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煜,汝宜红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结构研究
朱 煜,汝宜红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建设循环型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及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建设循环型城市,实现城市资源循环的最优化,提出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概念,并从客体、主体、载体三个方面对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循环型城市;循环物流;物流系统
城市是人口高度聚集、经济和社会各类活动高度密集的空间区域,城市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既耗费了大量资源,又排放了大量废弃物,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是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点。
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城市化水平已经从1980年的19%跃升至2010年的47%,预计2025年将达到59%。此外,我国资源国情具有人均资源少,资源相对短缺,资源消耗总量大、速度快等基本特征。我国资源形势已不容乐观,而城市资源消耗量已经占到全国资源消耗总量的60%以上[1]。
循环型城市是循环经济理论应用到城市的具体体现,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排放[2]。建设循环型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及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循环型城市是适合我国资源国情的城市模式。
城市物流具有保证城市基本运转、支持城市经济发展、服务城市居民生活等重要作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离不开城市物流的保障。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建设循环型城市的重点是实现城市资源循环的最优化,而城市资源循环的实体流动必须由城市物流来完成。因此,建设循环型城市必须建立能够有效支撑城市资源循环的城市物流系统。为此,本文提出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概念,并从客体、主体、载体三个方面对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结构进行研究。
循环物流是我国学者根据循环型社会、循环经济等理念提出的研究领域。自1993年起,汝宜红教授率先提出并论述了物流在实现循环型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带领其研究团队开展了循环物流的理论研究工作,先后探讨了循环物流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运行模式等理论问题[4],并进行了建筑行业的循环物流系统构建和实证研究[5]。其他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理论研究,例如:宋耀华从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循环物流系统的结构和优化策略[6];魏际刚从循环经济和物流的关联角度,提出应基于循环经济的理念对物流体系进行系统性的改进[7];李兹强从物流成本的角度,分析并提出了循环物流成本的控制对策[8]。
本文在循环物流理论的基础上,对于城市循环物流系统进行如下定义:城市循环物流系统是在城市范围内,为实现城市资源循环的最优化,由客体要素、主体要素、载体要素等相互区别并相互联系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针对本定义进行如下说明:
(1)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目标是实现城市资源循环的最优化,城市循环物流本质是支撑城市资源循环的物流。城市资源循环包括生产、销售、消费、回收和还原等五个环节。
(2)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客体要素,是指资源生产、销售、消费、回收和还原等城市资源循环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资源。
(3)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主体要素,是指城市范围内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城市循环物流活动的组织或个人。
(4)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载体要素,是指承载客体要素并使之完成在主体要素之间运动的各种设施和设备。
从资源循环的角度,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产品资源、再生资源、废弃物四种类型,而自然资源归属于自然环境,所以城市循环物流系统包含产品资源、再生资源、废弃物等三种类型的资源。本文所研究的资源以固体资源为主,因此,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客体要素可以分为城市产品资源、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再生资源。
(1)城市产品资源。城市产品资源是城市资源循环过程中资源生产环节的产物。根据城市产品资源在生产、流通、消费等三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将它从总体上分为城市生产资料和城市生活资料两类。其中,城市生产资料是用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城市产品资源,城市生活资料是用于消费过程的城市产品资源。
(2)城市固体废弃物。城市固体废弃物是城市资源循环过程中资源消费环节的产物,来源于城市产品资源。城市固体废弃物这一概念包含区域和行业两方面的界定,区域界定确定了其产生源位于城市区域的界线;行业界定则将城市固体废弃物确定为非工业性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3)城市再生资源。城市再生资源是城市资源循环过程中资源回收环节的产物,来源于因城市产品资源消费而产生的城市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城市固体废弃物中的可回收或可再生利用的部分。
城市产品资源、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再生资源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形成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客体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城市产品资源是由自然资源经过资源生产环节的转化而成,自然资源位于城市循环物流系统之外的自然环境,可以被视为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输入;城市固体废弃物是由城市产品资源经过资源消费环节的转化而成,其中,一部分经过资源回收环节变为城市再生资源,另一部分则排放到城市循环物流系统之外的自然环境,可以被视为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输出;城市再生资源经过资源还原环节,与自然资源一起成为城市产品资源持续不断的来源。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主体要素是指城市范围内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城市循环物流活动的组织或个人,应涵盖城市资源循环的五个环节。另外,从城市物流的主体来看,城市物流主要由货主、物流事业者、消费者及政府等四大相关主体构成。因此,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主体要素可以分为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回收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和城市管理者。
(1)生产商。生产商主要负责城市资源循环过程中的资源生产环节和资源还原环节,是城市产品资源的提供者,一方面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之外的自然资源转化为城市产品资源,另一方面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之内的城市再生资源转化为城市产品资源。
(2)销售商。销售商主要负责城市资源循环过程中的资源销售环节,是专门从事流通活动的各种专门机构,处于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总体来看,销售商按处于流通环节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分销商和零售商。
(3)消费者。消费者是城市资源循环过程中的资源消费环节的主体,将城市产品资源转化为城市固体废弃物。消费者既是城市正向物流活动的终点,也是城市逆向物流活动的起点。
(4)回收商。回收商主要负责城市资源循环过程中的资源回收环节(部分生产商和销售商也参与资源回收环节),是城市再生资源的提供者,一方面将部分城市固体废弃物转化为城市再生资源,另一方面则将部分城市固体废弃物排放到城市循环物流系统之外。
(5)物流服务提供商。物流服务提供商通过外包物流方式连接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以及回收商之间的资源流动,是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物流供给主体。
(6)城市管理者。城市管理者为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准政府机构,是城市循环物流系统及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行政管理主体,其主要作用是制定法律、规章制度、政策措施以及进行城市循环物流系统及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主体结构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城市循环物流系统主体的物流运营分为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两种方式。在外包物流方式中,物流服务提供商通过连接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以及回收商之间的资源流动,成为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物流供给主体。在自营物流方式中,生产商通过销售商将城市产品资源传递给消费者,从而完成城市正向物流活动;消费者将城市固体废弃物传递给回收商,回收商将城市固体废弃物转化为城市再生资源之后传递给生产商,从而完成城市逆向物流活动。城市管理者的作用在于规划、协调和监督其他城市循环物流系统主体的物流活动。
从物流流向的角度,物流载体可以分为正向物流载体和逆向物流载体。正向物流载体承载城市产品资源,逆向物流载体承载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再生资源。
考虑到城市物流的空间范围广大,本文选取城市物流节点作为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载体要素,并分为城市正向物流节点和城市逆向物流节点两类。城市正向物流节点以承载城市产品资源为主,主要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城市逆向物流节点以承载城市再生资源为主,主要包括城市再生资源回收点和城市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载体结构分为双向物流载体分离结构和双向物流载体整合结构两种类型,如图3、图4所示。
在双向物流载体分离结构中,生产商制造的城市产品资源,通过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城市正向物流节点最终到达消费者;消费者产生的城市再生资源,通过城市再生资源回收点和城市再生资源集散市场等城市逆向物流节点最终到达生产商。
在双向物流载体整合结构中,生产商制造的城市产品资源,既可以通过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城市正向物流节点最终到达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城市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和城市再生资源回收点等城市逆向物流节点最终到达消费者;与之相应,消费者产生的城市再生资源可以分别通过城市正向物流节点和城市逆向物流节点到达生产商。
本文提出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概念,并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客体要素分为城市产品资源、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再生资源;主体要素分为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回收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和城市管理者;载体要素分为城市正向物流节点和城市逆向物流节点。本文研究得出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客体、主体和载体三大结构,并建立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三类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为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有效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1]年福华,等.21世纪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的探索[J].科技导报,2002,(1):3.
[2]刘磊.城市化进程中循环型城市的构建[J].理论界,2008,(9):4-8.
[3]汝宜红.在实现循环型社会的过程中物资流通业的特殊作用[J].中国铁道物资科学管理,1993,(8):8-11.
[4]汝宜红.循环物流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5]ZhuYu.Research on cycle logistics system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beijing[A].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 Handling[C].Chongqing,2005.83-87.
[6]宋耀华.循环物流系统的结构和优化策略 [N].光明日报理论版, 2003-08-26.
[7]魏际刚.循环经济呼唤循环物流[N].现代物流报,2005-11.
[8]李兹强,等.循环物流成本初探[J].特区经济,2006,(2):11-16.
Study on the Structure of Urban Circular Logistics System s
ZHUYu,RUYi-hong
(School ofEconomics&Management,Beijing Jiaotong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circular cities is a necessity for th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n effective way out of the problems brought by urbanization.Based on the nee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ircular citie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optimal urban resource recycling, the paper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urban circular logistics system and studies its structural proper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object,subject and carrier.
circular city;circular logistics;logistics system
F252
A
1005-152X(2010)16-0004-03
10.3969/j.issn.1005-152X.2010.16.002
2010-06-03
朱煜(1981-),男,河南商丘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循环物流、城市物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