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都希望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的知识,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良好的开头来源于浓厚的兴趣,因而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与此同时浓厚的兴趣,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的疲劳,从而提高效率,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我就一堂好生物课的开头和结课艺术谈几点体会,而这几点体会要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入手。
一、感情投资,激发兴趣
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听讲认真、学习主动,使教师、课堂、学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给每节课开好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就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语。如对初一新生上第一堂课,一般可采用先松后精,即先来段精彩的开场白,讲神秘的奇花异草,动物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的发展前景,其间穿插一些有关生物学家的趣闻轶事。
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收集到这堂课上来。
四、利用直观手段,激发兴趣
直观手段包括直接的直观和间接的直观。利用直观教具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同时也可激发兴趣从而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本节课中来。
总之,一堂课要想开好头激发兴趣是很关键的。学生学习生物学有了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常言道:“善始善终”才算一堂优质课。良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从而使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五、生物学教学中应重视结课的功能
课堂结课是新授结束时,以精练的语言,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的过程。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1.加深印象,增强记忆。2.知识系统,承前启后。3.指导实践,培养能力。4.质疑问难,发展智力。
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结课方法
结课方法有多种,如:1.归纳总结。2.布惑质疑,再起波澜。3.首尾呼应。4.讨论比较。5.达标巩固。6.设置悬念。7.妙设歌诀。8.冶情励志。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注意力,把学生思维吸引到结课环节上来,使他们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在某些课堂“收尾”时,引用与教学有关的名人生平事迹,赞扬名人的思想或治学精神,给学生树立起学习和模仿的样板,巧妙地寓政治思想教育于本课“收尾”教学之中。如讲“探索生物的奥秘”时,联系我国明代杰出植物学药物学家李时珍的辉煌事迹:他常常是头戴斗笠,肩背药筐,“东西南北中”,江湖田野山村处,搜罗百氏,访采四方,用了27年时间付出大半生心血,完成了令世人瞩目的巨著——《本草纲目》。
七、生物结课应注意的问题
结课的方法很多,根据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在结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知识的准确性和明确性。2.言简意赅富启发性。3.恰当紧凑富趣味性。4.形式多样富变化性。
总之,结课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它要求教师匠心独运,既要知常又要晓变。课堂结课也是艺术,应有“画龙点睛”之效,不可忽视。
由此可见,一堂好生物课的良好开头和完美结课不仅会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美的享受而且会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使生物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唐坊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