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需跨三个“门槛”

2009-09-14 09:56:59
环球时报 2009-09-14
关键词:海权门槛强国

刘 仰

中国的国家战略,近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这与中国的现实有关。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早期,中国人的关注点更多在于改变观念,推动变革,那个时候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属于“粗放型”。 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中国今后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手段,自然变得急迫而重要。

人们曾预计,中国将于2050年在整体经济实力上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正是在这个大前提下,关于中国未来国家战略的讨论,变得紧迫而热烈。我认为,中国需要先跨三个“门槛”。

第一,中国现代化进程应该坚持“渐进”原则,避免巨大的社会动荡。这就如同接力赛,即充分保证每一棒都安全顺利地交接,后人接过前人的成果,继续前进。当很多国家都参加这个接力比赛时,巨大的社会动荡就等于接力棒掉在地上,轻则损失了时间,重则会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这个局面对于中国来说,尤其需要警惕。某些外国势力试图让中国的政治环境发生突变,某些国内人士也遥相呼应,从好的方面说,是对理论的盲信,从坏的方面说,这是试图扰乱中国、诱导中国“落棒”的阴谋。政局和社会的动荡,将使我们失去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当然,稳定发展并不排斥对中国当前内政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相反,只有妥善地解决内部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稳定发展。

第二,中国应该认真探讨自己未来的海权问题。与世界上其他强国相比,由于各国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有些国家只能注重陆权,要想得到海权都很难,例如德国;有些国家只需注重海权,陆权对他们并不重要,例如美国和日本。而中国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陆权和海权对于未来的中国同样重要。这既可以看成中国的劣势,也可以看成是中国的特殊优势,它将极大地考验中国的智慧和应变能力。海权的流行是由于世界一体化的广泛推进,但随着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出现,保护主义很可能在未来成为各国的政策选择,从而降低海权的重要性。陆权与海权的关系,对于世界和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将被赋予新的含义,这个含义更容易在中国得到实现。

第三,文化建设不可缺少。所谓文化,并非只是政府加大教育力度,而是对于其他国家的道德感召力和文化吸引力,其重要性甚至不比军事实力差。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是中国古人留给我们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笔财富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没有的。但是,中国不能像现在某些强国那样,强行让其他国家接受,而需要更多的宽容与融合,在不同文化的共存和比较中,真正通过现实,展现不同的特质和效应。这需要文化上的充分自信,这一自信的获得,需要我们对于自己的历史有真正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我们的文化实力,首先需要我们自己的话语权,不能任由别人给我们下结论、做鉴定。

最后,我想说,中国的崛起将改变几百年来西方文明对于“强国”的定义。中国将以自己的方式,为全人类提供一个可以参照和借鉴的新模式。▲(作者是北京资深媒体人。)

猜你喜欢
海权门槛强国
拆除不必要的“年龄门槛”势在必行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 08:29:08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心声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 13:20:22
强国有我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18
秦晋争霸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甲午战争与中国海权
异地高考岂能不断提高门槛?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1-14 02:56:28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