的人、能干的人多派活、严要求,对能力差的人、工作态度不端正的人少派活、疏管束,造成鞭打快牛,使流汗者流泪,用心者伤心,等等。
要避免多劳者多得批评的现象,首先,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定编、定员,定岗、定责,使每一个人都有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恰当的工作量,努力避免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工作量与岗位职责不匹配现象。其次,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岗位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对每一个人的岗位工作都要进行定期考核,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做到先进者受奖,落后者受罚,营造人人争先的环境氛围。第三,要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每一名岗位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业务技能,对那些确实不能胜任岗位者要及时调整,从而达到人岗相宜,避免滥竽充数。第四,领导者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对那些平时默默无闻埋头苦干者,要多加关心,多加爱护,多做心理疏导工作,注意保护他们的工作热情。这些业务骨干即使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差错,也要热情地帮助他们进行认真总结,把自己放在与他们平等的位置共同商量改进的措施,使其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从而把工作做得更加完美。对业务骨干要以肯定和鼓励为主,要照顾他们的情面,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切不可见缺点就批,从而伤了多劳者的心。
(作者单位 江苏油田安徽采油厂)
(责任编辑 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