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操纵的新趋向

2009-07-16 09:33:48
财会学习 2009年6期
关键词:调整法性交易经常性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出于各种需要,操纵非经常性损益的行为已司空见惯。

1.长期资产处置的非公允化。年末利用以非公允价值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突击操纵“报表利润”,已成为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脱贫致富”的首选手段。

2.非货币性交易的货币化。上市公司为避开规范,将实质性的非货币性交易作贷币化处理;或是先以较低价值的资产与关联方较高价值的资产置换,换入资产以换出资产的较低账面价值入账,然后再以市价对外售出换入资产;或是想方设法将“补价”占整个交易额的比例提高到25%以上,堂而皇之地将非货币性交易转化为货币性交易。

3.关联方交易的非关联化。按财政部有关规定,对于显失公允的关联方交易的收益应作为资本公积入账,而不计入当期损益。有些上市公司为避开这种规范,将实质性的关联方交易非关联化处理;或在关联方交易就关联方通过出让相关股权或中止受让相关股权在名义上解除其关联方关系;或采用“体外循环法”通过多重参股等间接控制的形式形成“过桥”公司,将一笔关联方交易变成两笔或两笔以上的非关联方交易等。

4,减值准备的调节化。根据现行准则规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上市公司管理对未来有关风险所做出的会计估计。而一些上市公司预计资产损失和计提减值准备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有的甚至将其视为操控盈亏的“潜水池”。

5.会计差错更正的追溯化。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若发现前期会计报表存在重大会计差错,应采用追溯调整法予以更正,即调整会计报表期初留存收益和有关项目,而非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追溯调整法不影响当期损益的特点在当前已被一些上市公司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

6.财政补贴的边缘化。一些ST公司在紧要关头靠地方政府用财政补贴出手相救是上市公司“保牌”大战的边缘化表现。

猜你喜欢
调整法性交易经常性
不构成业务的反向购买会计问题研究
中国市场(2023年1期)2023-02-24 12:29:55
论局部调整法的妙用
中等数学(2020年4期)2020-08-24 08:08:40
逐步调整法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中等数学(2019年11期)2019-05-21 03:12:20
用“逐步调整法”证明数列前n项和不等式
关于扎实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如何用经常性思想工作解决新问题
公式调整法和基准比价法结合的PPP项目调价研究
非货币性交易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确认
商场现代化(2005年3期)2005-04-29 09:56:24
经常性疲倦
家庭医药(2004年9期)2004-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