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标准应用的几点探讨

2010-01-01 07:25:37朱晓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3期
关键词:环境标准管理体系污染物

朱晓吉 王 君

(抚顺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 抚顺113006)

1 环境标准的相关知识

1.1 环境标准的分类

国家环境标准是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制定和发布的。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环境标准从内容上分类,可分为环境管理标准和环境技术标准。环境管理标准较多采用的是ISO14000同等转化标准,即GB/T标准。环境技术标准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标准样品。

1.2 环境标准的应用原则

应用环境标准,一是应掌握适用范围的原则。掌握所应用的环境标准适用的区域、行业和相关项目。二是应掌握分类管理的原则。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了分类控制,即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污染处理设施排污口采样、监测控制。二类污染物,要求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测、控制。三是掌握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原则。在执行国家综合排放标准时,如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标准,不再交叉执行其它排放标准。四是注意执行新标准的原则。随着我国经济、环境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为满足人民对生产、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修改完善已发布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在运用环境标准进行环境管理时,要注意应用新颁布的标准,做到与时俱进。五是执行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的原则。

2 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2.1 在区域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经济与环境发展较好的区域环境管理,一般采用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当今国际规范环境管理行为的先进手段,其基本内容有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管理评审等5个环节17个要素。从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实践看,所做的工作可分为三大部分内容。

2.1.1 决策与准备工作

一是决策层要有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意识,并且自我声明建立体系的愿望,同时要公开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二是成立区域行政一把手为最高管理者,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区域领导为管理者代表,区域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且明确和落实领导小组成员的责任,同时,要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确定具体工作人员。三是认真组织培训。组织区域全体员工学习ISO14001标准,分层次对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部门负责人和内审员进行ISO14001标准培训,使其能够掌握和运用ISO14001标准。四是开展环境管理现状调查和初始环境评审,识别出区域的环境因素,识别出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五是制定并发布环境方针。

2.1.2 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行工作

一是做好已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培训,使全体员工能够熟练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操作。二是做好体系运行的信息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做好检查不符合与纠正工作,主要是按《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检查体系运行情况,对不符合项要提出整改措施,并且要及时整改,同时要记录到位。四是做好内审工作。重点是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提出下一阶段体系实施的改进意见。五是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是区域一个阶段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总结评价,他是保证体系正常运行,持续改进不符合项的重要环节。

2.1.3 体系认证工作

已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实施运行3个月后,在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符合标准的基础上,一是逐级向区、市、省级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环境行为审查报告,报告中要明确体系运行中已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并且无出现任何环境违法行为。二是接受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行为审查,审查合格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审查合格意见。三是委托有国家认证资质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或注册。四是对体系实施ISO14001标准的符合性进行自我鉴定和声明。

2.2 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中的应用

2.2.1 环境保护执法部门在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过程中,一是应掌握国家相关环境标准及政策。如审批新上有大气污染排放的项目时,重点是依据环境标准对功能区的要求,看其布局是否合理,审核其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超过环境容量。再如审批其他建设项目时,要掌握国家的产业政策,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土(小)污染项目,要坚决予以拒批。二是审查建设项目报告表(登记表)时,对有污染的项目要按照环境标准和功能区划要求,提出污染物排放等控制标准值。三是要结合推行清洁生产促进法,对新建项目的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严格地审查,及时提出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四是对有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新建项目提出明确的要求,五是加强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配套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督检查,发现配套治理设施不能保证达到排放标准的问题,要立即纠正,防止建设项目投产后,因污染处理设施不配套而出现污染问题。

2.3 在污染源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2.3.1 环境标准在污染物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上的应用

一是按照环境标准,对年度区域确定的污染控制目标及各污染点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及数量进行归类汇总;二是对区域环境目标及污染控制指标进行评价。

2.3.2 环境标准在污染治理设施监督管理上的应用

对现有排污企业的管理,应依照环境标准看其排放的污染物是否符合排放标准限值。如监督管理有煤烟型污染的企业,不仅要看其排放烟尘浓度值是否达标,还要看烟囱高度是否符合要求,看其烟尘排放过剩空气系数是否符合烟尘排放标准要求,若过剩空气系数超过限值,烟尘排放浓度换算为总量仍可能超标。对出现的类似情况,应根据环境功能区划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环境功能区污染控制总量及浓度限值进行分析,科学地提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或更新、改造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议。

2.4 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的应用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考核,重点是定量考核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环境管理四个方面24项指标。其中,用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控制标准进行评价检验的,有9项指标。在环境质量指标值的考核评价上,重点是对应环境功能区,评价考核通过综合整治,其区域环境质量指标值实现情况。要防止只看“达标率”或“指标值”,不对应环境功能区的做法。在污染控制指标值的考核评价上,仍应注意防止类似考核环境质量上出现的问题。

3 结束语

当前,环境标准已成为国家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准确地运用环境标准,是保证环境执法的公正性、严肃性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认真执行环境标准,做到用环境标准检验评价区域或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绩效,评价经济与环保部门强化环境管理的成果,将会使区域的环境管理更加定量化,环境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会更干净,空气环境会更清洁,为老百姓提供的食物会更安全,区域的生产、生活环境将会更舒适。

[1]介晓坤.加强环境标准建设,提升环境管理内涵[J].污染防治技术,2008-08-20.

[2]黄卫.环境标准在环境监测部门的管理与受控[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05-30.

猜你喜欢
环境标准管理体系污染物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5:18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环境标准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