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吹洞箫者”该如何翻译

2009-03-17 09:14:44马龙强
语文教学之友 2009年2期
关键词:洞箫中心词译法

马龙强

苏轼的名篇《赤壁赋》中有这样一句话:“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其中的“客有吹洞箫者”该如何翻译呢?笔者发现不少译本的译法并不统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翻译方式:(1)客人中有一位吹洞箫的人。(2)有一位吹洞箫的客人。

那么,这两种翻译到底哪一种比较合理呢?我认为应该取后者。分析如下:

第一种翻译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来译的,表面上读起来很通顺,但如果放到全文中去考察,就会发现不妥。因为按照这种译法,文中的客人就不只一位,而实际上本文采用的是主客问答式,只有苏子与客二人,而且据考证这位客就是苏轼的好友杨世昌道士。由此可见,第二种译法是正确的。

其实,这句话是古代汉语中定语后置句式的一种,常见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以下几种:

①中心词+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

②中心词+之+定语+者

如:石之铿然有声者。

③中心词+而+定语+者

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④中心词+之+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这几种格式中虽然没有包含本文所探讨的句子类型,但也应该是定语后置的一种变式,即“中心词+有+定语+者”。如:楚人有涉江者。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使同行们注意到这类句子,并向学生加以强调。

(作者单位:滕州一中)

猜你喜欢
洞箫中心词译法
玉箫声断没流年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Why I ride
洞箫陪伴一生何求
——访南音洞箫制作师李志瑜
乐器(2019年5期)2019-06-10 02:04:16
龙郁的诗
诗歌月刊(2018年8期)2018-09-14 10:56:44
浅谈中韩“洞箫”的历史脉络以及交流和影响
黄河之声(2017年3期)2017-05-09 16:29:14
同位语从句与中心词的句法关系
准确把握“中心词”轻松突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
考试周刊(2013年89期)2013-04-29 00:44:03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
海峡科学(2011年10期)2011-03-22 02:45:00
“中心词+外化亲属称谓语”的多维分析
外语学刊(2011年3期)2011-01-22 03: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