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当慎行

2009-02-16 08:26:50
创富时代 2009年1期
关键词:经验成本同学

近年来大学盲目扩招,造成事实上

的人才过剩。眼下才市又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部分企业正在削减招聘计划。据估计,明年全国的大、职专毕业生将达到611万。百人争抢一个心仪的岗位,已“见怪不怪”。于是,一些大学生开始转向自主创业,因急于求成,眼光不准,导致投资失败。要取得预想的成功,有志创业的大学生须谨行,注意以下要素:

项目须平实

一些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同学,一上来就是大的,尤喜高新科技项目,或瞄准高端消费群体。殊不知,这些项目要求高,资金投入大,回收慢,对于初起步、“囊中羞涩”的学生来说,根本不合适。譬如,有两个工学院的毕业生搞了个智能考勤机,有完全自主产权,光前期试样费就花了三万多。拿着初样,跑到公司和机关“扫楼”推销,只卖出两台,赚了五百多元。余下的全成了“搁货”,投资和收入不成比例。所以,创业伊始,同学们要放下架子,做些贴近百姓的平民生意,如开擦鞋店,卖卤味品等,本小有稳定的需求,以积累资金和商战经验,日后再图更大的发展。

政策难优惠

虽然眼下政府鼓励全民创业,但一些优惠政策的实施对象还是有范围的。一些同学对此不甚了解,自认为会“一视同仁”,仓促上马,结果竞争不过别人,导致开店失败。学经济管理的罗树平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毕业后,他在新开的服装批发市场看中了一个摊位,拉了三个同学合伙干,弄清了进货的渠道,四人筹措好二十多万元的资金,赶在冬季到来之前,从广东、福建和江浙等地进了一批冬装。可开业后,一样的进价,就是卖不过别人。考核了各项经营成本,后来才从工商部门了解到,他们没有本地户口,对下岗职工减免的营业税等优惠对他们不适用。惨淡经营二月,本钱亏去近半。

诸事没理顺

除少数家境殷实的学生外,大多数同学创业基本上处于“三无”状态:无充裕的资金源,无像样的经营场地,无销售人员。启动资金往往来源于家里“赞助”,或向亲朋的借款。或是风险大,前途不明朗,融资难;或是父母的钱来得容易,又不太珍惜。还有经营场地,就是同学租民房当“写字间”,很难取得客户的信任。再者,潜在的成本没算清楚帐,房租水电、通讯和交通费、税收等没有细目,“开业”几个月后才摊入成本。推销方面,主要靠自己在市场上乱拼乱撞,不舍得请社会上有营销经验的人传帮带,做了不少的无用功。应该找老将来掌舵,掌控好全局,为拓展市场空间铺好路。

总之,大学生创业,年青是优势,有雄心和干劲,但资金不足,经验缺乏是“软肋”。选择一些短平快的项目起步,当小老板,立足当下,着眼于未来,相信经过市场的磨坜,能成为新一代商海的弄潮人。

猜你喜欢
经验成本同学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党课参考(2021年20期)2021-11-04 09:39:46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河南电力(2021年5期)2021-05-29 02:10:00
经验
帮助同学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8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党课参考(2018年20期)2018-11-09 08:52:36
奇怪的新同学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22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