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抗英

2009-02-18 04:25:06葛国谱
探索历史 2009年1期
关键词:牛栏炮台侵略者

葛国谱

河边惨案

1841年5月29日上午,从广州城北门里走出一个中年汉子,此人浓眉大眼,膀阔腰圆,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他叫韦绍光,家住三元里村,靠种菜为生。他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功夫,又为人正派。好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村里谁家受人欺负,有了委屈,总爱向他倾诉,他也总是挺身而出,为村民讨还公道,所以深受村民们的信任和敬重。

此时,韦绍光挑着一副空竹筐正赶回村里,他一边走,一边望着竹筐里的一块黑布,打心里称赞妻子的贤惠,清晨卖菜出门时,妻子李喜对他说:“隔壁马大婶今天60大寿,你卖完菜买块衣料。给她做件衣裳,也好表示我们的一点心意。”韦绍光正想着,只见村上的小五子迎面飞奔而来,未等靠近,就气喘吁吁地说:“韦大哥,你快去吧,十几个‘番鬼佬在河边欺负大嫂她们,现在正打着呢!”韦绍光一听,怒从心头起,扔下竹筐。抄起扁担,飞快地向村头河边跑去。

《广州和约》签订后,英军更加肆无忌惮,带着武器在附近农村横冲直撞。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盗掘坟墓,从棺材里抢陪葬品。三元里是一个几百户人家居住的村落,位于广州城北五里,贴近英军驻地四方炮台,所以首当其冲。深受其害。

这天上午,在村头的小河边,李喜与村里的几个妇女在淘米洗菜洗衣裳,不想被一队正打算到三元里村抢掠的英军发现。他们看到河边只有几位农村妇女,势单力薄,便像看到肥羊的恶狼一样扑了过去。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水秀,马大婶拼死跟英军搏斗,狠狠地咬掉了一名英军的半个耳朵。那名英军恼羞成怒,竟然端起来福枪冲马大婶“砰砰”开了两枪。可怜正准备庆祝60大寿的马大婶,就这样惨死在侵略者的枪下。

枪声惊动了村民,村民们纷纷赶来,韦绍光也在此时赶到河边。看到这一切的韦绍光怒不可遏,抡起扁担,上挥下扫,左砍右劈,几下便将几名英军打倒在地。剩下的英军见势不妙,丢下七八条同伴的尸体,如丧家之犬。仓皇而逃。

水秀姑娘伏在马大婶身上哭得死去活来,乡亲们眼睛血红,满腔悲愤。韦绍光把买来的黑布盖在马大婶的遗体上,默默地站着,紧握拳头。私塾黄先生走到韦绍光面前,对他说:“洋鬼子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我们先到古庙里去,商讨一下对策。”

组织义军

在村北三元古庙前,聚集着全村的男女老幼,他们愤怒声讨英国侵略者的罪行,请求韦绍光担任首领,率领他们自卫反抗。韦绍光、黄先生等人从古庙里出来,站在庙门口的台阶上。望着怒气冲天的乡亲们,韦绍光脸色严峻地说:“乡亲们,咱们打死了‘番鬼佬,英国侵略者一定会来报复的,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团结起来,自卫反抗,赶走‘番鬼佬!我一定领这个头,保卫咱的家园!”

乡亲们个个摩拳擦掌,誓与英军决一死战。水秀走到韦绍光跟前,手里捧着一面黑底、镶着三颗圆星的三角旗,她把旗子递到韦绍光面前,跪了下来,抽泣着说:“韦大哥,这块黑布是你为我娘60寿辰买的,现在娘走了,我用它做面三星旗,你就用它做令旗,带领乡亲们杀‘番鬼佬, 替我娘报仇,替受苦受难的人出气!”韦绍光接过三星旗,挥舞着,领着乡亲宣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吹螺前进,鸣金收兵;脚踏故土,头顶苍天;杀绝英夷,生死无怨!”韦绍光讲一句,乡亲们跟着讲一句,群情激奋,喊声震天,三元里沸腾了。

这时,唐夏乡农民颜浩长赶来了。颜浩长是韦绍光的朋友,他来找韦绍光,是要求与他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英军,因为唐夏乡日前也遭到英军的洗劫,村民早就对侵略者恨之入骨了。韦绍光很受触动,对颜浩长说:“这一带103乡,哪个乡没有受到鬼子的祸害?咱们派人去联络各乡,通知大伙儿今天下午在牛栏冈集会,商讨杀洋鬼子的事。”

当日下午,103乡的农民、渔民、丝织工人、打石工人以及一部分爱国绅士代表,在三元里西北7里的牛栏冈:举行会盟,当场决定:以三星旗为总指挥旗,各乡为作战单位,各打旗一面,推举领队一人,指挥作战;以鸣锣为号,一乡鸣锣,众乡皆出,协同抵抗入侵者。并且要求15至50岁的男子,一律参战。韦绍光当即部署作战方案:明天一早。将英军引诱到牛栏冈,一举围歼。

牛栏冈伏击

第二天清晨,颜浩长率领一支群众武装,挥动三星旗,高喊“赶走‘番鬼佬”、“还我河山”等口号,冲到四方炮台的前沿。听到惊雷般的呐喊声,正在吃早饭的英军司令官卧乌古吓得两腿发抖,等到他来到炮台边朝外一望,才舒了一口气:原来是一些老百姓,拿的只是大刀长矛。他将大肚子一挺。向那些吓破胆的士兵骂道:“看你们一个个熊样,还不赶紧集合!”不一会儿,2000名士兵集合完毕,在卧乌古的亲自率领下冲出四方炮台。颜浩长见英军冲来了,忙将三星令旗往后一指,义军依计后撤。卧乌古见了,骄狂地一笑,将指挥刀往前一挥,英军拔腿就追。一名叫毕霞的少校军官。更像是为了抢头功似的,率领一队士兵,当先紧追不舍。颜浩长心中暗喜:“好个龟孙子,老子今天要叫你们看看中国人的厉害!”

同行的义律是英国政府的代表,在中国经商多年,是个中国通,他似乎看出了破绽,便对卧乌古说:“司令官阁下,此中可能有诈。你看,这牛栏冈一带,丘陵起伏,树木丛生,易于埋伏,你要谨慎从事。”卧乌古不以为然地摇摇脑袋,不无讽刺地说:“领事先生,看来中国的水不养人呀,喝了中国的水,你就变成胆小鬼啦?”“不、不,”义律很严肃地说,“司令官阁下,你对中国不甚了解,中国人自古就通晓《孙子兵法》,而且英勇善战,不可轻视,不可轻视……”义律话音未落,只听得遍山锣响,不由一怔。卧乌古急忙环顾四面,刹那间,只见漫山遍野滚动着人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英军席卷而来。“冲呀!”“杀呀!”“杀‘番鬼佬呀!”喊杀之声震撼山谷,惊天动地。卧乌古此时方知中计,急忙挥起指挥刀,命令部队撤退,然而已经晚了。

毕霞少校原来正追在兴头上,陡然要撤,却被后面的部队挡住了去路,只得硬着头皮往前冲杀。原先后撤的颜浩长,此时早已立住阵脚。率领众人回身冲向英军。只见他三步并两步冲到毕霞跟前,长矛一抖,挽出了五朵枪花,大喝一声,向毕霞少校刺去。毕霞还未反应过来,只觉眼前一花,紧跟着心窝一阵剧痛,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心口多了一个大窟窿,随即一口鲜血喷出,倒地毙命!其他英军见了,立时魂飞魄散,急忙向右边逃窜。右边的树丛里早就埋伏了弓箭手,梭标、投枪、羽箭、石弹纷纷投来,前面的英军应声倒下,后面的见势不妙。又抱头向左边突围。左边的山坡上却冲下一支农民军,大刀挥舞,火绳枪直射,英军又倒下一片。卧乌古这下可慌了神,急忙组织部队分两路突围,向四方炮台撤退。他的意图,早被站在高坡上的韦绍光所掌握。韦绍光挥动三星令旗,武装群众已心领神会,当即从两翼包抄过去,截断了英军的后路。

一见这阵势。义律不由心惊胆战,忙对卧乌

古说:“阁下,快想想办法吧,不然我们都会完蛋。”卧乌古强装镇静地说:“我就不信,我们的枪炮是吃干饭的!”他命士兵用炮车围成方阵,发炮向山林猛轰。义军突袭得手,并不急着厮杀,而是乘着英军盲目轰击的时机,躲在山石背后吃起午饭来。

雨中杀敌

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英国侵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连上天也看不过去了。正在英军和义军互相僵持不下之时,一阵乌云压境。霎时间闪电划破长空,雷声滚落大地,暴雨倾盆而下。火药受潮,侵略军的大炮成了没用的铁坨子。来福枪变成了木棍。英军慌了手脚,一个个担惊受怕,士气低落。相反的,义军却欢呼雀跃,兴奋不已。他们披蓑衣、戴斗笠,挥大刀,舞长矛,精神抖擞,斗志更旺,乘着大雨,又一次向敌军杀去。英军慌作一团,只得用刺刀抵挡,而那刺刀在中国人的长矛面前根本派不上用场。韦绍光挥舞大刀,冲进敌群中,左砍右杀,那大刀上下飞舞,寒光闪闪,正如切葫芦砍瓢一般,敌人挨上就死。倒下一片。颜浩长抖动长矛,点刺、上挑、横扫,如毒蛇吐信,似青龙摆尾,杀得敌军鬼哭狼嚎。

义律躲在大炮底下,身体瑟瑟发抖。他感到绝望了,冲着卧乌古大发脾气:“你狂妄自大,当初不听我的劝告,现在弄成这样,你要为大英帝国负责!”一直拎着指挥刀气急败坏的卧乌古大叫道:“现在埋怨有什么用?”他知道现在不是跟义律争辩的时候,再这样下去。他的部队非得全军覆灭不可。他急令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向四方炮台突围。这是求生的唯一出路。

大雨停了,淋得像落汤鸡一样的英军,长长的军服裹在身上,长统皮靴穿在脚上,在泥泞的田埂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又滑又重,几乎寸步难行。有的跌落在水田里,陷在烂泥里半天爬不起来。而赤着双脚的农民们。则敏捷地从水田里杀过来,就像在稻田里捉王八,不费吹灰之力。乡亲们越战越勇,英军则狼狈逃窜,哭爹叫娘。

战斗结果

卧乌古和义律带着逃兵。在炮台守军的接应下,终于在天黑以后逃回四方炮台。然而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中国人打击侵略者的决心如此之大。第二天,他们发现有数万广东民众包围了炮台。侵略者害怕了,他们派人乔装打扮。混出炮台向清政府的奕山求救。奕山不仅不为义军的抗击英军行为振奋,反而惶恐异常,赶紧派广州知府出面,连安抚带威胁,总算让围困四方炮台的民众散去。英军一看。再也不敢多呆一分钟,急忙率领军队离开四方炮台,乘船撤离了广州。

而抗英英雄韦绍光,此后一直在三元里村,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猜你喜欢
牛栏炮台侵略者
故宫藏三册清代广州炮台图识读及其他
广州文博(2023年0期)2023-12-21 07:23:18
Nanjing Confucius Temple
My Trip
牛栏里的鹿......
广州大黄滘炮台考论
广州文博(2020年0期)2020-06-09 05:14:40
牛栅栏里的鹿
荒野记
百花洲(2018年1期)2018-02-07 16:30:38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海峡姐妹(2017年9期)2017-11-06 08:39:39
牛栏里的鹿...
虎门长洲要塞佚名炮台考
广州文博(2016年0期)2016-02-27 12:48:56

探索历史2009年1期

探索历史的其它文章
怪味历史
考古初体验
可怕的鼠疫
菠萝菠萝蜜,让我回大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