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探究①

2010-03-22 01:38:06冯建兵
物理教师 2010年4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思维

冯建兵

(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江苏南通 22637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和谐地学习和发展,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而物理课堂提问则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美国教育专家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观察而达到预期目标的控制手段.课堂有效提问是刺激学生积极思考的诱因,是鼓舞学生追根溯源、掌握知识的动力,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基础.

1 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主要内涵

当代建构主义认为:有效互动必须建立在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也必然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双方乃至多方获得新知识.因此,有效提问主要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

有效的课堂提问往往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水平、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回答出来,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教与学双方和谐统一.

有效课堂提问更是灵活的提问,实际上是师生共同设疑、质疑、析疑的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无法预设的过程,更是教师高级智慧教育的表现.同时教师需要灵活地将激励评价与否定性评价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有效评价,随机应变,有效控制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提问要善于创设物理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

2 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遵循原则

2.1 遵循课堂规律原则

教师提问,应思索在什么时候提出问题才好,提问时机要符合课堂规律,主要应集中在每堂课的开始阶段、中间讲解阶段、结语阶段,而在这三个环节衔接时提问要较少,这是因为在开始阶段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在讲解阶段的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且在此阶段要多提问,这是师生互动的高潮阶段;在结语阶段提问,则可以检查学生的听课效果.

2.2 遵循学生实际原则

教师提问应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为了激发学生答题的积极性,教师提问必须建立在全面了解提问对象——学生,才能找到与学生契合的思维衔接点.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已经知道、需要知道的或急于知道的问题,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合适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2.3 遵循面向全体原则

教师提问应该尽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机会.因为《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首要基本理念是物理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和谐发展,教师的提问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差别,尽量提一些深浅各异的问题,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有可能正确地回答教师的提问,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2.4 遵循启发诱导原则

层层设问即层层启发.人们认识问题往往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由表象到本质,由已知到未知,因此在设计问题时,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去思维,去想象,去创造,在教师诱导启发下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

3 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影响因素

3.1 课堂提问的难度、跨度

问题的难易度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如果难度较大,学生原有的知识用不上,会不知所措,容易伤害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浪费课堂宝贵时间、影响课堂进度;如果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使得学生不思考就可以回答出来,学生会索然无味,达不到让学生思维的效果.提出的问题要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过难过易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掌握.提问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品尝到努力后成功的喜悦.另外,问题提出要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适当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前后衔接,具有一定的跨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迁移能力.

3.2 课堂提问的频度、梯度

课堂提问的设置频度,要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结合本课特点,合理提出一定数量的问题,提问频率过高不仅繁锁费时,会导致学生“随大流”,而且增加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制约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达不到提问的目的.课堂提问的设置应有一定的梯度,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形成一定的坡度,这样的问题,学生才能进行有效解答.

3.3 课堂提问的等候时间

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为赶教学进度,在提出问题后只停留一两秒钟表就开始要求学生回答,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准备不足,学生通常无法回答或者仓促回答导致错误,教师则需花费更多的时间提示或者纠正学生的错误,导致课堂提问是无效的或低效的物理课堂提问,只有具备一定的思维高度,让学生用一定的时间去适当思考,才能体现提问的价值.

3.4 课堂提问的灵活机动

课堂提问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需根据动态变化,灵活机动的提问才能得到满意的提问效果,当学生说不上答案或者回答不得要领时,应及时给出提示或把问题分解开来提问;当学生回答的问题有进一步深入探究的价值时,灵活地提出一些新问题,以获得更大的教学价值;另外根据课堂气氛灵活提出问题,当课堂气氛高涨时,可以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趁着此时刻积极思维;当课堂气氛低迷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灵活开放式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欲望等等,灵活的课堂提问会使课堂灵动起来,构建高效课堂.

3.5 课堂提问的开放程度

在课堂提问中,问题的开放程度是影响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课堂提的问题有的具有封闭性,仅有一个答案,而有的是开放式的问题,它的答案不止一个或没有固定答案.物理开放式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让学生的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归纳、分析、总结的过程中,理解物理问题的提出、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结论的获得及物理知识的应用,教师提问时应该尽量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等具体情况来设计开放式问题,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激发他们的思考欲望.

4 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构建高效物理课堂,必须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实践中,课堂提问经常会出现目的不明、问法不当、质量不高的现象,很难让学生沉浸在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思考中,很难保持适当的焦虑水平,这样,严重影响着课堂提问的教学效果,根据上述对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因素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善于针对学生实际

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应该在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关注提问的“三度”即难度、跨度、梯度,提出难度适中,有一定跨度,内容递进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最近发展区”入手,提出具有启发性和一定坡度的问题,提出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迁移能力,且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总之,教师依据学生实际情况,问在疑处,点在惑时,让提问更有效.

(2)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探究的欲望.在新课标的物理教学中,更加强调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发散的思维能力.问题情境创设得好,就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因此,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把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善于适时提问、等候

教师要考虑问什么,什么时候问,问多少个问题.如果教师准备不足,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就会使课堂显得松散,产生随意性甚至起不到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的内容一定要在课前进行适当预设,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斟酌,要提在点子上,紧紧围绕重点和难点,适时提问.同时要给学生答问的足够长的等待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过一会儿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提出其他问题,以便学生有一定时间说明、补充或修改他们的回答.

(4)善于提问,灵活多变

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答题的情况,灵活调整问题的难易度.当发现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知所措,百思不得其解时,要及时启发引导或者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再提问,从而降低问题难度;当发现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思考就可以答上来时,可以继续提一个稍微有难度的问题,不能只顾及学生享受正确答题的成就感,而不注意问题的教学价值.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的问题提问,当学生可能会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或者老师认为学生的提问有教学价值时,可以灵活把该问题作为自己的提问源,在此基础上提新的问题,然后与先前的问题组成连锁问题,一起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答题积极性;教师要学会根据提问对象确定问题,提问要有目的性,有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适合的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气氛不同适时提出一些问题来调控课堂教学,激活课堂学生的积极氛围.灵活提问引导是教师提问艺术中的智慧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问习惯,让整个课堂充满生命力.

(5)善于考虑学生整体

作为教学手段,教师提问要有层次,照顾到全体学生,既要有一定的难度,还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提问,在课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都有所学,以适应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备课时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善于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微妙变化,捕捉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思维浪花,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6)善于关注开放问题

教师在备课、讲课时,应该尽可能地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开放式问题,以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避免产生提出的问题仅要求学生根据书本作直接的回忆或具体事实作回答,学生没有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更无需害怕开放式问题会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远,会引起课堂的混乱.教师一定要多运用自己的智慧,让提问具有开放性和思考价值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另外,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变化,教师要开放式应对,不能仅局限于教材或教案,对突发事件或思维发散、灵感实现等情况要积极对待,善于利用,不能漠然视之,失去良机.关注开放,会使物理课堂教学更精彩.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物理思维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