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与发展策略——以高校系统图书馆与公共系统图书馆为例

2010-03-22 11:56:30杨晓菲
图书馆学刊 2010年10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辽宁辽宁省

杨晓菲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图书馆,辽宁 大连 116023)

信息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和社会重要的战略资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图书馆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基地,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今时代的数字环境给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带来严峻挑战,数字时代图书馆合作与服务创新问题日益成为图书馆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信息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均衡性使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必须最大限度地实现共享[1]。在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辽宁省图书馆行业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已引起相关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为全国性资源共享工程的补充,区域性文献保障系统的建设不但在理论上引起重视,在实践中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如江苏省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广东网络图书馆、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河北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浙江滨江高教园区网络图书馆、河南省数字图书馆工程等区域内合作[2]。

辽宁省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由辽宁地区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统筹规划、协调辽宁省公共系统、科研系统、高校系统的27个图书情报部门而编制的《辽宁地区外文期刊联合目录》[1],1988年,“辽宁地区中心图书馆委员会”更名为“辽宁省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2-3]。

1 辽宁省高校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现状

历经50年的发展,目前,辽宁省高校系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走在全省图书馆领域建设的前列,顺应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的实施。现有大连海事大学图书馆、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等共10所院校馆成为CALIS成员馆[4],同时,包括辽宁大学图书馆在内的辽宁地区共31所高校图书馆已加入CASHL[5],另外,东北大学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等5所高校图书馆均加入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实现了全国范围内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同时,在辽宁省高校图工委的指导下,截止到2008年,先后有123个馆次联合购买Sprilinger Link、WSN等4个英文数据库和维普、中经网两个中文数据库[6]。这一举措推动了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和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在辽宁省范围内,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及渤海大学的图书馆均与大连理工大学建立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的合作,在馆际工作交流方面,大连海事大学图书馆的馆员分别与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和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之间进行了常规性与创新性业务工作的交流,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奠定了基础。另外,辽宁省高校图工委于2007年10月开始关于数据库和外文期刊订购基本情况的调查工作,目前这项工作仍在进行中[7]。可以看出,辽宁省高校系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能够紧跟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然而,区域内的合作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约束性的文献资源共享体制。

2 辽宁省公共系统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

辽宁省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主要是依托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展开,文化共享工程“村村通”,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使全省广大农民群众普遍享受到优秀文化信息服务。省文化厅还计划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对全省文化系统现有的图书、报刊等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及数字化加工。至2010年,完成辽宁省文化信息资源联合目录的编制[8]。目前,“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辽宁地区已建成省级分中心1个,市级分中心7个,区、县级分中心17个;乡镇级分中心62个;村级分中心4个[9]。

辽宁省图书馆作为辽宁地区最大的公共图书馆,担负着本地区地方文献的收藏、整理任务,拥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已加入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OLCC)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并成为辽宁地区联合编目分中心,于2004年建立了辽宁地区联合目录数据库[10]。

同时,辽宁省图书馆与华储书店、东宇书店等加强CNMARC数据的合作,其他图书馆在以上书店购书时可索取CNMARC数据,这样有利于图书馆MARC数据的规范录入。2000年6月,辽宁省图书馆与福建省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上海地区中文新书联合目录数据库编辑部共同建立了“地方版文献联合采编协作”,建立了网上联合目录数据库,加强同其他地区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合作[11]。渤海大学图书馆与锦州市图书馆于2002年5月达成电子文献资源共享合同,成为锦州地区高校馆与公共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开端。

3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3.1 宏观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行的配套措施

目前,辽宁地区高校系统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停留在协作购买数据库和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层面,文献资源共享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共享手段不够先进,而且图书馆之间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协调,没有一个统一的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导致资源不能充分共享;高校系统图书馆与公共系统图书馆之间的合作进程缓慢。

3.2 资金来源单一

区域性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活动一般由地区性的文献信息机构自发组织,由于图书馆的公益性,不以赢利为目的,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没有必要的经费保障,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无法正常开展[12]。

3.3 体制性障碍

由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高校系统图书馆与公共系统图书馆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没有实现优势互补。如何克服信息资源共享的体制性障碍,实现广泛的信息服务,迅速而准确地满足人们全方位的信息需求,无疑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也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

4 辽宁省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

4.1 提高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认识

要实现资源共享,最首要的是“图书馆人”建立共享观念。各图书馆应牢固树立一切从方便读者出发的服务理念,以千方百计地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图书馆资源为目标,将每个图书馆的工作重心真正转到满足社会需求上来。摆脱过分重视经济利益和眼前利益,自愿主动加入到辽宁省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中来。

4.2 组织与协调: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的制度化

统一的组织管理是资源共建共享的前提。解决了组织和制度问题,就解决了共建共享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13]。要打破原有的体制和观念就必须建立一个跨部门、跨系统的强有力的组织,它能够根据国家政策、地方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共建共享措施。应该具有统筹规划、指导、监督的权力,同时又不受文化、教育、科研等部门的体制约束。就辽宁省的具体情况而言,可以由发改委、财政厅、教育厅等部门联合牵头,成立“辽宁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委员会”或“辽宁省信息资源建设协调委员会”,专门负责全省图书馆的集团采购、集中编目、统一标准和规范化图书馆管理软件、馆员继续教育等。

4.3 构建辽宁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4.3.1 建立全省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14],应由“辽宁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委员会”针对辽宁省用户的需求以及教育、科研、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收藏、整理现有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对全省的资源概况作统计和评价,对高校图书馆文献收藏的学科范围和层次实行整体划分,注重深度加工,形成信息导航、文摘索引等数据库,具体来说,以数据库为信息产品和服务手段建立教学参考库、学位论文全文库、专题文献全文库、考研试题库等,在分工协调的基础上,避免重复建设;对公共图书馆文献收藏应注重地方志、名人、名产、市情、省情资料的保存整理及考虑全民阅读的大众性和普及性。

4.3.2 完善全省书目信息系统

建立一个完备的书目信息网络系统,是地区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构建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各图书馆采用统一的网络信息资源描述方式,即元数据标准与格式的选择[15]。建议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都柏林核心数据标准实现地区集中采访、联机编目,建立联合数据库和公共图书馆目录联机查询系统。

4.3.3 逐步实现全省区域内文献传递/馆际互借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需要借助于一个迅速高效的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系统,这就需要馆际之间的协作,馆际间的合作仍然需要“辽宁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委员会”或“辽宁省信息资源建设协调委员会”的统筹工作,需要它发布馆际互借、原文传递、经费结算等手续的具体规定,由此全省范围内的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工作将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笔者认为,辽宁省图书馆联合参考咨询服务可以借助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网系统(UCDRS)[16],由“辽宁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委员会”或“辽宁省信息资源建设协调委员会”号召各图书馆加入UCDRS,实现资源共享和免费服务,从而满足区域内社会各阶层的文献信息需求。

5 结束语

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模式,代表了当今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辽宁省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仍有很大发展空间。2009年7月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为辽宁省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现提供了契机。希望我们能够抓住机遇,精诚合作,推动辽宁省图书馆事业的新发展。

[1] 辽图大事记[EB/OL].[2009-10-20].http://www.lnlib.com/ltgk/ltdsj/200408160002.htm.

[2] 辽宁省图书馆网 [EB/OL].[2009-10-20].http://www.lnlib.com/ltgk/ltdsj/200408160005.htm.

[3]我国图书情报界的一项改革——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成立[J].图书馆杂志,1988(1):5.

[4]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东北地区成员馆[EB/OL].[2009-11-10].http://www.calis.edu.cn/calisnew/member.asp?fid=1&class=5&location.

[5]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人文成员馆一览[EB/OL].[2009-12-10].http://www.cashl/htm l/group/whutgest/page/gcyg.psm l.

[6]2008年辽宁省高校图书馆馆长会议资料[EB/OL].[2009-12-10].http://lntgw.lnu.edu.cn/jl_13.php.

[7]2007年辽宁高校图工委工作总结[EB/OL].[2009-11-10].http://lntgw.lnu.edu.cn/gzjl.php.

[8] 辽宁省图书馆网 [EB/OL].[2009-12-11].http://www.lnnews.net/htm l/2008/05/12/37344.htm l.

[9]“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辽宁省分中心已建成基层站点 [EB/OL].[2009-12-14].http://www.lnlib.com/gxgc/jcjs/.

[10] 辽宁地区图书编目中心简介[EB/OL].[2009-12-14].http://www.lnlib.com/tsgj/bmzx/.

[11] 甘琳.谈地方版文献联合采编协作网建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3):43-45.

[12] 孙长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259.

[13] 蔡晓川.江苏省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探讨[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7(6):90-92.

[14] 董志刚,范艳芬.辽宁省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探要[J].图书馆学刊,2005(3):10-11.

[15]王东升,卢克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信息资源共享理论反思[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4-116.

[16]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网[EB/OL].[2009-12-10].http://www.ucdrs.net/Com/GuidLine/ShowGuidLine.aspx.

[17] 奉国和,高波.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技术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8(4):48-53.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辽宁辽宁省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辽宁之光
新少年(2022年3期)2022-03-17 07:06:38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08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