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运动对物体影响力极大。此处运动即活动意味。生命在于运动,要保障自身健康,需要不停地运动。运动使人乐观,人经常参加活动,会青春永驻。同样开展教学活动,也可使学生兴趣盎然,常学常新,为学会创新架起桥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教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在每章后面都开辟了数学活动,从“导引”到“进行数学活动”到“阅读与思考”遨游数学海域。丰富学生的思想,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设计教学活动,如:学习第二十七章《相似》设计数学活动如下:测量旗杆高度。
利用相似三角形可以计算那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图显示了测量旗杆的高度的几种方法,你能说出各种方法的道理吗?
以上三种方法,利用影子,利用标杆,利用镜子测量高度,是测量高度最基本的简易方法。其中每一种方法都体现着三角形相似的原理。学生不仅学到相似的知识,更能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与实际之中,学生还很有兴趣的去操作,巩固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学罢二十七章后,学生实地测量学校旗杆高度,着实地让学生体会到了相似三角形原理应用之广泛。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开展数学活动,将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多了深层次理解,还会总结出测量高度的一些要领,在实际活动中练就出应用教学的技能。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曾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在金字塔影子的顶部立一根木杆,借助太阳光线构成两个相似三角形,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我们今天测量高度仍沿用了古代科学家的方法,在数学活动中比较,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体会科学无国界,为人类造福的效能。
学生实地测量旗杆高度,是学习过程中的接触,这是迈入科学之门的第一步,是通向科学桥梁的第一步。这时教师可结合当前科技发展迅猛异常的现实,每个人怎样责无旁贷地迈进科学之门,面对纷繁多姿的科技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而对其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其形成过程、发展趋势等,这是迈向科学桥梁的第二步。学生实地测量旗杆高度,是学习的实际参与,是研究性学习真正体现,这是美国科学家总结出的教育思想方法,主要强调动手实践,强调从周围生活中取材,更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我们开展教学活动,是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使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突出数学思想方法,重视数学知识实际应用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开展数学活动,是实现数学教育的根本,因为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基本特征中的问题性。让学生体会自然界中存在许多相似的现象,运用相似的知识会解决很多问题,这也是应用数学的一个表现,更能让学生好好学习课堂中的数学知识。
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教科书在编写时,也充分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同时配以相应的教学活动,根据实际条件,合理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展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思维,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有问题的产生。不懂数学知识,不研究相似形,就不会完成测量旗杆高度或费许多周折才可能完成。学习了数学,特别是懂得了相似的道理,完成诸如此事是很简单的,而完成其中的问题是一生需要探究的,实施新课标,开展数学活动,为数学价值的实现搭建了平台。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东田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