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馨田用最优美的手语爱世界

2009-01-17 05:28:44王增勤
现代家庭 2009年1期
关键词:圣火手语女儿

王增勤

残奥会刚刚结束,一架客机缓缓地降落在青岛机场,人群中走来一个身材高挑、靓丽端庄的“阳光美人”。她正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圣火采集者姜馨田,在参加完残奥会的相关活动后,专程回家看望爸爸妈妈。“馨田,馨田!”等待接机的队伍里,一位中年妇女使劲挥舞着手臂,激动地高喊着。姜馨田奔向中年妇女,用她发不出常人声音的嗓子不断地叫着两个相同的音节:“妈妈,妈妈。”母女俩深情相拥,止不住的泪水和着思念流淌下来……

“妈妈”二字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1984年,姜馨田出生在青岛一个普通家庭里,爸爸姜国友是一家企业的工程师,妈妈赵琳是小学的音乐教师。馨田3个月大的时候,不幸患上了肺炎,由于在治疗过程中用药不慎,给她埋下了失聪的祸根。姜国友夫妇不愿意放弃,带着孩子到各地医院去求救,得到的结果都是:“孩子已经完全失去听觉能力。”听了医生的话,赵琳的心都碎了,痛苦的哭泣伴随着她度过了许多个日日夜夜。

姜馨田失去听力,但是她的语言能力并没有丧失,如果总是不开口说话,她以后连话都不会说了。赵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不能让女儿失去应有的能力。为了教女儿说话,赵琳就到处找人想办法,每想到一个办法,就迫不及待地找女儿验证。她让女儿把手指放到自己的咽喉上,一边说话,一边让她感觉发音时声带的震动。开始时姜馨田觉得很好玩。可没多久她就不干了,扭动着身子噘起小嘴,怎么也不肯玩这个枯燥无味的“游戏”。姜国友站在一边也生气了:“你以为她能听到你说的话?”赵琳反驳道:“就因为她听不到,我就更要教会她。不然,她将来就无法正常生活了!”

为了女儿,赵琳放弃了原先的工作,申请调到女儿学习的聋哑幼儿园,并查阅了大量有关如何辅导聋哑儿童的资料,在教女儿学发音的同时,她自己也学习了手语。

一天,赵琳指着自己的口型说:“妈……妈。”姜馨田发出的却是“咕咕”两声。赵琳拿来自己的照片,指着上面说:“这是妈……妈。”女儿不理解妈妈为什么古古怪怪的总是教她说这句话。原来,姜馨田不懂重叠音的发音。赵琳拿起一根绳子,在女儿面前拉直,把嘴放在左端,然后又沿着绳子滑到右端,示意“这是妈妈的发音时间”。姜馨田学着妈妈的样子,用小嘴在线上滑过,终于发出了长长的两个音节。

经过不懈努力,姜馨田在两岁半时,说出了一句含糊不清但很完整的话:“妈……妈……好!”尽管别人听不出是什么意思,但在赵琳听来,这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赵琳看到了希望,她把女儿含混的声音录在磁带上,每听一次,就落一次泪,也增加一次信心。

到了5岁,姜馨田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和手语向家人表达自己的意思,不再用噘嘴、摇头等动作表达不高兴……赵琳第一次用手语向女儿表达“你好,朋友”时,姜馨田瞪大了眼睛用手语问:“妈妈,你能用手语和我讲话啦?”赵琳用手势回答:“妈妈是你最好的朋友!”姜馨田激动地用手语表示:“谢谢,妈妈。”

姜馨田7岁时进了青岛的聋校学前班,赵琳又随即申请调到聋哑学校。这时赵琳开始有意识地用口型引导女儿:“你看妈妈说的是什么?”姜馨田摇着头。赵琳蹲在女儿面前放慢了速度反复说:“你好!”姜馨田的嘴在动。赵琳就用手语告诉女儿:“这个口型表达的是‘你……好!”

姜馨田在上学期间爱好广泛,跳舞、唱歌、画画……她都很有兴趣。赵琳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女儿身上,女儿在她的教导下健康地成长起来。一天,姜馨田一字一顿地对赵琳说:“妈妈,我讨厌数学。”赵琳用唇语回答道:“遇到困难就后退的孩子妈妈不喜欢!你试着多接触它、了解它,渐渐你就能接受它了。” 姜馨田又央求地说:“妈妈,帮我。”赵琳回答:“你要靠自己动脑筋去解决问题,不能总让妈妈帮忙。”姜馨田噘起嘴,赵琳拍了拍女儿的头:“不要怕失败!”

姜馨田一直把老虎当成“大猫”,因为她只看过猫的样子。赵琳利用出差的机会把女儿带到北京动物园。看到真正的老虎后,姜馨田满足地笑了。从此,赵琳看到什么就教女儿什么,姜馨田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上初中的姜馨田已经可以用丰富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读得懂简单的唇语,也能慢慢地开口说话。由于在学校的出色表现,她还被连续好几年评为三好学生。

赵琳的初衷是让女儿能像常人一样生活,但没想到,经过她全方位的引导,姜馨田具备了超出常人的能力,并因此走上了一条辉煌的人生路。

突出的才艺表演让她赢得了掌声

馨田有一次放学回家,还没有放下书包就在赵琳面前生气地揪红了自己的耳朵,并用手势告诉她,班里有同学叫她哑巴。她烦躁地拿出一张纸,使劲地将它撕碎扔在地上。赵琳明白了她所要表达的意思,便去拿来剪刀蹲在地上把那些撕碎的纸片剪成许多图案给她看,并告诉她,不完美的东西经过完善、修整和雕琢一样可以美丽动人。馨田看着从妈妈手上剪出的图案,惊呆了,她相信妈妈的话,只要自己努力,缺憾也可以是完美的。

1998年,青岛市教委举办了高中生技能大赛。由于姜馨田条件优异,读初中的她被“借”到高中参赛。经过培训,姜馨田走上赛场,她的服装表演赢得了满分。从此,姜馨田与舞台有了不解之缘。

2002年5月,姜馨田拿回一张海报,表示想参加7月份的模特大赛。赵琳听后一愣,坚决表示不同意。在她看来,女儿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内心是脆弱的,不能让她过早地接受失败,那样会影响到她的将来。馨田跟妈妈软磨硬缠了很久,赵琳最后无奈地答应了女儿的要求。

为了达到比赛要求,姜馨田开始训练。她的步法标准,就是没有节奏感。回家后,赵琳打开录音机,用手打出节拍,姜馨田随着母亲的指示进行训练。但是, 赵琳和舞蹈老师研究后发现,这样不行:比赛的时候,不可能让别人跟着上舞台,但如果没有赵琳的指示,姜馨田就会走得乱七八糟。经过几天的研究,赵琳和老师找出办法:用敲击地板的方法教姜馨田感觉节拍。经过好几次的磨合,姜馨田在妈妈的帮助下,终于顺利完成了表演, 在200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决赛,并最终获得了“爱心大使奖”、“最受媒体关注奖”、“十佳美人奖”。姜馨田把证书放到母亲手里,激动地表示:妈妈,女儿能有今天,全靠你的鼓励和帮助,你是最应该得到它的!

第二年,姜馨田又报名参加了在中国赛区举行的“环球小姐大赛”。在进入准备阶段时,姜馨田突然接到通知:才艺表演由90秒改为60秒。这对姜馨田来说是一种苛刻的要求,因为她已经适应了原来的节奏,如果改了长度,那么节奏都要重新编排一次。赵琳决定利用剩下的时间,赶紧改进。赵琳一遍遍地把重编的舞蹈教给女儿,由于心急,姜馨田跳得很生硬。赵琳比女儿还急,但她知道自己要是稳不住,女儿的一切努力就会前功尽弃。于是她装出轻松的样子,面带微笑地告诉女儿:你不是要把你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妈妈吗?那你就要用心去跳好它,妈妈相信你能做到。女儿表示:妈妈,有你在,什么困难也难不倒我!

姜馨田登台了,台下有很多记者抢着拍照,赵琳被挤到人群外。姜馨田看不到妈妈,她呆呆地站在台上。音乐响起,赵琳不顾一切地挤到台前,用手势引领姜馨田跳舞。姜馨田从人群中找到妈妈后,赶紧定下心来,跳起了改编后的《千手观音》。赵琳指挥着女儿,她发现女儿今天是那样的婀娜,加上灯光的切换,她就像仙女一样在瑶池里起舞,会场万余名观众欢呼声、喝彩声、掌声响成一片。

主持人告诉大家:“22号姜馨田小姐是位耳聋姑娘,她听不到声音,她精湛的舞姿是由台下这位女士引领的,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母亲!” 人们把目光投向满脸泪痕的赵琳,那经久不息的掌声是献给这位47岁母亲的最好问候。姜馨田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绩,改写了“环球小姐”52年来无失聪人获奖的历史。

凭借优秀的综合素质,姜馨田在一位艺术团老师的引荐下,荣幸的成为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一名成员,刚进艺术团,团里就决定由她来做整场晚会的主持,也就是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舞台上,配合着解说配音用聋人特有的手语“同声传译”。

没过多久,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访韩国,当馨田第一次出场亮相时,观众便被她那典雅的气质和优美的主持所吸引。当她以磕磕巴巴的口语说出“我是姜馨田”,字幕随之打出“聋人”两字,那一瞬间,全场立刻爆以雷鸣般的掌声,向她表示致敬。从韩国到美国,在姜馨田随同艺术团出访世界各地的每场演出中,她那落落大方的无声主持,都向观众传递着残疾人用整个心灵感知的世界,演绎着残疾人用生命与激情凝练的每一段精彩人生。从此,姜馨田正式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首位聋人晚会主持,也是全球唯一的一位聋人晚会主持人。一次,胡锦涛总书记观看完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出以后,称赞姜馨田说“你的手语非常美,非常的有感情!”

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姜馨田站在主持人周涛的身边,用手语向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表达了所有失聪残疾人的心声,周涛把姜馨田的手语翻译给观众:“我们生活在无声的世界,我们的心与你们相连。我们生活在无声的天地,是手语让我们相连……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在4位手语老师的带领下,现场许多观众伸出双手学着“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这一句手语。这是历届春节联欢晚会上,最感人至深的一个场面。

在这一系列曲折的成长过程中,面对失败和别人的议论,姜馨田曾有过自卑,也曾因别人的歧视、嘲笑而失落,但是妈妈的一句句鼓励,“只要你自己自强自立,你就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没有什么不同”、“只要用心,残缺也可以变成美丽”,这些话让倔强的姜馨田从小学、中学都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并于2004年考取了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成为一名大学生。

“阳光美人”飞进了残奥会场

2004年,在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上,姜馨田担任了中国形象大使,她用手语向雅典表示感谢,向世界各国发出邀请,“感谢雅典,相聚北京。”现场观众对姜馨田的表演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几次谢幕,掌声依然经久不息。

很快到了2008年,当奥运圣火传递到北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首都时,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北京奥组委决策者的面前:让谁来担任北京残奥会圣火的采集者?无疑,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既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更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荣誉。

在选择圣火使者时,北京奥组委考虑过很多人,包括舞蹈《千手观音》中的邰丽华等。后来,他们还是把目标锁定在姜馨田的身上。经过实地考察,实施组发现仪式场景非常宏大,这就要求圣火使者的身材要高挑些,不至于在视觉上显得太小,更重要的是,姜馨田本身是一位残疾人,又具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另外,作为一名专业手语主持人,姜馨田具有良好的舞台感和仪式感。 因此,他们认为姜馨田是担任圣火采集者的最完美人选。

姜馨田自从得知自己被选为圣火采集者之后,就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和皮肤,做好防晒和控制饮食的工作。姜馨田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更美丽,也是希望能够更好地体现中国残疾人的形象。

8月28日,圣火采集仪式开始。身材颀长,一袭白衣的姜馨田飘然出现在天坛祈年殿前的取火现场。她宛如一位将光明神圣的火焰带入人间的天使,优雅庄重,举手投足之间难以掩盖住青春的活力与激情。姜馨田走向采火区,从10岁聋女汪伊美的手中接过引火棒,然后身体半蹲,将引火棒放置在一面朝向东南方的凹面镜前。片刻,引火棒就被点燃。古老的祈年殿前,象征奥林匹克理想和精神的残奥会圣火熊熊燃烧,格外醒目耀眼。顿时,广场上彩旗舞动,无数条彩绸飘向天空,现场一片欢腾。

“4年之前,我在残奥会的闭幕式上用手语感谢了雅典,4年之后的今天,我能够站在神圣的天坛,亲手点燃北京残奥会的圣火我感到无比激动。这将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姜馨田作为圣火采集者,再一次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和国人的关注。

姜馨田在第一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妈妈,你看到我了吗?我没有辜负你的希望!”虽然姜馨田听不到,但赵琳在电话这边仍流着热泪回答:“妈妈在电视上看到你了!你是中国人的骄傲……”

一次次的成功和喜悦,姜馨田平静和坦然地面对着:“我的成功不仅是我自己的努力,首先要归功于我亲爱的妈妈,还有很多爱心人士的关爱与帮助。谢谢大家给予我的爱,带着这些爱我会更加努力,多做有意义的事情来回报大家。”这句话,说出了这个坚强美丽女孩的心声,也说出了她对未来的期望。

猜你喜欢
圣火手语女儿
水下圣火
哈哈画报(2022年8期)2022-11-23 06:21:26
大三的女儿
北极光(2020年1期)2020-07-24 09:04:06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06
海的女儿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08
奥运圣火
新少年(2016年10期)2016-05-30 10:48:04
奇怪的手语图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人生十六七(2015年4期)2015-02-28 13:09:23
奇怪的手语图
奥运圣火
女儿福
对联(2011年6期)2011-11-19 21: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