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年年断缆,今又断缆。8月17日,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证实,FNAL海缆在香港至韩国釜山段距香港1092公里处中断,致使我国至北美方向70%的互联网电路中断,造成互联网国际通信受阻。而在数天前的8月9日到13日,在台风“莫拉克”经过海域,共有9条国际海缆发生中断等不同程度的损坏。
在今年的海缆中断刚刚发生之初,当发现自己和网友的MSN无法使用时,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估计海缆又断了”,而后从容地改用QQ其他不受影响的方式交流,并静静地等待MSN等服务器在海外互联网服务的恢复。自1999年来,除2002年和2008年,几乎每年“海缆中断”都要造访一下中国的互联网,而我们的网民也变得越发淡定。
相对的,主管部门和各电信企业确实绷紧了每一根神经。今年的这两次“海缆因灾中断”事故发生后,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研究应对措施。各电信企业迅速反应,启动了应急预案,尽最大努力恢复通信,已将灾害对通信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
据介绍,由于电信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恢复,截至13日“莫拉克”刮断9条海缆的事故并没有对我国国际通信造成太大影响。而因17日的断缆事件受阻的通信业务,主要是部分互联网业务,话音通信并没有受到影响,也没有出现2006年台海地震造成的长时间、大面积通信中断现象。目前我国正在积极与国际海缆组织沟通,尽快抢修中断海缆,同时寻求可用资源,恢复通信能力。
网友评论:传输是通信的基础,有线传输的优势使其短时间很难被取代。期待全球无线互联网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