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问价几何

2009-01-01 00:00:00胡连荣
海外文摘 2009年5期

与废弃物的拆旧换新一样,遗体也能“拆卖救生”。“拆卖”一具尸体最高可获利数百万美元。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曾爆出盗卖遗体器官的丑闻,两名案犯从外界捐赠给该校的遗体身上拆出重要器官卖给专营器官移植的机构,从中牟取暴利。美国“人权卫士”的民主形象也由此受到了严重挑战。

美国如今有近10万人正在排队等候器官移植,平均每天有7~10人因为得不到器官移植而撒手人寰。每隔10几分钟,又会有人加入排队等候的行列。难怪盗卖遗体器官的生意如此火爆。

其实,最初的器官来源都是捐献,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很快形成了市场。在器官捐献方面,西班牙人的观念之新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全国每10万人中有27人为挽救他人生命捐献过器官;德国的这一数字为10万∶13;美国为10万∶17。从已经“万事皆空”的尸体上取其一部分为另一个垂危病人挽回生命,实在是一种善举。如今,人体器官移植的发展步伐远远快于人们观念的转变。美国佐治亚洲的低温生命公司每年销售额都过亿。相对于军火、毒品生意,这也许谈不上是多大的市场规模,可这些人体器官的单价却相当昂贵。到了患者那里,加上相应的手术费和其他费用,数目之巨大更让人望而却步。

据日本心脏移植研究会的一份报告,做一次心脏移植手术的费用最低10几万美元,最高可达50多万美元。比价格更惊人的是一宗心脏移植的奇闻佳话。法国一个叫尼娜的姑娘于结婚前夕横遭车祸,经抢救无效被宣布为脑死亡。她的未婚夫悲痛欲绝,出于对恋人的痴情,经其父母同意,将她未受损的心脏移植给一个心脏衰竭正在抢救的姑娘桑德拉。此后,小伙子天天去看望怀着未婚妻心脏的桑德拉。不知是心理因素还是那颗心脏的作用,日渐康复的桑德拉性格、风度竟越来越近似尼娜。于是,两人萌发了爱情,很快步入婚礼教堂,开始了“二人三心”的共同生活。医学专家认为,这段奇缘不乏科学依据,心脏除了“泵”血功能外,还会分泌一种激素,它既左右大脑思维,又可改变人的性格。

在各类器官移植中,肝脏移植的成功率最高,可达82%,它的售价为40万美元。日本等待肾脏移植的15万患者中,只有1.5万人能完成肾移植手术。尽管日本有50万人登记,愿意为病危者供肾,但双方的配型很难成功,能够实施的很少。供移植的肾脏分“死体”和“活体”两种,临床上比例为1∶3。肾源如来自尸体,一次可得到两个,价值近万美元,手术费及其他费用则远超出这个数字。

骨髓、皮肤等的价格更是不菲,如骨髓:2.3万美元/毫升,卵细胞:7000美元/个,干式大脑硬膜:1000美元/cm2,皮肤:400美元/10cm2(厚0.5mm)。与脏器不同,移植皮肤等人体材料对“供体”的死亡时间要求不高,通常死后24小时之内采取的皮肤均可满足患者的植皮需要。采取的部位依次为肩、腰、大腿、小腿和上臂,而且以背部一侧皮肤为主,经“供体”家属同意,也可取面部、颈部皮肤。一具尸体可取20块皮肤,每块如明信片大小,然后放在-80℃的容器中冷冻保存。按美国的植皮标准,从尸体上取皮时,每块大小为25×25cm,一具成人尸体可取到10块,全部价值25万美元。尸体的商业价值可见一斑。

人体器官移植中,最常见的也是较廉价的当属眼角膜。日本早在1958年就颁布了有关角膜移植的法律,允许医生将尸体的眼球用于移植手术。如今日本的眼库已遍及全国,表示死后捐献眼球的志愿者有80多万人,而等待角膜移植的患者有5万多人。远视、近视、散光及白内障等患者只要换上透明的角膜就可以恢复视力,但要求供体心脏停跳不超过20小时。满足这一条件,移植成功率可达90%~95%。日本移植角膜的价格为每只4500美元。

骨髓移植往往与血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连在一起,用量依患者的体重决定,一般情况下每公斤体重为1.5克。由于对排异反应有严格要求,目前各国进行的骨髓移植供受双方基本上都来自同一家族,因此骨髓没有市场价格可供参考,它的医疗、手术等费用约3.6万美元。

将来自各种渠道的人体“部件”、“材料”逐一明码标价,公开出售,尤其是个别商人到发展中国家有组织地从贫民身上收购器官,从事血淋淋的重利盘剥,使得这种活人器官生意听起来毛骨悚然。尽管人们大力倡导人道主义,医学行为终究避不开商品经济这一世情。摘取人体某一部位,在不影响其生存的前提下转而用于挽救另一伤病人体,给这种特殊医疗行为附上一张价目表与扶危救困的人道主义也许并不矛盾。问题是,如何打击那些在受方与供方的悬殊差价上渔利的非法商人,为这宗万人称颂的善举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编译自日本《读卖新闻》]