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而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课程目标就是让孩子多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大胆进行识字教学的改革,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
一、激发兴趣,活动中识字
1.做游戏。学生喜欢游戏,通过游戏能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识字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如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把生字做成星星形状的卡片,开展“摘星星”的游戏。这些游戏都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恰到好处地照应了课文内容。
2.猜谜语。学生喜欢猜谜语,我就把一些生字编成谜语,学生用这种形式记忆生字,乐于接受。如“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这种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生字的记忆。
3.演一演。有些动作性较明显的生字可用动作来演示。如“看”,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较远的地方;像“唱”、“飞”、“跑”、“来”、“去”、“喝”等可通过动作表演并理解字义,课上我就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弄懂了字义,还避免了与形近字的混淆。
二、激发无意注意,轻松识字
兴趣是学习之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应用以下几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
1.借助色彩。课堂上我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汉字“睬”与“踩”时,将两个字的偏旁“目”与“足”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强化记忆。
2.借助顺口溜。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三、教学方法,自主性识字
1.读读字音。在字音教学中,充分发挥听读的作用,指导学生自学生字。对发音有困难的学生,就借助汉语拼音来正音。还发挥“小老师”的作用,采用学生教学生的办法,让他们读准字音。
2.记记字形。在字形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的作用。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掌握了又一套识字工具,提高了他们分析字形、识记字形的能力。因此,可以指导学生用基本笔画和已学过的偏旁部首自学生字的字形,让学生感受自学识字的愉悦。
3.想想字义。汉字的特点是音、形、义结合紧密。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联系实际理解字义,进行趣味识字。学生既理解了字义,又帮助其记住了字形,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联系生活,快乐活学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教师要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活,把“说”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直抒胸臆、畅所欲言,语文识字课堂才能具有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
总之,识字教学是一个长期过程,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如何在新课标下改革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还有大量值得探究的问题。
作者单位:河北省香河县城内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