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例毒蕈中毒患者主要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动态变化

2010-03-12 07:16:10龙琳娟周月平
东南国防医药 2010年2期
关键词:肌酸激酶中毒我院

龙琳娟,徐 梅,周月平

我院于2009年8月收治4例毒蕈中毒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对其血液生化及电化学检查结果进行动态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均男性,为群体发病,住在近郊及农村,发病后都在乡镇医院就诊,诊断为毒蕈中毒,对症处理后效果不佳,第2天转入我院。4例患者均在食用毒蕈后约30分钟左右出现腹痛、腹泻及呕吐等消化道毒性症状,第6 ~24小时后开始出现肝毒性及肾毒性症状,并全身肌肉酸痛,第3天出现尿少或无尿症状。

1.2 检测方法 静脉血检测生化项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Scr)、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仪器为Olympus Au-27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原装试剂。电化学检查: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cTnT);仪器为罗氏公司Cobas e 411分析仪,原装试剂。

1.3 治疗方法 予护肝、护肾、抗炎、营养心肌、保护胃肠粘膜及调节肠道菌群等治疗,同时行血液透析和联合灌注治疗。

2 结 果

4例患者主要实验室检查项目大多在第3天达到高峰,其中2例于第4天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另2例经血液透析和联合灌注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于第6天显著下降,第15天接近正常,见表1。

表1 4例毒蕈中毒患者主要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变化±s)

表1 4例毒蕈中毒患者主要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变化±s)

时间 例数 (AUL/TL) (AUS/TL) (mBmUoNl/L) (μmScorl/L) (UCK/L) C(KU-/MLB) (μMgB/L) (μcgT/nLT)第1天 4 217.75±177.36 533.5±417.07 6.55±1.415 105.7±22.75 13 590±9533.5 5430.65±4779.6 - -第2天 4 662.5±251.61 1711.25±1123.0 10.375±2.37 172.87±73.33 22 599±5661.09 14 061.3±8748.2 1768±733.4 <0.01第3天 4 1254.79±455.12 2117.5±1512.55 18.725±6.33 413.9±234.0 29 866.5±3210.3 27 719.3±2445.83 >3000 <0.01第4天 2 1071±27 1091±10 11.25±3.95 154.3±52.6 17 688.5±110.7 4554±1135 - -第6天 2 615±12 243.5±5.5 13.3±1.3 127.3±41.6 2496±162 1502±187 - -第8天 2 419.5±21.5 74±15 10.8±0.4 106.4±10.9 760.5±62.5 407±72 584±59 <0.01第11天 2 151±5 45.5±0.5 8.0±0.1 96±6.1 183.5±14.5 61.5±7.5 - -第15天 2 79±7 37.5±1.5 6.1±0.2 78.7±1.5 90±8 34.5±11.5 115±13 <0.01

3 讨 论

不同的毒蕈所含毒素并不一致,患者中毒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大致分为四类[1]: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中毒性肝炎型;但临床上常有几种类型互相重叠[2]。本文4例毒蕈中毒患者除出现急性肝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外,还有横纹肌和心肌损害,表现为持续全身肌痛、MB显著升高及cTnT下降。从各项结果变化可看出,血液净化是治疗急性重症毒蕈中毒的一种有效方法,配合联合灌注,既能有效清除毒蕈毒素,又能维持内环境稳定[3]。通过对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动态观察,可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指导临床选择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更好地救治患者。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44-846.

[2] 陈亦江.急性中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65.

[3] 董春玲,杨庆春,国春玲.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毒蕈中毒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8):76-77.

猜你喜欢
肌酸激酶中毒我院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冰雪运动(2021年1期)2021-07-28 07:12:46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中毒
意林原创版(2019年6期)2019-06-30 23:25:04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天哪!我中毒了!
小学生时代(2016年4期)2016-12-12 01:27:17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4小时内血清肌酸激酶稳定性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