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能工巧匠排行榜

2009-07-21 05:18:48小高老师
探索历史 2009年12期
关键词:能工巧匠四大发明鲁班

小高老师

无名氏(古代)

精通专业:吃、穿、住、行、玩以及生产、生活、文化等等方方面面。

历史贡献:无法计算。

上榜理由:将“无名氏”作为傍首,是因为他们代表了那些用自己的工艺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的广大劳动人民,华夏文明是由千千万万个劳动人民的智慧结品积淀起来的!

历史评价:一个伟人曾说过:“劳动人民才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第一动力!”

蔡伦等(古代)

精通专业:农业、机械学、医学方术、印刷业等。

历史贡献: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

上榜理由: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所以与四大发明有关的人,他们的历史地位那可是相当的高。中国四大古发明,并不是某一个人一时冲动,有了灵感一下子发明出来的,它们是由很多人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逐渐完成的。比如,火药的发明是自秦汉以后,炼丹家们炼制丹药时无意中发现的,直到三国时魏国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但将它用到军事上则是很晚的事情,而真正的炸药则不是中国人的发明。即便是蔡伦也只是改进造纸术,并不是纸的发明人;而毕升则是将隋朝的雕版印刷发展、完善后才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所以我们将他们“打包”在一起,放在“能工巧匠排行榜”的笫二位。

历史评价: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这些伟大的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同时,它们也蒙蔽了我们的眼睛,导致我们曾经裹足不前,固步自封。

鲁班(春秋末年)

精通专业:土木工程、装备制造、农业机械、兵器制造等。

历史贡献:他一生发明很多,影响后世的有钥锁、伞、铲子、曲尺,木工用的刨子、锯子、钻子、凿子,农具中的磨、碾子,攻城用的云梯等。

上榜理由: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他一心为民服务,发明了许多实用的木制品,一直以来都被土木工匠尊奉为“祖师”,受到人们的尊敬。

历史评价:关于表扬鲁班的传说不计其数,如“鲁班被墨子所屈”、“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在今天,中国建筑行业的最高奖项还被称为“鲁班奖”。可以说,“能工巧匠”这个词语就是为鲁班造的,只不过晚了些,这是因为鲁班是春秋末年人,到了宋代李格非才在《洛阳名园记·李氏仁丰园》有“今洛阳能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它木,与造化争妙”的记载。

万虎(明代)

精通专业:土术工艺,兵工制造,航空技术。

历史贡献:发明了可以飞行1000米的“飞龙”火箭。

上榜理由:他是用实际行动和生命作为代价论证了人类是可以借助“火箭”飞上天空的笫一人。那一天,万虎将一把椅子安在一个木制构架上,构架四周绑上了47支他发明的火箭。万虎坐在椅子内,两只手各握着一只大风筝。他打算等火箭升空后,就利用这两只大风筝带着自己在空中飞行。然而,随着火前发出的轰响,“飞龙”拔地升起,冲人半空,可是他却栽到山脚下,箭毁人亡。从此,万虎作为世界上利用火箭进行飞行的第一人而名流千古。

历史评价:500多年后的1959年,人类将在月球背面发现的一座环形山以“万虎”命名。美国火箭专家赫伯特·基姆在其《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中记载了万虎的事迹。华盛顿的美国航空和航天博物馆的飞行器陈列大厅中,有一块标牌,上面写着:“最早的飞行器就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徐光启(明代)

精通专业:农学,天文历法,军事。

历史贡献:他让中国大部分地区种上了红薯、让北方也能收获稻谷,让我们知道了夏历和农历,让我们学会了“几何”学,让我们科学地掌握了消灭蝗虫的方法,让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火炮”在军事战争中的重要性,并且留下了一部农业方面的百科全书——《农政全书》。

上榜理由:他的科学贡献和历史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闻名全国的“天津小站稻”就是他种植成功的,从此结束了北方不能种水稻的历史。他将西班牙人禁止外传的甘薯在中国试种成功,让今天的栗子们能吃到烤红薯。又是他呕心沥血地反复推敲将“平行线”、“三角形”、“对角”、“直角”、“锐角”、“钝角”、“相似”等等中文的名词术诳确定下来。他不上榜,谁上榜?

历史评价:他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是第一个学习、介绍和研究西方近代科学的中国人!

猜你喜欢
能工巧匠四大发明鲁班
超级工程和四大发明
看图猜熟语
原来我们就是传说中的“四大发明”
中学生博览(2021年7期)2021-04-16 20:54:24
快乐小鲁班
玩具世界(2020年3期)2020-09-25 08:46:16
超级『鲁班』
学生天地(2020年5期)2020-08-25 09:09:06
“新四大发明”进我家
聪明的鲁班
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管理政策执行研究
职教论坛(2017年10期)2017-06-19 04:37:53
打造更多的“能工巧匠”
“新四大发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最好见证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