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语文,每单元后都有配合单元的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在使用过程中,我觉得有些单元的语文活动与课文内无联系,起不到起码的作用。
试看八年级第二单元阅读
鲁迅《雪》、郭沫若《雷电颂》、巴金《短文两篇》、高尔基《海燕》、组歌(节选)纪伯伦《浪之歌》《雨之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寻觅春天的踪迹》
春天应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有多少世人留下过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现在,又到了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当你走出户外,看到路边的野花一夜间开了,行人的衣衫一天比一天薄了,天空不时飞过一只又一只小鸟,你的心中是否会涌动着一种渴望:下面的活动,就要求你捕捉春的踪迹,谱写春的赞歌。
一、编一辑“自然日志”
你还记得那首《二十四节气歌》吗?其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一句点出了春天的六个节气。请你围绕其中某一个节气,搜集当地有关谚语,并细心观察这个节气种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情况,选择几种植物或动物,当日记下他们生长变化的过程,记录下春天的踪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指定专人把大家的记录集中起来,加以整理,编一辑“自然日志”,在班内交流、评比,看哪一组的日志写得好。
二、谱一支“春天的赞歌”
春天,自然风光变了,人也在变。你们的目光、脚步乃至整个心态,是不是因为沐浴了春风、春雨和春光,变得更加明澈、矫健和朝气蓬勃了?
唱一支“春天的赞歌”吧。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写一首诗、一篇散文或一篇杂志,写下你对春天的感受与赞美。以“春天的赞歌”为主题出一期墙报。
三、作一幅“诗画”
春天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季节。画家喜欢描写春天,诗人喜欢歌唱春天。你能不能也张开艺术的翅膀,面对这个美丽的季节,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呢?
1.为画题诗
为画题诗古已有之,苏轼那首《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是他给惠崇所画《春江晚景》题赠的小诗,生动地点出了早春的特点。请你也来试一试,选一幅表现春天风景的画或照片,为文配上三五句诗。
2.为诗配画
如果你是丹青好手,不妨选一首写春的古诗或一个名句,根据诗意配上一幅画,力求传达出诗的神韵。下面这些古诗名句供参考。
细雨鱼儿处,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曾志南《绝句》)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以上三项,每人任选一两项。在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整理有关材料,以“我心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作文。
根据课文目录,我们可以知道本单元几个涉及课文雪、雷电、日月、海燕、浪、雨。表面上意在写自然物,实际上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怀才是最终目标,都用了想象、象征的手法,每篇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大都是想象、象征手法的应用,而但愿“综合性学习”三项内容“编‘自然日志’”,“谱‘春天赞歌’”,“创作‘诗画’”大都是实写,实写即反映了自然风光、春天的景色。所提供的参考信息也大都是自然界的写实。特别是古诗名句把学生完全圈定在实际描摹自然景致的框子里了。
学为所用,活学活用,看来语文课本的编辑真得动动脑筋了,不要让理论实际脱节了。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唐坊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