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2期总目录

2010-02-16 05:43:16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0年12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研究企业

2010年1-12期总目录

(每行末数字为期数·页码)

本期特稿

重新认识人力资本的科学内涵 刘福垣1·5

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的需要——在第6届全国高校社团会长年会上的讲话刘福垣10·4

理论研究

动态战略情境下的卓越战略领导力研究 陈沁磊1·9

组织精简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选择刘善仕 周 燕1·14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研究 罗恩立2·5

企业生态化建设中人力资本投资研究王丽平 李乃秋 李春发2·10

基于SECI模型的企业人力资本转化模型研究陈树文 李晓尘2·14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研讨会综述 熊新发2·19

人力资本计量方法新探 陈永东3·5

我国企业全球领导力的开发需求刘 燕 赵曙明3·9

企业组织创新的实践分析 吴 昊 王 华3·12

教育与农村扶贫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吴 睿 王德祥4·5

企业持续改进式创新战略下的绩效管理研究张 涛 于志凌4·10

关于宏观人才战略规划的思考 董克用5·5

关于软技能若干问题的研究 熊通成 曾湘泉5·8

扎根理论视角下企业海外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何燕珍 武倩倩5·13

基于组织间合作的科技人才共享模式选择研究高兆刚5·19

员工妒忌问题研究 张春雨 张进辅6·5

多元视角下企业绩效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吴兴华6·10

企业员工边缘化的影响研究 李宁琪 李 树7·5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熊 斌 葛玉辉8·5

组织抗逆力问题研究罗东霞 时 勘 彭浩涛8·9

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动机研究张永军 廖建桥 赵 君9·5

员工工作投入的交叉传染机制研究李茜月 颜士梅9·9

变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教学与实践分会第十一届

年会综述 董福荣9·14

降低高科技企业员工的工作狂倾向 李 桦10·7

群体事件中“关键角色”扮演者的相关分析王新超 林泽炎 Jing Sun田金昌10·11

效能与效果: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内涵傅志明10·15

人力资本集聚的机理研究——以长株潭地区人力资本集聚情况为例黄江泉 汪普庆11·5

管理者自我牺牲行为研究 张华威 凌文辁11·9

关于拓展人力资源开发内涵的思考 刘进才12·5

我国未来人口发展与就业趋势分析 齐明珠12·9

心理所有权理论探讨——立足“好理论”的评判视角杨凤岐 王健友 王 磊12·13

本期专题

组织氛围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分析 黄盼盼1·18

社会网络视角下员工敬业度的培育与提升吴 冰1·22

以信任修复计划提升员工敬业度陈建安 张建文1·26

在良好的组织氛围中促进员工发展——以A集团公司为例 蒋慧明1·30

创造有助于80后员工成长的组织环境——以L网络公司为例 珍 费1·34

组织提高员工敬业度的方法 万 希1·37

企业跨国经营的人力资源策略分析孟繁强 罗晓勇2·23

企业跨国并购的伦理风险与应对之道 吴红梅2·28

外派人员即兴行为的开发及管控李燕萍 张海雯 陈建安2·31

驻外国际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C石油公司阿联酋项目为例陈少铃 闫 姝2·35

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刘宏鹏 赵 芬3·16

中小企业“休眠期”的人员管理方略——基于生物休眠原理的考察 田书芹3·20

突出关键绩效领域的中小企业复苏攻略许 丹 葛玉辉 饶启聪3·23

中小企业组织模式选择及人员分类管理——基于网络组织的视角李庆军 李晓沫 赵 欣3·23

从“揽才”困境探讨招聘流程的控制和优化张惠琴4·14

企业骨干人才招聘甄选的双匹配策略乐国林 毛淑珍4·18

履历深度分析法在高管人员甄选中的运用刘大卫4·22

众包:新形势下低成本揽才新思路 胡晓琼4·25

企业员工价值动态评估系统研究——构建“岗位、能力与绩效”三位一体的评估体系黄勋敬5·24

员工价值评估中员工计分卡的引入与实施陈建安 李智伟5·29

企业员工价值的模糊评估模型 石建忠5·34

基于绩效和胜任力的员工价值评估与激励——以K公司为例 周红云5·38

后危机时代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基于ERM理念的人力资源风险整合管理框架乐 章6·15

后危机时代员工情绪工作风险管理 张广科6·20

企业目标绩效考核的风险与规避策略 张桂平6·25

企业重组中关系再续风险管理——由通钢事件引发的思考 陈建安 谭 莉6·28

中小企业如何防范人力资源风险 孙 航6·33

以ATP模式优化我国公务员培训机制申 林7·10

公务员危机处置能力的培养方法与课程开发翁文艳7·13

行动学习法在公务员培训中的应用探讨陈 菲7·18

公务员虚拟培训模式如何创新——以G培训网为例 童汝根 姚裕群7·23

我国公务员初任培训体系的设计——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 张燕娣 李旭旦7·27

改进组织学习构建常态化学习型组织牛雄鹰 周 游8·15

组织培育学习能力的常态化机制建设徐永其 黄 芳 胡志健8·19

探寻实现企业“持续学习”的长效机制——以安徽江淮汽车公司为例 赵琛徽 宋华剑8·22

国外企业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思考李 志 程 珺8·25

运用社会剧破解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瓶颈 柳 菁8·28

从劳动时间论员工“过劳”现象及其防止 黄 河9·17

劳动者过劳现象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石建忠9·24

员工过劳现象的形成机理与管理方法——立足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分析张春雨 张进辅 张苹平 张静秋9·30

构建企业知识型员工个性化健康管理体系陈薇静 杨 俊9·35

北京地区企事业单位劳动者的过劳情况调查王 丹 杨河清9·38

留任还是离职——影响外派回任人员决策的因素分析 叶晓倩10·19

对企业外派人员回任失败的思考熊 斌 葛玉辉10·23

企业破解外派人员回任失败的策略——以TG公司为例 冯小俊 韩 慧10·27

企业外派人员成功回任之道——以高科技民营企业A公司为例 卢方卫10·31

立足现代薪酬管理模式的企业年金计划设计邓汉慧11·14

企业年金若干实务问题探讨 陈 禄11·19

企业年金计划的设计与实施刘 慧 李中斌11·22

政府政策责任视角下的企业年金制度建设赵 霞 王 灿11·26

一线管理者的角色职责与领导力李卫东 刘 洪 王玉峰12·16

从团队绩效实现看一线管理者的能力释放孙 琳12·19

打造基层管理者的战略执行力 施 涛12·21

运用工作指导改善一线管理者的培训工作钱高峰 吴欢伟12·25

从“小齿轮”向“发动机”跃变——M油田公司一线管理者激励机制的变革丁越兰 高 鑫 程玉军12·29

开发技术

以培训申请制破解中小企业培训难题 赵 欣1·40

基于因果图分析的BEI文本内容分析法李 季 倪 宁 蒋勤峰1·44

模块化的员工培训系统设计赵 筠 霍联宏 郁 华1·47

管理员工健康 控制工作场所偏离行为张 燕 陈维政1·50

3G面试:面试形式的新趋势 李元勋 廖泉文1·53

前馈式面谈:一种新的人员互动技术 张丽华2·39

通过全面沟通化解核心人才流失危机 任东峰2·42

如何考核下属子公司高管绩效 李 健2·44

能级认证:员工个人学习的助推器 李 骏2·47

数据挖掘在人岗匹配中的应用研究张志宇 吕明丽 李从东2·51

如何评估企业境外培训项目刘正周 蔡章伟 张 灿3·31

招聘面试中的行为挖掘技术 张 弘 曹大友3·34

联盟学习中的跨边界人员选择陈效林 施建军 张文红3·38

工作任务单考核法的应用 徐莉莉3·41

变革环境中的培训新策略:错误管理培训的原理与实施 杨建锋3·45

多媒体人才测评技术探讨 张燕娣 冯立平3·49

行动学习法在企业技术投标能力培训实践中的应用汤超颖 高海娇3·52

服务性企业员工服务行为评估 林美珍4·28

基于贡献的薪酬体系设计与实施 万 希4·31

交叉培训盘活酒店人力资本 李 晓4·34

行动型检查表:日本职场环境改善活动的最新技术黄 河 耿 东 丑纪岳4·38

工程设计咨询企业员工综合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刘德胜 程向云 陈建明4·41

生涯咨询中几种质性评估技术曾海波 郑日昌5·43

后危机时代裁员策略矩阵及其应用徐莉莉 陈建华5·46

银行信贷人员培训工作的改进——基于机构记忆理论 宋朝利 王 霄5·50

行动学习法在企业的运用 曾令华5·52

基于胜任素质的行为面谈法 孙显嶽 朱丽宣5·55

破除国有企业职位管理困境的思考赵众一 董尚雯6·36

创业型企业员工参与体系构建研究陈新义 储节旺6·39

几个特殊时期的员工沟通管理 马 娟6·42

企业员工培训和开发风险控制——基于知识技能管理视角 薛万东6·45

跨国饭店集团的跨文化管理 陈麦池6·48

构建EMBK绩效指标体系破除国企绩效管理瓶颈王麒凯 李 志 侯良平7·31

项目型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模型的建立与应用陈甫良 乔 斐7·35

煤矿企业安全心理培训体系的构建李乃文 徐 超7·40

目标管理提升基层管理者的绩效 华贵军7·43

饭店企业人工成本控制体系探讨徐 斌 肖 杨7·46

基于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的培训课程开发曲 聪 方 俊 梅晓芸8·32

企业员工工作压力测量及其干预 罗红卫8·37

如何成功实施岗位轮换 张 军 王佳佳8·42

员工自主培训行为及其激励 曾国平 谢依澜8·45

构建由工作标准牵引的培训体系谭铁生 任永昌9·41

交互修正模式下的部门KPI体系设计——以A国有大型制造企业为例李 志 张 山9·45

应用教练技术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曾令华9·48

绩效改进计划: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 张 军9·52

建立以公司战略为导向的员工360度素质测评体系 ——以A上市公司为例 郑 勇 刘冬惠10·34

管理开发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崔 霞 葛 鹏10·40

工作系统模式设计——对传统工作分析的创新陈 进 张国民10·45

应用改进标度AHP改进职位评价方法——以RQ公司生产岗位为例宋长生 彭永芳10·49

结合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卢菁沂11·30

基于人力资源计分卡的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曹晓丽 林 枚11·35

薪酬水平的设计方法 孙建坤 李元卿11·39

绩效力理论视野下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员工绩效力流动控制分析郑少武 李唯唯 周 浩11·43

前馈式面谈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张华威 凌文辁12·33

弹性福利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胡 阳 夏彩云12·37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郑耀洲 温 华12·40

基于职位、绩效与能力的三位一体宽带薪酬体系设计——以X公司为例陈 倩 葛玉辉 赵士军12·44

人物访谈

软实力标准:卓越高管的标杆——访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人力资源提升项目专家黄勋敬博士本刊记者 一 心1·55

实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梦想——访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著名人力资源专家张玮 本刊记者 韩树杰2·54

企业保持高绩效的法宝——用友集团公司的理念与实践本刊记者 肖鹏燕6·51

多样态项目型企业关键人才的引进和管理——访希鹿德集团公司董事长中村浩一郎先生本刊记者 肖鹏燕7·49

在华美企的人力资源挑战与应对——访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先生本刊记者 韩树杰8·48

日本过劳问题研究的思考与借鉴——访日本劳动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肝付邦宪先生本刊记者 王 阳9·55

第一资源服务平台的探索与实践——访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任袁方先生 本刊记者 王 阳 幽向丽12·47

案例研究

跨国公司定期更换高层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以某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为例 冯喜良1·59

基于知觉形成角度的员工沉默管理——以X公司为例 孙 琳1·62

构建企业的战略技能系统 畅志杰2·58

多业务单元企业的知识传承研究陈东锋 吴能全2·63

企业外派员工回任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刘 川3·56

企业集团人员调任制度研究——以台湾大型企业集团为例 李 桦3·61

劳务派遣与呼叫中心服务模式调整邵剑兵 裴春杏 王 阳4·45

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继任计划的实施——以A企业为例 王晓莉4·49

兼顾绩效目标和伦理原则的裁员方案——以石化行业A公司为例 李 桦5·58

成长中家族企业的量化绩效考核案例研究何亦名 甘春华 卢 笛6·55

管理咨询公司人员流失问题探讨——以A管理咨询公司为例 吕 翠 周文霞6·60

团队社会资本的来源与功效——基于《西游记》的案例研究 潘 喆7·52

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体系贾建锋 赵希男 卢纪华7·56

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的问题与对策何淑明8·52

4S店销售人员的薪酬管理 张尹莉8·56

跨国公司并购后薪酬整合的策略张正堂 王亚蓓 宋 劼9·59

销售团队的薪酬方案设计探讨覃成菊 田文广9·65

团队文化视角下的工作团队创新模式——以青岛港与广东移动为例 薛继东 李 海10·52

基于情感激励网的蓝海激励模式——T公司与K公司的对比案例研究穆 胜 周 浩10·57

构建企业高层次人才管理新模式——以重庆某汽车公司为例 朱火弟10·6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审计研究——以路桥公司为例 陈万思 姚武同11·48

X公司一线工人高离职率的人力资源管理分析张玉静 胡 震11·53

警惕员工激励中的“过度理由效应”郑美群 李 聪12·51

房地产集团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设计——以A房地产集团为例张 艳 倪金祥 姬鹏程12·54

企业论坛

组织绩效管理水平的测量、评分和分析——A电信公司绩效管理评估模型吴能全 邹东海1·67

农信社营业网点经理薪酬优化设计——以某沿海发达城市农村信用社为例陈 江 林日鹏1·72

构建讲故事的企业学习体系——来自高通公司的实践 刘志成1·76

从秋后算账到指点迷津:绩效管理的战略转移廖建桥 文 鹏 王兢岩2·67

合肥开尔纳米公司人力资源战略 刘海明2·71

廉能聚力 勤可兴企——邯郸交通运输集团的廉勤文化建设 贾 鹏2·74

平衡计分卡在勘察设计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徐必用3·66

微车制造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基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公司的分析桂 萍3·70

新员工导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B保险公司为例 闵 罡 吕 翠4·53

电信公司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以M电信公司为例 王美萃 张敬德4·57

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欧阳杰 李 凤5·62

控股子公司薪酬管控的策略与思考——以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阚景坤5·66

构建管理咨询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体系——以H公司为例 郭学静 陈海玉5·69

重构中小企业生产管理人员激励机制——以成都新和特门业有限公司为例 黄安才6·64

雇主品牌塑造的实施措施及启示刘尚鑫 郑 敏 顾海英6·68

为员工聘用增加一杆“秤”——W公司员工工作背景调查的做法齐君伶 王保卫7·60

构建国企中层干部绩效考评体系袁立庆 潘 华7·62

直销企业销售人员管理方法——以L公司为例 何 永 王志坚7·67

对企业招聘“空降兵”的思考李锡元 张世杰 岑 洁7·70

华为的素质模型和任职资格管理体系 吴春波8·60

企业人才培养软资源平台构建——重庆机场集团潜质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穆 胜8·65

企业班组实施人本管理探讨——基于G公司员工工作幸福感调查 李 宁8·69

“员工帮助计划”在G公司的探索柯丽菲 何国煜9·69

企业如何制定人力资源需求规划——H矿的一种变通方法 邹东海 吴能全9·73

美国企业人才管理经验对我国央企的启示王泽程10·65

浅议企业专业人员职级评定体系的建立王安全10·68

基于能岗匹配原理的人员招聘分析魏 新 杨 俊10·70

地市供电企业解决结构性缺员矛盾的探索与实践袁 翔11·56

构建以KPI为核心的安全绩效管理体系——以A油田建设企业为例窦文林 赵士军 陈悦明11·6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测评体系——以G公司为例 刘正周 陈 丹 张 灿11·65

电信企业客户经理绩效考核方案设计——以A移动公司为例 陈家田12·58

高科技外资企业知识型员工股权激励研究——以ATC(中国)公司为例于 林 赵士军 李 真12·63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防范彭十一12·67

政策分析

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 蒋运钧1·79

我国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的组织载体探讨李 颖 陈文权1·82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的难点与建议 王丽梅2·77

完善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章长城 张 婷2·80

科技领域女性后备人才成长现状及对策研究张丽俐 侯典牧 高秀娟 李乐旋3·73

领导干部心理压力调查与调适对策研究霍团英3·77

城镇社会保险政策的反再分配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孟续铎4·61

“十二五”时期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周 康 邢 伟4·66

我国《就业促进法》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张本波5·73

如何治理庸官懒政——湖南平江”差额尽职“改革的启示 周湘智5·76

公共职位数量规模优化配置模型研究——以省级政府为例 王振海 薛风平6·71

构建宁波市多层次人力资源体系的思考王晓义6·75

西藏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洁安娜姆7·73

北京外来农民工供求状况及对策分析冯 虹 汪昕宇7·77

OECD国家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探究余 晓 汤易兵 吴 伟8·73

推进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团队开发 徐 辉8·78

完善民族地区就业政策的策略 张冬梅9·78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践与完善——以上海市为例 毕玉江 刘 强 杨冬兰9·81

公务员“能力席位”框架及其建设路径——基于湖北省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实证分析张广科 陈 芳9·85

“十二五”时期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谭永生 杨宜勇10·73

甘肃省陇东南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对策探析赵爱英 杨新科10·77

建立健全“以用为本”的人才开发机制李建国10·81

完善我国农民工职业病防治制度——由“开胸验肺”事件引发的思考 吴丽萍11·69

论职称制度改革 李建钟11·72

以人力资本投资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韩树杰12·70

我国高端科技人力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趋势分析相 伟 李平星12·73

基层公务员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罗振洲 孙云霞12·76

劳动关系

常见劳动争议风险防范之证据管理张 艳 倪金祥1·86

雇主责任类型化及“雇佣期间”的认定规则李文涛 龙翼飞1·90

隐婚订立劳动合同问题初探 欧阳爱辉2·84

完善工会会员权利救济的途径 孙德强2·87

学科、制度与价值观——对我国劳资关系领域发展过程的简要分析李 琪3·81

中国劳动制度发展面临的选择与局限 李丽林3·85

国企改制中劳资冲突走向暴力现象解析——以通钢集团和林钢集团改制中出现的暴力事件为例王少波3·89

国际金融危机下完善我国劳动关系调控模式的思考宋 湛3·92

中国和美国劳动关系转型的比较分析 张立富4·71

瑞典劳动关系中的合作主义 闻效仪4·75

用人单位如何确定劳动合同期限 范 围4·79

高校后勤合同用工管理探讨 赵洪建4·83

从近代西方劳资关系研究视角的变迁看劳资冲突走向 崔 勋 吴海艳 李耀锋5·80

利益相关者、合作伙伴与企业劳动关系治理罗明忠5·85

再议用工单位对劳务派遣的使 方妙英5·89

用人单位替代责任研究——基于《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的分析 刘大卫6·78

对《劳动合同法》竞业限制条款的现实思考王少波6·80

工伤认定举证责任的困境及出路 周湖勇7·82

商业保险公司与保险代理人之间劳动关系的思考殷永萍 王兆伟7·86

论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关系调整 问清泓8·82

解读经济补偿金的分段计算 柯新华8·87

企业合法调岗调薪的策略研究 孙 静8·90

企业注销营业执照后的工伤保险问题分析殷永萍9·89

改善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执法现状的思考熊新发9·91

对民营企业工会建设问题的思考乔 健 钱俊月10·83

不宜对拖欠工资行为施以弄事处罚 王少波10·88

从英国ACAS的发展看劳动争议咨询与调解的互动闫 冬11·77

珠三角劳动关系隐忧与人力资源应对策略谌新民 李 艳11·81

权利导向下派遣劳动者组织权的实现陶文忠11·85

民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实证研究马跃如 程伟波12·79

剖析和规制“虚假派遣” 刘晓倩12·83

社会调研

学习型组织和企业经营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王晓蕾 李曼丽4·87

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基于深圳市实践 汪文新 卢祖询6·84

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估问题分析与改革思路——基于湖北省的实证研究 陈全明 梅继霞7·89

观点交流

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群体就业能力保险的思考——对欧共体国家经验的借鉴 肖鹏燕1·93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长江航道局的应用与思考周仕武 周必君 张 飞1·96

再析薪酬涵义 刘爱军 王 锐1·99

企业职能部门弱化:判断、原因和对策闻效仪1·104

试论劳动力成本及其补偿方式——兼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徐秋慧2·91

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李 晨2·95

对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的思考董小华2·98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高校岗位设置与分级聘用若干问题研究 张 欣 刘幸菡 骆 琪2·102

基于EAP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 张宏如3·95

现代医院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策略——基于医生主观幸福感的视角叶 明 骆福添3·98

环境健康安全管理师职业认证体系及其意义王晓晖 高 静 韦 慧3·101

科学发展观与人力资源开发萧鸣政 王霄勇 李 鑫4·91

AHP与0-1整数规划在招聘中的应用研究董福荣 叶欣逢4·94

从众对成人学习的影响:动机和行为 吕 峰4·98

试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性、战略目标和发展趋势 姚建东4·101

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力机制研究杨新荣 南红娜5·92

组织伦理对工作满意度影响研究张秋惠 孙 鑫5·97

中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卓 玲5·101

比利时、德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与启迪孙晓艳5·104

论绩效管理与员工主动性 刘 进6·88

人力资源管理的“劳动人性化”主张 赵晓霞6·92

企业化转制中科研院所后勤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以中科院机关为例 邓 月6·95

浙江服务外包业人才开发与集聚研究黄燕东6·100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彭 涛 何国祥7·93

远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赵 莉7·97

西部高校图书馆人才租赁的障碍及对策江文芬7·100

西南地区农民工对流出地农村文化风俗影响研究牛廷立 庄天慧 张国培7·103

内部控制视角下的企业双目标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徐 黎8·93

平面媒体创意人才匮乏问题研究常晓霞 周寄中8·97

改进国有企业管理者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刘 伟 佟仁城8·101

大型流通企业的培训管理创新——以A公司为例 肖铁岩9·95

第三方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研究 冯 路9·98

基于人力资本的传媒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研究陈树文 邵 新 姚 琳9·101

公务员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探讨——以澳门特区政府公务员为例 吴绍宏9·104

论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有效性——借鉴美、日研究成果 赵晓霞10·91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 赵俊峰 张 磊10·94

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者的职业价值定位与实现路径 阎文璠10·98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肖兴政 刘 燕10·101

企业跨地域经营中地域文化冲突问题研究佘元冠 祁卫士11·88

乡镇公务员培训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以广东S镇为例 谢西庆11·92寿险企业人才培训的体系重构和策略选择段文军11·99

论激励在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泉州民营企业为例 吕艺高11·102

影响女性高科技人才工作-家庭冲突因素分析及其干预对策 张丽琍12·86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新机制探讨袁明千 苏 磊 袁捷尔12·90

延边地区农村实用人才现状、问题及对策沈万根12·94

出版社转企改制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问题探讨佟亚丽 宁婧茜12·97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研究企业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6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